你家寶貝會說話了嗎?有些人家的寶寶還不到1歲就能開口喊爸爸媽媽, 1歲多已經可以嘰嘰喳喳像只小麻雀一樣和爸爸媽媽對答如流了, 而有些小傢伙1歲多都快兩歲了還只會哼哼哈哈, 怎麼逗弄都不開口。 有老人安慰說寶寶晚說話是“貴人語遲”, 好現象啊, 預示孩子將來一定聰明又福貴!許多媽媽也聽信這種說法, 任由寶寶悶著不出聲。 其實這些媽咪都做錯了!寶寶晚說話並不是什麼聰明福貴的徵兆, 除了受家庭、監護人環境影響外, 媽咪也要關注寶寶是否出現了語言能力障礙!
“貴人語遲”說法不靠譜
Advertisiment
真相:寶寶說話晚與聰明富貴沒關係
“貴人語遲”, 每當孩子開口說話晚時, 不少老人經常會道出這樣的安慰性俗語。 其實這種說法並無科學依據。 兒童神經內分泌專科專家表示:說話晚的孩子很可能是因個體差異等原因所致, 其智商其實與說話早的孩子沒有多大差別, 但由此推斷出其會更聰明或更命好, 這種說法毫無科學依據, 只是大人的美好寄願。
“貴人語遲”出自論語的“貴人語遲, 敏於行卻不訥於言,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它的原意是指很多有謀略的人不善言談卻心中有數、行動迅猛, 又稱“貴人不出語”, 但在民間演變到後來, 就衍生出小孩說話晚, 可能是“貴人”的意思了。 這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誤讀。
Advertisiment
那為何有的寶寶不到兩歲便可流利背誦唐詩, 而有的寶寶卻明明全聽懂了, 卻怎麼都不願意張嘴回應?其實每個寶寶學說話的時間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個體差異, 在聽力和發音等器官正常的前提下, 比同齡孩子稍晚一些說話都屬於正常現象, 媽咪不用太過擔心。 寶寶說話晚既可能有遺傳的原因, 如很多寶寶的父母小時候也是兩歲後才說話;也可能受周遭環境的影響, 開口發音稍遲一些。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曾表示自己小時候被父母認為說話較晚, 還因此諮詢過醫生。 但其實愛因斯坦2歲半的時候就已經能說整句了, 而他的語言問題更多在於7歲之前總是沉默寡言, 並且總是輕聲重複自己的話。
Advertisiment
說話晚就是發育遲緩嗎?
其實說話和語言是兩個不同概念。 語言主要指對語言的理解和應用方面, 而說話只是語言中的一部分, 是指調用各個發聲器官發出正確的字詞。 所以說話晚的寶寶並不意味著她語言發育遲緩。 要知道人家愛因斯坦到3歲還不會說話哩, 所以寶寶說話晚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雖然沒有科學論證早說話的寶寶智商更高,
Advertisiment
相關推薦:
媽媽做錯了寶寶生病不能輕易輸液!
媽媽做錯了早晨並非都是黃金記憶期
有媽媽在詢問,
快來幫助她!
寶寶一 歲多還不會說話,
是病嗎?
寶寶早說話,
是不是代表聰明啊?
0-3歲寶寶語言能力發育指標
新生兒:能哭叫, 會用哭聲來表達饑餓和疼痛;所反映出來的哭叫聲在音響度、時間、音調上有所差別, 媽媽常能區別出其中的不同。
2個月:發出和諧的喉音如“啊、咿、唔”。
Advertisiment
3個月:咿呀發音; 朝發出聲音的方向扭頭。
4個月:開始模範一些聲音;大聲發笑, 聽到媽媽的聲音會微笑。
0-3歲寶寶語言能力發育指標
5個月:能喃喃地發出單調音節。
6個月:能發出單音“媽”“爸”;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開始對“不”有反應。
7個月:能發出“爸爸”、“媽媽”等複音, 通過音調辨認感情;對聲音有反應時發出聲音;利用聲音表達喜悅和不高興;開始一連串音節的咿呀學語。
8個月:能重複大人所發的簡單音節;能發出雙字重音“媽媽”、“爸爸”, 但無意識。
9個月:能聽懂“再見、把手給我”等詞句。
10-11個月:能用很多單詞表示各種意識。
12個月:能叫出物品的名字, 如牙、眼、燈、碗;1歲時才會叫“媽媽”、“爸爸”, 對說話的注意力日益增強;能聽懂大人的吩咐, 對簡單的語言要求做出反應;對“不”字有反應;能利用簡單的姿勢例如搖頭代替“不”;開始反射性咿呀學語。
15個月:能說出自己的名字。
18個月:能認識和指出身體各部分的名稱;能講2-3個字的片語;能認識和指出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辨認出熟悉的人和物體;能說出幾個單獨的詞;能用代名詞你、我等;說話時反復使用熟悉的單詞。
2歲:會用2-3字組成的句子;在2歲末聽到某個物體或圖畫的名字時,能指認;能聽懂簡單的命令。
3歲:會說短的歌謠;能夠認出並分辨出幾乎所有的常見物體和圖畫;能聽從2-3個詞語的指令;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和性別;能理解方位詞(如“在上面”、“在裡面”、“在下面”);陌生人能聽懂寶寶的大部分話語;能理解500-700個字;會使用名詞、形容詞和副詞;會唱歌。
相關推薦:
媽媽做錯了“三分鐘熱度”不應一棍打死
媽媽做錯了金錢獎勵換不來優秀孩子
有媽媽在詢問,快來幫助她!
寶寶一 歲多還不會說話,是病嗎?
寶寶早說話,是不是代表聰明啊?
鼓勵寶寶積極開口說話
對照0-3歲寶寶語言發育能力指標表,媽咪家中的寶貝是否能達標呢?寶寶1歲左右就已經有了主動叫“爸爸媽媽”的能力,如果家中寶貝還不能開口,媽咪不妨多做嘗試哄寶寶“開金口”,關鍵是創造好的語言環境。語言環境對於兒童的語言發育非常重要,如“狼孩”就是兒童語言環境被剝奪的典型例子,之後其即使返回人類社會,怎麼教也可能無法再準確掌握語言。專家指出,學習語言的快慢與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密不可分,如果脫離了好的語言環境,可能也遲遲難以開口說話,或語音極其不標準。
鼓勵寶寶積極開口說話
每天對幼齡孩子進行大量看似“意義不大”、重複性的循循善誘非常重要。例如在社區裡溜達時,可以指給寶寶看很多事物,讓寶寶增長見聞,學習很多詞彙。如告訴寶寶:“這是什麼呀?哦,這是燈籠。”“這是小狗狗。”而寶寶即使不開口回應,久而久之也會懂得這些詞的含義,某天就可能脫口而出。但如果家人或監護人沒有這種隨時隨地主動“教學”的意識,寶寶對外在世界以及語言的感應自然也就相對狹窄、遲緩。
此外,在家庭環境中,只要有寶寶在,即使夫妻間日常對話,都可以儘量採用“幼稚”的語言,全家人一起“牙牙學語”,寶寶學說話或會更快,因為寶寶很可能邊玩玩具邊在聆聽父母對話。“這也是很多家長和老師為什麼會用疊詞形容事物,如花花、蟲蟲等,因為這樣對於語言啟蒙階段的寶寶來說更易朗朗上口。”
寶寶說話晚的六大標誌
1、嬰兒時期的寶寶,不會咕咕地發聲,或是不能自言自語地嘟囔。
2、寶寶到了12個月,還不能注視說話的人。
3、1歲左右的寶寶,不能根據指示做出動作。比如當你說“指指你的腳”,他無反應。
4、18個月的寶寶掌握的詞彙不到50。
5、2歲的寶寶不能使用兩個連續的詞,或是三歲的寶寶不能說斷句。
6、4歲的時候,不能理解你說的話。
相關推薦:
媽媽做錯了寶寶生病不能輕易輸液!
媽媽做錯了早晨並非都是黃金記憶期
有媽媽在詢問,快來幫助她!
寶寶一 歲多還不會說話,是病嗎?
寶寶早說話,是不是代表聰明啊?
通常來說,寶寶說話晚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一個是寶寶自身有某些疾病,這些疾病影響了寶寶開口的欲望;一種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一旦發現寶寶“中招”了,爸爸媽媽要及時排查原因,給寶寶創造最有利的語言學習環境。
導致寶寶說話晚的兩個原因
一、寶寶發育遲緩或患有病症導致“難開口”
寶寶3歲仍不能說句子應考慮為發育遲緩。有些寶寶說話晚是因為疾病所致,應引起重視。導致兒童語言發育障礙常見的疾病有:聽力障礙、唇齶裂、舌系帶異常、腦癱、智力低下、孤獨症、腦外傷及腦炎後遺症等,包括部分遺傳代謝性疾病。若發現兒童有語言發育明顯異常現象,應努力查找病因。
兒童語言障礙又可分為語言發育遲緩和構音障礙。語言發育遲緩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即發展的起點遲、發展的速度慢、達到的水準低。也就是說,一般正常兒童在1-1.5歲時已經有明顯的語言能力發展,而語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在時間上要晚許多,且與同齡寶寶相比,說話能力也要差很多。像說話晚(2歲甚至2歲後才開始),3歲不能說句子,言語簡單,詞彙貧乏等都屬於這個範疇。如果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就會對他和周圍的交流形成障礙,時間長了以後,寶寶的性格會變得內向,甚至演變成自閉症,對寶寶的傷害很大。
而另一種障礙即構音障礙,則是指由於發音器官神經肌肉的病變或構造的異常使發聲、發音、共鳴、韻律異常。表現為寶寶發聲困難、發音不准、咬字不清、聲響、音調及速率、節律等異常和鼻音過重等言語聽覺特徵的改變。
寶寶如有語言障礙,必須及早治療。
3歲之前是腦發育最快時期,這個時期腦的可塑性最強,因此兒童語言障礙治療越早越好。目前對兒童語言障礙的治療,主要是進行針對性綜合治療,包括語言訓練、智力訓練、針灸、理療等,並輔以藥物治療。
支招:一旦發現寶寶由於疾病問題導致說話晚,家長應該儘快帶寶寶就醫,以免錯過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治療期間,家長要多和寶寶互動,儘量多地和寶寶面對面說話,而且發音一定要清楚準確,減少使用兒語。寶寶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發音不准,家長可以適當地提醒寶寶,但不要太過較勁,不要讓寶寶有學習的壓力。家長更多應是鼓勵教育,不要太注重結果。
相關推薦:
媽媽做錯了“三分鐘熱度”不應一棍打死
媽媽做錯了金錢獎勵換不來優秀孩子
有媽媽在詢問,快來幫助她!
寶寶一 歲多還不會說話,是病嗎?
寶寶早說話,是不是代表聰明啊?
二、家長不恰當教育方式致寶寶說話晚
寶寶的聽力沒有問題,智力發育也很正常,你說的話他都懂,可他寧肯打手勢也不願開口說。寶寶不是因為疾病原因說話遲,只是不願開口,那麼就有可能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問題。
家長不恰當教育方式致寶寶說話晚
1、笑話寶寶
寶寶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總是會發音不准,比如會將“吃”發音成“七”,將“獅子”說成“希子”,這些搞笑的發音確實會讓人忍俊不禁,因此媽媽有時候會學著寶寶的發音,然後和爸爸一起哈哈大笑起來,使得寶寶對開口說話產生恐懼和厭惡心理。
支招:寶寶剛學說話發音不正確是很常見的,爸媽在糾正寶寶時不要輕易取笑寶寶,爸媽在糾正寶寶發音的時不要過於嚴格,可以嘗試用比較溫和的方式,並幫寶寶講清楚。家長過於較勁的態度很容易會挫傷孩子學習的自信心。
實際上,隨著時間推移,寶寶會通過與他人的不斷對話來對自身語言有一個修正的過程。因此家長在教寶寶學習語言時,應更多地關注寶寶學習語言的興趣與習慣,寶寶對語言學習有興趣或者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並且處於適宜的語言學習環境中,孩子最終都能夠把話說好。
2、爸媽“搶話”
寶寶指著杯子,媽媽立刻心領神會地問寶寶:“要喝水是不是?”然後寶寶贊同似地點點頭。寶寶在語言學習初期難免會比較慢或者不懂得去表達自己的需求。爸媽對於寶寶的動作表情心領神會,搶白了寶寶學習語言的機會。
支招:爸媽應該多給寶寶創設多說話的條件和機會,而不是“搶話”。如果寶寶仍然用手勢或者表情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媽媽可以適當地引導寶寶:“告訴媽媽,寶寶想要什麼?”如果寶寶的表達有困難,媽媽可以將兩樣物品拿在手上,然後可以換一種說法問:“寶寶是想要娃娃還是皮球?”
寶寶只是用動作表示,媽媽就先不要給他,指導他說話,直到他發出聲音為止。時間一長寶寶便會意識到不用嘴巴表達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便會自覺主動地用語言表達自己了。
相關推薦:
媽媽做錯了寶寶生病不能輕易輸液!
媽媽做錯了早晨並非都是黃金記憶期
有媽媽在詢問,快來幫助她!
寶寶一 歲多還不會說話,是病嗎?
寶寶早說話,是不是代表聰明啊?
3、和寶寶缺乏交流
現在大多數家庭裡都是老人帶孩子,爺爺奶奶話少喜靜,再加上爸媽下班回來累到半死,就沒什麼心思去跟寶寶大聊特聊了。寶寶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缺乏學習語言的情境和機會,寶寶的語言發展自然受影響。
支招:爸媽多為寶寶創設發展語言智慧的環境,即使多累每天都和寶寶交流互動,即使他不能回答你,父母也應該多和寶寶說話、朗讀、講故事。寶寶即使不懂得如何完整地表達自己,但是寶寶在一旁還是在不斷地觀察學習中,積累詞彙句子和根據情景去學習表達情感。
爸媽也可以通過情景遊戲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比如玩買賣商品的遊戲,媽媽首先扮演營業員,向寶寶介紹玩具:“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會聞氣味,有4條腿,一條卷卷的尾巴,你想買它嗎?”然後再由寶寶當營業員介紹商品,這樣的遊戲反復進行。這樣的遊戲能夠讓寶寶在遊戲中培養運用口語進行連貫講述的能力,增加寶寶詞彙量。
和寶寶保持交流
4、頻繁更換照顧寶寶的人
有些打工族家庭爸爸媽媽都很忙,沒有時間照看寶寶,只好把寶寶託付給家中老人,讓雙方老人輪流照看寶寶。其實夫妻雙方家庭環境不一,使用的語言、生活的習慣不同,都會讓寶寶產生強烈的不適感。這邊廂,爺爺奶奶剛剛教會寶寶聽懂自家的方言,那邊廂外公外婆又沖著寶寶喊不同的話語,寶寶無所適從,自然也難開口。另外,頻繁換保姆,或者保姆來自和爸爸媽媽不同的地區,只會講方言的話,也會對寶寶的語言能力產生影響。
支招:寶寶的語言發展水準取決於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爸爸媽媽應該協商好,固定好照顧寶寶的人選。如果要請保姆來照顧寶寶的話,最好事先對保姆進行一番考察,確定保姆確實是優秀的才定下來,不要頻繁更換保姆,讓寶寶難以適應。
如果交由家中老人帶寶寶的話,事先和老人協商好,不好對寶寶說不同的語言,例如如果老人只會講當地方言,那就對寶寶只講方言,不要普通話和方言換著講。
媽咪也不用擔心寶寶只會講方言日後上學會有影響,寶寶到了入學的年齡語言能力已經穩定下來了,受到學校環境的影響,掌握普通話和其它語言是比較容易上手的。關鍵是在寶寶語言發育期給寶寶固定好語言環境,讓寶寶的適應的環境中主動開口。
雖然沒有科學論證早說話的孩子智商更高,但是能說會道的寶寶讓人感覺更聰敏更討喜!通常來說,寶寶到了一定階段基本會說話,但寶寶說得怎樣和表達清晰與否卻是與家長的早期教育有關的哦,所以家長想要寶寶伶牙俐齒、對答如流,不妨多花心思開發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相關推薦:
媽媽做錯了“三分鐘熱度”不應一棍打死
媽媽做錯了金錢獎勵換不來優秀孩子
有媽媽在詢問,快來幫助她!
寶寶一 歲多還不會說話,是病嗎?
寶寶早說話,是不是代表聰明啊?
對簡單的語言要求做出反應;對“不”字有反應;能利用簡單的姿勢例如搖頭代替“不”;開始反射性咿呀學語。
15個月:能說出自己的名字。
18個月:能認識和指出身體各部分的名稱;能講2-3個字的片語;能認識和指出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辨認出熟悉的人和物體;能說出幾個單獨的詞;能用代名詞你、我等;說話時反復使用熟悉的單詞。
2歲:會用2-3字組成的句子;在2歲末聽到某個物體或圖畫的名字時,能指認;能聽懂簡單的命令。
3歲:會說短的歌謠;能夠認出並分辨出幾乎所有的常見物體和圖畫;能聽從2-3個詞語的指令;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和性別;能理解方位詞(如“在上面”、“在裡面”、“在下面”);陌生人能聽懂寶寶的大部分話語;能理解500-700個字;會使用名詞、形容詞和副詞;會唱歌。
相關推薦:
媽媽做錯了“三分鐘熱度”不應一棍打死
媽媽做錯了金錢獎勵換不來優秀孩子
有媽媽在詢問,快來幫助她!
寶寶一 歲多還不會說話,是病嗎?
寶寶早說話,是不是代表聰明啊?
鼓勵寶寶積極開口說話
對照0-3歲寶寶語言發育能力指標表,媽咪家中的寶貝是否能達標呢?寶寶1歲左右就已經有了主動叫“爸爸媽媽”的能力,如果家中寶貝還不能開口,媽咪不妨多做嘗試哄寶寶“開金口”,關鍵是創造好的語言環境。語言環境對於兒童的語言發育非常重要,如“狼孩”就是兒童語言環境被剝奪的典型例子,之後其即使返回人類社會,怎麼教也可能無法再準確掌握語言。專家指出,學習語言的快慢與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密不可分,如果脫離了好的語言環境,可能也遲遲難以開口說話,或語音極其不標準。
鼓勵寶寶積極開口說話
每天對幼齡孩子進行大量看似“意義不大”、重複性的循循善誘非常重要。例如在社區裡溜達時,可以指給寶寶看很多事物,讓寶寶增長見聞,學習很多詞彙。如告訴寶寶:“這是什麼呀?哦,這是燈籠。”“這是小狗狗。”而寶寶即使不開口回應,久而久之也會懂得這些詞的含義,某天就可能脫口而出。但如果家人或監護人沒有這種隨時隨地主動“教學”的意識,寶寶對外在世界以及語言的感應自然也就相對狹窄、遲緩。
此外,在家庭環境中,只要有寶寶在,即使夫妻間日常對話,都可以儘量採用“幼稚”的語言,全家人一起“牙牙學語”,寶寶學說話或會更快,因為寶寶很可能邊玩玩具邊在聆聽父母對話。“這也是很多家長和老師為什麼會用疊詞形容事物,如花花、蟲蟲等,因為這樣對於語言啟蒙階段的寶寶來說更易朗朗上口。”
寶寶說話晚的六大標誌
1、嬰兒時期的寶寶,不會咕咕地發聲,或是不能自言自語地嘟囔。
2、寶寶到了12個月,還不能注視說話的人。
3、1歲左右的寶寶,不能根據指示做出動作。比如當你說“指指你的腳”,他無反應。
4、18個月的寶寶掌握的詞彙不到50。
5、2歲的寶寶不能使用兩個連續的詞,或是三歲的寶寶不能說斷句。
6、4歲的時候,不能理解你說的話。
相關推薦:
媽媽做錯了寶寶生病不能輕易輸液!
媽媽做錯了早晨並非都是黃金記憶期
有媽媽在詢問,快來幫助她!
寶寶一 歲多還不會說話,是病嗎?
寶寶早說話,是不是代表聰明啊?
通常來說,寶寶說話晚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一個是寶寶自身有某些疾病,這些疾病影響了寶寶開口的欲望;一種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一旦發現寶寶“中招”了,爸爸媽媽要及時排查原因,給寶寶創造最有利的語言學習環境。
導致寶寶說話晚的兩個原因
一、寶寶發育遲緩或患有病症導致“難開口”
寶寶3歲仍不能說句子應考慮為發育遲緩。有些寶寶說話晚是因為疾病所致,應引起重視。導致兒童語言發育障礙常見的疾病有:聽力障礙、唇齶裂、舌系帶異常、腦癱、智力低下、孤獨症、腦外傷及腦炎後遺症等,包括部分遺傳代謝性疾病。若發現兒童有語言發育明顯異常現象,應努力查找病因。
兒童語言障礙又可分為語言發育遲緩和構音障礙。語言發育遲緩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即發展的起點遲、發展的速度慢、達到的水準低。也就是說,一般正常兒童在1-1.5歲時已經有明顯的語言能力發展,而語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在時間上要晚許多,且與同齡寶寶相比,說話能力也要差很多。像說話晚(2歲甚至2歲後才開始),3歲不能說句子,言語簡單,詞彙貧乏等都屬於這個範疇。如果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就會對他和周圍的交流形成障礙,時間長了以後,寶寶的性格會變得內向,甚至演變成自閉症,對寶寶的傷害很大。
而另一種障礙即構音障礙,則是指由於發音器官神經肌肉的病變或構造的異常使發聲、發音、共鳴、韻律異常。表現為寶寶發聲困難、發音不准、咬字不清、聲響、音調及速率、節律等異常和鼻音過重等言語聽覺特徵的改變。
寶寶如有語言障礙,必須及早治療。
3歲之前是腦發育最快時期,這個時期腦的可塑性最強,因此兒童語言障礙治療越早越好。目前對兒童語言障礙的治療,主要是進行針對性綜合治療,包括語言訓練、智力訓練、針灸、理療等,並輔以藥物治療。
支招:一旦發現寶寶由於疾病問題導致說話晚,家長應該儘快帶寶寶就醫,以免錯過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治療期間,家長要多和寶寶互動,儘量多地和寶寶面對面說話,而且發音一定要清楚準確,減少使用兒語。寶寶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發音不准,家長可以適當地提醒寶寶,但不要太過較勁,不要讓寶寶有學習的壓力。家長更多應是鼓勵教育,不要太注重結果。
相關推薦:
媽媽做錯了“三分鐘熱度”不應一棍打死
媽媽做錯了金錢獎勵換不來優秀孩子
有媽媽在詢問,快來幫助她!
寶寶一 歲多還不會說話,是病嗎?
寶寶早說話,是不是代表聰明啊?
二、家長不恰當教育方式致寶寶說話晚
寶寶的聽力沒有問題,智力發育也很正常,你說的話他都懂,可他寧肯打手勢也不願開口說。寶寶不是因為疾病原因說話遲,只是不願開口,那麼就有可能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問題。
家長不恰當教育方式致寶寶說話晚
1、笑話寶寶
寶寶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總是會發音不准,比如會將“吃”發音成“七”,將“獅子”說成“希子”,這些搞笑的發音確實會讓人忍俊不禁,因此媽媽有時候會學著寶寶的發音,然後和爸爸一起哈哈大笑起來,使得寶寶對開口說話產生恐懼和厭惡心理。
支招:寶寶剛學說話發音不正確是很常見的,爸媽在糾正寶寶時不要輕易取笑寶寶,爸媽在糾正寶寶發音的時不要過於嚴格,可以嘗試用比較溫和的方式,並幫寶寶講清楚。家長過於較勁的態度很容易會挫傷孩子學習的自信心。
實際上,隨著時間推移,寶寶會通過與他人的不斷對話來對自身語言有一個修正的過程。因此家長在教寶寶學習語言時,應更多地關注寶寶學習語言的興趣與習慣,寶寶對語言學習有興趣或者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並且處於適宜的語言學習環境中,孩子最終都能夠把話說好。
2、爸媽“搶話”
寶寶指著杯子,媽媽立刻心領神會地問寶寶:“要喝水是不是?”然後寶寶贊同似地點點頭。寶寶在語言學習初期難免會比較慢或者不懂得去表達自己的需求。爸媽對於寶寶的動作表情心領神會,搶白了寶寶學習語言的機會。
支招:爸媽應該多給寶寶創設多說話的條件和機會,而不是“搶話”。如果寶寶仍然用手勢或者表情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媽媽可以適當地引導寶寶:“告訴媽媽,寶寶想要什麼?”如果寶寶的表達有困難,媽媽可以將兩樣物品拿在手上,然後可以換一種說法問:“寶寶是想要娃娃還是皮球?”
寶寶只是用動作表示,媽媽就先不要給他,指導他說話,直到他發出聲音為止。時間一長寶寶便會意識到不用嘴巴表達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便會自覺主動地用語言表達自己了。
相關推薦:
媽媽做錯了寶寶生病不能輕易輸液!
媽媽做錯了早晨並非都是黃金記憶期
有媽媽在詢問,快來幫助她!
寶寶一 歲多還不會說話,是病嗎?
寶寶早說話,是不是代表聰明啊?
3、和寶寶缺乏交流
現在大多數家庭裡都是老人帶孩子,爺爺奶奶話少喜靜,再加上爸媽下班回來累到半死,就沒什麼心思去跟寶寶大聊特聊了。寶寶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缺乏學習語言的情境和機會,寶寶的語言發展自然受影響。
支招:爸媽多為寶寶創設發展語言智慧的環境,即使多累每天都和寶寶交流互動,即使他不能回答你,父母也應該多和寶寶說話、朗讀、講故事。寶寶即使不懂得如何完整地表達自己,但是寶寶在一旁還是在不斷地觀察學習中,積累詞彙句子和根據情景去學習表達情感。
爸媽也可以通過情景遊戲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比如玩買賣商品的遊戲,媽媽首先扮演營業員,向寶寶介紹玩具:“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會聞氣味,有4條腿,一條卷卷的尾巴,你想買它嗎?”然後再由寶寶當營業員介紹商品,這樣的遊戲反復進行。這樣的遊戲能夠讓寶寶在遊戲中培養運用口語進行連貫講述的能力,增加寶寶詞彙量。
和寶寶保持交流
4、頻繁更換照顧寶寶的人
有些打工族家庭爸爸媽媽都很忙,沒有時間照看寶寶,只好把寶寶託付給家中老人,讓雙方老人輪流照看寶寶。其實夫妻雙方家庭環境不一,使用的語言、生活的習慣不同,都會讓寶寶產生強烈的不適感。這邊廂,爺爺奶奶剛剛教會寶寶聽懂自家的方言,那邊廂外公外婆又沖著寶寶喊不同的話語,寶寶無所適從,自然也難開口。另外,頻繁換保姆,或者保姆來自和爸爸媽媽不同的地區,只會講方言的話,也會對寶寶的語言能力產生影響。
支招:寶寶的語言發展水準取決於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爸爸媽媽應該協商好,固定好照顧寶寶的人選。如果要請保姆來照顧寶寶的話,最好事先對保姆進行一番考察,確定保姆確實是優秀的才定下來,不要頻繁更換保姆,讓寶寶難以適應。
如果交由家中老人帶寶寶的話,事先和老人協商好,不好對寶寶說不同的語言,例如如果老人只會講當地方言,那就對寶寶只講方言,不要普通話和方言換著講。
媽咪也不用擔心寶寶只會講方言日後上學會有影響,寶寶到了入學的年齡語言能力已經穩定下來了,受到學校環境的影響,掌握普通話和其它語言是比較容易上手的。關鍵是在寶寶語言發育期給寶寶固定好語言環境,讓寶寶的適應的環境中主動開口。
雖然沒有科學論證早說話的孩子智商更高,但是能說會道的寶寶讓人感覺更聰敏更討喜!通常來說,寶寶到了一定階段基本會說話,但寶寶說得怎樣和表達清晰與否卻是與家長的早期教育有關的哦,所以家長想要寶寶伶牙俐齒、對答如流,不妨多花心思開發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相關推薦:
媽媽做錯了“三分鐘熱度”不應一棍打死
媽媽做錯了金錢獎勵換不來優秀孩子
有媽媽在詢問,快來幫助她!
寶寶一 歲多還不會說話,是病嗎?
寶寶早說話,是不是代表聰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