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嬰兒依戀模式】嬰兒依戀模式階段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嬰兒依戀模式對寶媽極為重要, 那麼如何瞭解嬰兒依戀模式?瞭解嬰兒依戀模式並不困難。

嬰兒依戀模式

Advertisiment

明尼蘇達大學少兒發育研究所的專家進行了一項最全面的長期研究, 來考察早期嬰幼兒與其照顧者形成的依戀形式, 以及這種依戀與其後來的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

研究者對174名孩子進行了長達16年的考察。 他們首先考察了孩子們的家庭背景, 諸如嬰兒對父母依戀的模式, 孩子的自主性, 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 其家庭的整體狀況, 以及母愛程度等。

隨後, 他們又考察了這些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 考察他們在學校環境中的適應程度, 以及在數學、閱讀能力、閱讀理解、拼寫等標準化考試中的成績。 結果得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在孩子智商一定的情況下, 嬰兒對父母依戀的模式與程度是孩子日後學術成就最明顯的因素。

Advertisiment

許多專家都指出:嬰兒與父母和照顧者之間健康的關係, 是孩子一生中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是對權威的尊重與同情心的流露, 對於領導者來說, 還包括與同事融洽相處的能力。

總之, 嬰兒對父母的依戀與孩子日後的學業成就密切相關, 而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同樣與孩子日後的學業成就有密切的關係。

發展階段

根據心理學家特別是鮑爾比(J.Bowlby)、安斯沃思等的研究, 依戀是嬰兒在同母親較長時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建立的, 其發展過程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無差別(出生到3個月)

這個時期的嬰兒對人的反映的最大特點是不加區分、無差別的反映。 嬰兒對所有人的人影幾乎都是一樣的,

Advertisiment
喜歡所有的人, 喜歡聽到所有人的聲音、注視所有人的臉, 看到人的臉或聽到人的聲音都會微笑, 手舞足蹈。 同時, 所有的人對嬰兒的影響也是一樣的, 他們與嬰兒的接觸, 如抱他、對他說話, 都恩能夠引起他高興、興奮, 都能使他感到愉快、滿足。 此時的嬰兒還未有對任何人(包括母親)的偏愛。

有差別(3~6個月)

這是嬰兒對人的反映有了區別, 對人的反應有所選擇, 對母親更為偏愛, 對母親和其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煩請是不同的。 這是的嬰兒在母親面前表現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學語、依偎、接近, 而在其他熟悉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員面前這些反應則要相對少一些, 對陌生人這些反應就更少。 但是此時依然有這些反應,

Advertisiment
嬰兒還不怯生。

情感聯結(6個月到2歲)

從6~7個月開始, 嬰兒對母親的存在更加關切, 特別願意與母親在一起, 與她在一起時特別高興, 兒當她離開時則哭喊, 不讓離開, 別人還不能替代母親使嬰兒快活。 當母親回來時, 嬰兒則能馬上顯得十分高興。

同時, 只要母親在他身邊, 嬰兒就能安心地玩、探索周圍環境, 好像母親是其安全的基地。 這一切顯示嬰兒出現了明顯的對母親的依戀, 形成了專門的對母親的情感聯結。 與此同時, 嬰兒對陌生人的 態度變化很大, 見到陌生人, 大多不再微笑, 而是緊張、恐懼甚至哭泣、大喊大叫。

夥伴關係(2歲以後)

2歲後, 嬰兒能認識並理解母親的情感、需要、願望, 知道她愛自己, 不會拋棄自己,

Advertisiment
並知道交往時應該考慮她的需要和興趣, 據此調整自己的 情緒和行為反應。 這時, 嬰兒把母親作為一個交往的夥伴, 並認識到她有自己的需要和願望, 交往時雙方都應考慮對方的需要, 並適當調整自己的目標。

這時與母親的空間上的臨近性逐漸變得不那麼重要。 比如, 當母親也需要幹別的事情, 要離開一段時間時, 嬰兒會表現出能理解, 而不是大聲哭鬧, 他可以自己較快樂的在那兒玩或通過言語、目光與母親交談, 相信一會兒母親肯定會回來。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