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痙攣症是怎麼回事】嬰兒痙攣症的症狀

養生之道網導讀:

嬰兒痙攣是怎麼回事?孩子長到幾個月時, 如果出現點頭彎腰樣的抽筋, 這種情形可能就是嬰兒痙攣症。 那麼, 嬰兒痙攣症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嬰兒痙攣症的相關內容。

嬰兒痙攣症是怎麼回事

Advertisiment

由於診療技術的進展, 找到本病徵病因日益增多。 隱源性嬰兒痙攣症(10%~15%)病因不明, 無其他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跡象。 症狀性嬰兒痙攣 症(85%~90%)的特點是既往有腦損害體征或病因明確, 生前最常見的病因(78%)是腦缺血缺氧、腦發育不全、宮內感染、腦畸形和先天代謝障礙等。 生 後最常見病因是感染、腦乏氧和頭顱外傷。 有人對71例本病患兒經檢查發現異常者達73%, 有腦萎縮(49%)、先天異常(18%)、腦積水(6%)。 亦有報導系腦畸形、鈣化。 結節性硬化症者20%以上發生本病。 近年尚發現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弓形蟲感染、風疹、單純皰疹均可引起本病。

Advertisiment
國內和先祖分析本病徵146例之病因, 26%為原發性, 餘為症狀性, 其中包括生前因素有苯丙酮尿症、頭小畸形、腦性癱瘓、唐氏綜合征及頭大畸形、先天腦發育不全;產時因素有宮內及產時窒息、產傷;生後因素有感染性疾病合併腦病、腦炎、腦膜炎及腦外傷、疫苗注射等。

嬰兒痙攣症的症狀

起病在1歲以內, 高峰為4~7個月。

1.痙攣發作特點

典型發作呈鞠躬樣或點頭樣, 亦有人觀察到本病呈多種形式發作, 如屈曲-過伸混合性痙攣最常見, 其他有屈曲性, 過伸性, 肌陣攣, 失張力或強直性, 一側性, 非典型失神發作等。

發作形式為連續成串出現的強直性痙攣, 表現為兩臂前舉, 頭和軀幹向前屈曲, 少數病例向背側呈伸展位, 重複出現數次甚至數十次,

Advertisiment
有時伴喊叫或微笑, 95%的病例有精神運動發育落後, 腦電圖呈高峰節律紊亂, 為持續高波幅不同步, 不對稱的慢波, 雜以多灶性尖波和棘波, 發作期腦電圖可有數秒鐘的平坦快波, 少數可為一側性嬰兒痙攣發作, 伴腦電圖一側性高峰節律紊亂, 見於嚴重的一側半球損傷患兒, 嬰兒痙攣的病因多為症狀性, 可有早期發育障礙, 如代謝病, 腦發育畸形, 神經皮膚綜合征(結節性硬化等)及感染等異常, 影像學檢查約80%以上可見腦萎縮, 畸形等異常, 10%~20%為特發性, 無可尋病因, 預後較好, 鑒別診斷主要是與良性嬰兒肌陣攣性癲癇(benign myoclonus epilepsy in infancy)區分, 後者有典型的全身性肌陣攣發作, 但智力正常, 腦電圖有少量棘慢波, 發作易控制, 多在2歲前停止,
Advertisiment
預後良好。

2.智力改變

嬰兒痙攣症初發時60%~70%的患兒智力低下, 滿2歲時可增加到85%~90%, 無論病前有無智力落後, 一旦痙攣發生, 相繼出現智力發育障礙。

嬰兒痙攣症的防治措施

嬰兒痙攣症好發於3-7個月的嬰兒, 它的病因可能與產傷、新生兒窒息、病毒性腦炎、宮內感染、先天性弓形體病、先天性腦發育畸形和某些代謝性疾病有關。

嬰兒痙攣症實際是嬰兒時期一種特殊類型的癲癇, 除全身抽筋外, 更為嚴重的是它還會引起小孩智力障礙。 那麼, 家長如何能察覺到孩子可能患了這種病呢?當孩子長到3個月後, 如果出現點頭彎腰樣的抽筋, 這種情形可能就是嬰兒痙攣症。

此病一經確診就應立即治療, 治療越早, 病兒腦損害的程度就可能越輕。

Advertisiment
目前用於治療嬰兒痙攣症的主要藥物是硝基安定和激素, 如果兩者聯合使用, 藥效就更好。 藥物治療過程中, 應堅持有規律地給孩子服藥, 以保持必需的有效血濃度。

為了防止嬰兒痙攣症的復發和轉變成癲癇大發作或精神運動性發作, 即使在發作完全停止以後, 藥物劑量仍不要減少, 而應繼續服藥2~4年, 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慎重地、逐漸地減藥直至停藥。

此外, 家長要特別重視的是, 在孩子開始服藥時, 應每2~3周去醫院隨訪一次, 以後每3~6個月複查一次。 同時應密切注意藥物的毒性表現, 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檢查肝腎功能和血常規, 一旦發現異常, 及時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 您現在應該對嬰兒痙攣症是怎麼回事瞭解了吧。 嬰兒痙攣症死亡率占13%,而90%以上智慧低下。因此,認清疾病,及時予以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嬰兒痙攣症死亡率占13%,而90%以上智慧低下。因此,認清疾病,及時予以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