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餵養的要領】嬰兒怎樣餵養

嬰兒餵養的要領, 爸爸媽媽們知道嗎?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 是對其人生非常的重要的一年, 如果媽媽能夠掌握嬰兒餵養的一些要領, 對寶寶的順利成長很有幫助, 同時媽媽也可以更省心省力。 小編說說嬰兒餵養的要領。

什麼是嬰兒餵養

嬰兒餵養使嬰兒期母乳餵養、人工餵養、混合餵養等各種餵養方式的統稱。 母乳餵養是指用母親的奶水餵養嬰兒的方式。 人工餵養是當母親因各種原因不能喂哺嬰兒時, 可選用牛、羊乳等獸乳, 或其他代乳品餵養嬰兒, 這些統稱為人工餵養。 人工餵養需要適量而定,

Advertisiment
否則不利於嬰兒發育。 混合餵養是母奶不足需加其他代乳食品, 如牛奶、奶粉, 使嬰兒吃飽, 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 稱為混合餵養。 吃飽, 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 稱為混合餵養。

各月齡嬰兒的餵養知識

月齡:1-2個月的寶寶

身體變化:寶寶一個月過後, 吮吸能力大大加強, 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也逐漸增強, 在餵養上無論是採用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 都比新生兒時期順利得多。

餵養方法:

1、用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母乳很好, 哺乳次數應逐漸穩定, 只要每週體重能增加150-200克, 說明餵養效果很理想;如果每週體重增加不足100克, 說明母乳不夠, 此時寶寶會經常哭鬧, 需要適當增喂一次牛奶。 時間最好安排在媽媽下奶量最少的時候(下午4時-6時之間)單獨加一次,

Advertisiment
每次加120毫升。 如果加牛奶後, 媽媽得到適當休息, 母乳分泌量增加, 或者寶寶夜間啼哭減少了, 就可以這樣堅持下去。 如果加喂一次牛奶後, 仍未改變寶寶夜間因饑餓啼哭, 而母乳又不多, 那就把夜間10-11點媽媽臨睡前的一次哺乳改為喂牛奶, 以保證媽媽的夜間休息。 總之, 增加一次或是兩次牛奶, 都應根據寶寶的體重來決定。 此外, 在這個月裡媽媽還要注意保護乳☆禁☆頭, 不要讓寶寶在一側乳☆禁☆頭上連續吮吸15分鐘以上。 保持乳☆禁☆頭清潔, 防止寶寶過分吮吸將乳☆禁☆頭吸傷, 細菌侵入導致乳腺炎。 順便再提一下, 在1-2個月中, 用母乳餵養的嬰兒一般不會生病。 儘管可能會出現稀便、大便每天七八次、吐奶、濕疹等情況,
Advertisiment
只要寶寶精神好、吃奶好就不必擔心。

2、用牛奶餵養的寶寶:最重要的是不要使寶寶吃過量, 以免加重水化器官的負擔。 一般的標準, 出生時體重為3-3.5千克的寶寶, 在1-2個月期間, 每天以吃600-800毫升左右的牛奶為宜, 每天分7次吃, 每次100-200毫升, 如果吃6次, 每次吃140毫升。 對食量過大的寶寶, 儘管每次能吃150-180毫升, 最好也不要超過150毫升, 否則會加重腎臟、消化器官的負擔。 如果寶寶吃完150毫升後好像還沒有吃飽並啼哭時, 可讓寶寶喝30毫升左右的白開水, 可適量加一些白糖或蜂蜜。 用奶粉沖調牛奶時不要再加糖, 否則會使寶寶過胖。 牛奶餵養的寶寶如果每天大便3-4次, 只要精神好, 也不用擔心。 寶寶一個月後, 就要注意預防佝僂病的發生, 除了常抱嬰兒到室外曬太陽外,

Advertisiment
應每天給寶寶加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即濃縮魚肝油滴劑。 從每天1滴開始逐漸增加。

月齡:2-3個月的寶寶

身體變化:2-3個月的寶寶的餵養應該根據母乳的量來決定餵養方式。

餵養方法:

1、母乳充足時, 2-3個月的寶寶體重平均每天增加30克左右, 身高每月增加2釐米左右。 過去吃奶吃得很多的寶寶, 餵奶間隔的時間會變長。 以往一過3個小時就餓得哭鬧的寶寶, 現在即使過4個小時甚至更久也不醒, 說明寶寶的胃可以存食了, 決不要因為餵奶時間到了就叫醒寶寶, 這樣會影響寶寶的休息。 這個時期, 有的媽媽可能會出現母乳逐漸減少的情況, 如果寶寶體重增長速度下降, 變得愛哭、夜裡醒來哭鬧的次數增多, 此時應該加喂一次牛奶試試,

Advertisiment
如果效果不明顯就再增加一次牛奶。 寶寶體重每天增加30克左右是比較理想的。

2、用牛奶餵養, 此時的寶寶食欲旺盛, 如果按照寶寶的欲望不斷加奶就有可能過量, 繼續加下去就會過分肥胖, 體內積存不必要的脂肪, 加重心臟、腎臟和肝臟的負擔。 雖然吃母乳的寶寶也有肥胖的, 但由於母乳易於消化, 不會加重肝腎負擔。 為了不使寶寶過胖, 這時牛奶的日用量應限制在900毫升以下, 計算900毫升產生的熱量為2427千焦, 足夠寶寶的需要。 一天喂6次, 每次不超過150毫升, 如一天喂5次, 每次不超過180毫升。

3、開始增加果汁、菜水以補充維生素。

月齡:3-4個月的寶寶

身體變化:從這個時期開始, 寶寶唾液腺的分泌逐漸增加, 開始為接受穀類食物提供了消化的條件, 寶寶現在喜歡吃乳類以外的食品了。

餵養方法:

1、母乳餵養的寶寶此時還不宜給寶寶增加其他代乳輔食,仍主張用母乳餵養。至於母乳的量是否能滿足寶寶的需要仍然可以用稱體重的方法來衡量。如果體重每天能增加20克左右,10天稱一次,每次增加200克,說明母乳餵養可以繼續,不需加任何代乳品。當寶寶體重平均每天只增加10克左右時,或夜間經常因饑餓而哭鬧時,就可以再增加一次哺乳。一般情況下,在這個月中寶寶吃奶的次數是規律的,除夜裡以外,白天只要喂5次,每次間隔4小時,半夜只喂一次母乳即可。

2、牛奶餵養的寶寶仍主張繼續用牛奶喂,每次的食用量為200毫升,一天喂5次。如果每天喂6次,則每次的量不得超過200毫升,180毫升較為適宜。每天的總奶量保持在1000毫升以內,如果超過1000毫升容易使寶寶發生肥胖,有的還會導致厭食牛奶。厭食牛奶是指3個月前後的寶寶以前一直喜歡吃牛奶,但從某一天起突然不愛吃了,媽媽非常擔心,千方百計讓寶寶吃,結果媽媽越急寶寶越不吃,只是看著奶瓶哭。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寶寶此前吃的牛奶量過多,體重增加也過快,每天增加40克以上。這是由於寶寶3個月後吸收牛奶的能力加強,吸收過多的牛奶後加重了腎臟、肝臟的負擔,表現出厭食牛奶的現象,這並不是病,而是寶寶自身的自我調節、自我防衛功能的體現。寶寶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媽媽不要著急,可試試換換奶粉,或把牛奶沖淡一些,或把牛奶晾涼些再喂,也可以另換一個奶嘴試試。如果不成功可以在夜裡臨睡前偷偷把奶嘴放入寶寶嘴裡,趁寶寶似睡非睡時喂。這樣大約經過十幾天的細心照料,寶寶一定會再次喜歡吃牛奶的。

3、增加菜泥、胡蘿蔔泥、果醬等輔食,以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D及無機鹽,並開始用匙餵食。

月齡:4-5個月的寶寶

身體變化:寶寶到了4個月後,消化器官及消化機能逐漸完善,而且活動量增加,消耗的熱量也增多,此時的餵養要比4個月前的寶寶複雜。

餵養方法:

1、母乳餵養的寶寶:只要體重增加正常(平均每天增長15-20克),就不用急於增加各類輔食。如果母乳越來越少,寶寶與以前相比體重在10天之內只增加100克,就需要加牛奶或其他輔食了。但是,在實際餵養中,如果到這個月的時候才開始加牛奶,寶寶很可能已經不肯吃了,因為寶寶不習慣吸吮與媽媽乳☆禁☆頭感覺完全不同的塑膠奶嘴。無論媽媽用什麼辦法,寶寶都不肯吃,這時就應加其他代乳食品,否則寶寶就會出現體重增加在平均水準以下,導致營養不良。

2、牛奶餵養的寶寶:牛奶的餵養量與上個月相比不要增加太多,仍維持在每在1000毫升左右。因為寶寶在4-5個月時體重增加情況與3-4個月期間區別不大,可給予同樣餵養。到了這個月的寶寶活動量大,消耗的熱能多,可以從其他代乳品的糖分中來彌補。

3、增加含鐵輔食:寶寶4個月後,奶中所含的成分已經難以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加上寶寶體內來自母體的鐵已消耗盡了,母乳或牛奶中的鐵又遠遠趕不上寶寶的需要,如果不及時補充,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為此,在這個月裡應及時給寶寶添加蛋黃。蛋黃的主要作用是補充鐵質和蛋白質。開始先加1/4個,以後逐漸增加,到6個月就可以喂整個蛋黃了。此外,還可以添加一些乳兒糕,主要作用是供給熱能,乳兒糕純屬澱粉類食品,4個月的嬰兒唾液腺已經逐漸發育,澱粉酶已具備,而且此時嬰兒活動量加大,所需熱量相應增多,適量喂2-3塊優質及強化礦物質、維生素的乳兒糕還是需要的。另外,還可以喂一些土豆泥,主要用來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

月齡:5-6個月的寶寶

身體變化:寶寶長到5個月以後,開始對乳汁以外的食物感興趣了,即使5個月以前完全採用母乳餵養的寶寶,到了這個時候也會開始想吃母乳以外的食物了。比如:寶寶看到成人吃飯時會伸手去抓或嘴唇動、流口水,這時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添加一些輔食,為將來的斷奶做準備了。

餵養方法:

1、用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每天平均增加體重15克左右,或10天之內只增重120克左右,就應該給寶寶添加200毫升的牛奶。

2、用牛奶餵養的寶寶,要適當控制寶寶的飲奶量,如果讓他任意吃的話,他會長得過胖,肥胖兒多半是在這個時期奠定的“根底”,所以要控制牛奶的奶量。控制的標準仍以體重的增長為依據,如果10天內增加體重保持在150-200克之間,就比較適宜,如果超出200克就一定要加以控制了。一般來說,每天牛奶總量不要超過1000毫升,不足的部分用代乳食品來補足。

3、增加輔食。5-6個月寶寶可加的輔食應以粗顆粒食物為好。因為此時的寶寶已經準備長牙,有的寶寶已經長出了一兩個乳牙,可以通過咀嚼食物來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同時,這一時期已進入離乳的初期,每天可給寶寶吃一些魚泥、全蛋、肉泥、豬肝泥等食物,可補充鐵和動物蛋白,也可給寶寶吃爛粥、爛麵條等補充熱量。如果現在寶寶對吃輔食很感興趣,可以酌情減少一次奶量。

月齡:6-7個月的寶寶

身體變化:寶寶長到6個月以後,不僅對母乳或牛奶以外的其他食品有了自然的欲求,而且對食品口味的要求與以往也有所不同,開始對鹹的食物感興趣。

餵養方法:

1、無論是吃母乳還是吃牛奶,此時寶寶的主食仍以乳類為食品為主,代乳食品只能作為一種試喂品讓寶寶練習吃。

2、增加半固體的食物,如米粥或麵條,一天只加一次。粥的營養價值與牛奶、人奶相比要低得多。100克15%的米粥只能產生約218千焦耳的熱量,而100克的人奶能產生約285千焦耳的熱量,100克加糖牛奶能產生301千焦耳的熱量。此外,米粥中還缺少寶寶生長所必需的動物蛋白,因此,粥或麵條一天只能加一次,而且要製作成雞蛋粥、魚粥、肉糜粥、肝末粥等給寶寶食用。

3、觀察體重,每隔10天給寶寶稱一次體重,如果體重增加不理想,奶量就不能減少。體重正常增加,可以停喂一次母乳或牛奶。

新生兒的餵養方法

多數專家建議,寶寶餓時就喂,每次以喂飽為宜。新生兒的胃小,所以餓得快,大約每2個小時就得喂一次奶,有的寶寶則餓得更快。在開始時,媽媽每次給寶寶餵奶需要花費10到15分鐘,以後時間會縮短一些。用奶粉餵養的寶寶,一次食量大約為50至85毫升。

寶寶吃飽的標誌是心滿意足,無意再吃了。正常情況下,他應該一天用6至10塊尿布,而且睡眠穩定,體重逐步增加。如果寶寶食欲不振,總是吐奶,或者大小便不正常,就要及時就診檢查了。隨著寶寶的食量日漸增大,媽媽也應該多補充營養。寶寶吃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長,但也有突然要求吃奶的情況,這時也應該及時予以滿足,不要拒絕,也不要擔心,因為你的身體會根據需要及時補充乳汁。

由於寶寶不會說話,無法交流,許多年輕媽媽總擔心寶寶吃不飽,營養不良。不要有這麼多的顧慮,一般情況下,只要寶寶食量穩定,體重穩步增加,就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有出現以下跡象,才有可能是營養不良:出生後很長時間,皮膚皺紋仍然很多,尤其是面部皮膚在滿月時還是展不開;體重沒有明顯變化;好像總是吃不飽,甚至在吃完後還是不滿足,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奶水不足、寶寶吮力不夠,或者消化系統有問題。如果發現這些情況,請及時就醫檢查。

關於這一問題,另外一個極端是食量過大、營養過剩。其症狀包括:吃奶時間過長;奶粉消耗過快;大小便過多、過頻;吃完後吐奶,或者總是打飽嗝等等。當然打嗝或吐奶也有可能是因為消化系統問題,它需要另外處理。

嬰兒餵養的注意事項

1、餵奶期間,媽媽要注意營養,以便有足夠的乳汁。可以多吃些新鮮蔬菜、豆蛋、肉類等食物,不可偏食。

2、餵奶次數,一般隔3-4小時喂1次,夜間最好不喂。每次餵奶20分鐘,體弱的嬰兒餵奶時間可稍長一些,但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

3、每次餵奶後,將寶寶放在肩頭,輕輕拍打寶寶的脊背,使吞進去的空氣從胃裡排出來,以免吐奶。

4、白天每喂兩次奶的中間喂1次水,但不要過多。每天給嬰兒喂水時,可加少量食鹽。

5、哺乳媽媽要經常保持乳☆禁☆頭衛生,勤擦洗,勤換衣,餵奶前要洗乳☆禁☆頭。

6、吃母乳的嬰兒,出生後2-3個月就可吃少量的蔬菜汁、果汁。

7、嬰兒3個月後,應有意識地讓嬰兒養成吃東西的習慣,為斷奶打下基礎。

8、4-5個月可吃少量煮蛋黃、米湯,也可少量吃些魚肝油、維生素c等;6-7個月可吃些軟粥、軟面片;8-9個月可吃青菜、肉湯、豆腐、雞蛋羹;10-2個月可吃軟飯、饅頭餅乾等。

9、添加輔食,最好在餵奶以前,這時嬰兒胃裡是空的,容易接受食物,也易於消化。

10、每次最好只吃一種食物,吃習慣了再加第二種,每次喂量由少漸多,但不要過量。

11、注意嬰兒的消化情況,如消化不良,輔助食物應減量或暫停。

12、嬰兒滿周歲時應斷奶,最遲不超過1歲半。如果斷奶過遲,乳汁稀薄,不能滿足嬰兒發育的需要,容易發生營養不良或貧血。斷奶最好在秋季或春季。採取逐漸減少餵奶次數,以輔助食品代替母乳的辦法斷奶。

以上分享的是嬰兒餵養的要領。對嬰兒的飲食強調的是均衡膳食,自然食物,不要給小孩吃所謂的補品、營養品,應該讓小孩粗糧、細糧都吃,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也都吃,不要養成挑食、偏食、過食營養品的不良行為。

寶寶現在喜歡吃乳類以外的食品了。

餵養方法:

1、母乳餵養的寶寶此時還不宜給寶寶增加其他代乳輔食,仍主張用母乳餵養。至於母乳的量是否能滿足寶寶的需要仍然可以用稱體重的方法來衡量。如果體重每天能增加20克左右,10天稱一次,每次增加200克,說明母乳餵養可以繼續,不需加任何代乳品。當寶寶體重平均每天只增加10克左右時,或夜間經常因饑餓而哭鬧時,就可以再增加一次哺乳。一般情況下,在這個月中寶寶吃奶的次數是規律的,除夜裡以外,白天只要喂5次,每次間隔4小時,半夜只喂一次母乳即可。

2、牛奶餵養的寶寶仍主張繼續用牛奶喂,每次的食用量為200毫升,一天喂5次。如果每天喂6次,則每次的量不得超過200毫升,180毫升較為適宜。每天的總奶量保持在1000毫升以內,如果超過1000毫升容易使寶寶發生肥胖,有的還會導致厭食牛奶。厭食牛奶是指3個月前後的寶寶以前一直喜歡吃牛奶,但從某一天起突然不愛吃了,媽媽非常擔心,千方百計讓寶寶吃,結果媽媽越急寶寶越不吃,只是看著奶瓶哭。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寶寶此前吃的牛奶量過多,體重增加也過快,每天增加40克以上。這是由於寶寶3個月後吸收牛奶的能力加強,吸收過多的牛奶後加重了腎臟、肝臟的負擔,表現出厭食牛奶的現象,這並不是病,而是寶寶自身的自我調節、自我防衛功能的體現。寶寶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媽媽不要著急,可試試換換奶粉,或把牛奶沖淡一些,或把牛奶晾涼些再喂,也可以另換一個奶嘴試試。如果不成功可以在夜裡臨睡前偷偷把奶嘴放入寶寶嘴裡,趁寶寶似睡非睡時喂。這樣大約經過十幾天的細心照料,寶寶一定會再次喜歡吃牛奶的。

3、增加菜泥、胡蘿蔔泥、果醬等輔食,以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D及無機鹽,並開始用匙餵食。

月齡:4-5個月的寶寶

身體變化:寶寶到了4個月後,消化器官及消化機能逐漸完善,而且活動量增加,消耗的熱量也增多,此時的餵養要比4個月前的寶寶複雜。

餵養方法:

1、母乳餵養的寶寶:只要體重增加正常(平均每天增長15-20克),就不用急於增加各類輔食。如果母乳越來越少,寶寶與以前相比體重在10天之內只增加100克,就需要加牛奶或其他輔食了。但是,在實際餵養中,如果到這個月的時候才開始加牛奶,寶寶很可能已經不肯吃了,因為寶寶不習慣吸吮與媽媽乳☆禁☆頭感覺完全不同的塑膠奶嘴。無論媽媽用什麼辦法,寶寶都不肯吃,這時就應加其他代乳食品,否則寶寶就會出現體重增加在平均水準以下,導致營養不良。

2、牛奶餵養的寶寶:牛奶的餵養量與上個月相比不要增加太多,仍維持在每在1000毫升左右。因為寶寶在4-5個月時體重增加情況與3-4個月期間區別不大,可給予同樣餵養。到了這個月的寶寶活動量大,消耗的熱能多,可以從其他代乳品的糖分中來彌補。

3、增加含鐵輔食:寶寶4個月後,奶中所含的成分已經難以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加上寶寶體內來自母體的鐵已消耗盡了,母乳或牛奶中的鐵又遠遠趕不上寶寶的需要,如果不及時補充,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為此,在這個月裡應及時給寶寶添加蛋黃。蛋黃的主要作用是補充鐵質和蛋白質。開始先加1/4個,以後逐漸增加,到6個月就可以喂整個蛋黃了。此外,還可以添加一些乳兒糕,主要作用是供給熱能,乳兒糕純屬澱粉類食品,4個月的嬰兒唾液腺已經逐漸發育,澱粉酶已具備,而且此時嬰兒活動量加大,所需熱量相應增多,適量喂2-3塊優質及強化礦物質、維生素的乳兒糕還是需要的。另外,還可以喂一些土豆泥,主要用來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

月齡:5-6個月的寶寶

身體變化:寶寶長到5個月以後,開始對乳汁以外的食物感興趣了,即使5個月以前完全採用母乳餵養的寶寶,到了這個時候也會開始想吃母乳以外的食物了。比如:寶寶看到成人吃飯時會伸手去抓或嘴唇動、流口水,這時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添加一些輔食,為將來的斷奶做準備了。

餵養方法:

1、用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每天平均增加體重15克左右,或10天之內只增重120克左右,就應該給寶寶添加200毫升的牛奶。

2、用牛奶餵養的寶寶,要適當控制寶寶的飲奶量,如果讓他任意吃的話,他會長得過胖,肥胖兒多半是在這個時期奠定的“根底”,所以要控制牛奶的奶量。控制的標準仍以體重的增長為依據,如果10天內增加體重保持在150-200克之間,就比較適宜,如果超出200克就一定要加以控制了。一般來說,每天牛奶總量不要超過1000毫升,不足的部分用代乳食品來補足。

3、增加輔食。5-6個月寶寶可加的輔食應以粗顆粒食物為好。因為此時的寶寶已經準備長牙,有的寶寶已經長出了一兩個乳牙,可以通過咀嚼食物來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同時,這一時期已進入離乳的初期,每天可給寶寶吃一些魚泥、全蛋、肉泥、豬肝泥等食物,可補充鐵和動物蛋白,也可給寶寶吃爛粥、爛麵條等補充熱量。如果現在寶寶對吃輔食很感興趣,可以酌情減少一次奶量。

月齡:6-7個月的寶寶

身體變化:寶寶長到6個月以後,不僅對母乳或牛奶以外的其他食品有了自然的欲求,而且對食品口味的要求與以往也有所不同,開始對鹹的食物感興趣。

餵養方法:

1、無論是吃母乳還是吃牛奶,此時寶寶的主食仍以乳類為食品為主,代乳食品只能作為一種試喂品讓寶寶練習吃。

2、增加半固體的食物,如米粥或麵條,一天只加一次。粥的營養價值與牛奶、人奶相比要低得多。100克15%的米粥只能產生約218千焦耳的熱量,而100克的人奶能產生約285千焦耳的熱量,100克加糖牛奶能產生301千焦耳的熱量。此外,米粥中還缺少寶寶生長所必需的動物蛋白,因此,粥或麵條一天只能加一次,而且要製作成雞蛋粥、魚粥、肉糜粥、肝末粥等給寶寶食用。

3、觀察體重,每隔10天給寶寶稱一次體重,如果體重增加不理想,奶量就不能減少。體重正常增加,可以停喂一次母乳或牛奶。

新生兒的餵養方法

多數專家建議,寶寶餓時就喂,每次以喂飽為宜。新生兒的胃小,所以餓得快,大約每2個小時就得喂一次奶,有的寶寶則餓得更快。在開始時,媽媽每次給寶寶餵奶需要花費10到15分鐘,以後時間會縮短一些。用奶粉餵養的寶寶,一次食量大約為50至85毫升。

寶寶吃飽的標誌是心滿意足,無意再吃了。正常情況下,他應該一天用6至10塊尿布,而且睡眠穩定,體重逐步增加。如果寶寶食欲不振,總是吐奶,或者大小便不正常,就要及時就診檢查了。隨著寶寶的食量日漸增大,媽媽也應該多補充營養。寶寶吃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長,但也有突然要求吃奶的情況,這時也應該及時予以滿足,不要拒絕,也不要擔心,因為你的身體會根據需要及時補充乳汁。

由於寶寶不會說話,無法交流,許多年輕媽媽總擔心寶寶吃不飽,營養不良。不要有這麼多的顧慮,一般情況下,只要寶寶食量穩定,體重穩步增加,就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有出現以下跡象,才有可能是營養不良:出生後很長時間,皮膚皺紋仍然很多,尤其是面部皮膚在滿月時還是展不開;體重沒有明顯變化;好像總是吃不飽,甚至在吃完後還是不滿足,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奶水不足、寶寶吮力不夠,或者消化系統有問題。如果發現這些情況,請及時就醫檢查。

關於這一問題,另外一個極端是食量過大、營養過剩。其症狀包括:吃奶時間過長;奶粉消耗過快;大小便過多、過頻;吃完後吐奶,或者總是打飽嗝等等。當然打嗝或吐奶也有可能是因為消化系統問題,它需要另外處理。

嬰兒餵養的注意事項

1、餵奶期間,媽媽要注意營養,以便有足夠的乳汁。可以多吃些新鮮蔬菜、豆蛋、肉類等食物,不可偏食。

2、餵奶次數,一般隔3-4小時喂1次,夜間最好不喂。每次餵奶20分鐘,體弱的嬰兒餵奶時間可稍長一些,但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

3、每次餵奶後,將寶寶放在肩頭,輕輕拍打寶寶的脊背,使吞進去的空氣從胃裡排出來,以免吐奶。

4、白天每喂兩次奶的中間喂1次水,但不要過多。每天給嬰兒喂水時,可加少量食鹽。

5、哺乳媽媽要經常保持乳☆禁☆頭衛生,勤擦洗,勤換衣,餵奶前要洗乳☆禁☆頭。

6、吃母乳的嬰兒,出生後2-3個月就可吃少量的蔬菜汁、果汁。

7、嬰兒3個月後,應有意識地讓嬰兒養成吃東西的習慣,為斷奶打下基礎。

8、4-5個月可吃少量煮蛋黃、米湯,也可少量吃些魚肝油、維生素c等;6-7個月可吃些軟粥、軟面片;8-9個月可吃青菜、肉湯、豆腐、雞蛋羹;10-2個月可吃軟飯、饅頭餅乾等。

9、添加輔食,最好在餵奶以前,這時嬰兒胃裡是空的,容易接受食物,也易於消化。

10、每次最好只吃一種食物,吃習慣了再加第二種,每次喂量由少漸多,但不要過量。

11、注意嬰兒的消化情況,如消化不良,輔助食物應減量或暫停。

12、嬰兒滿周歲時應斷奶,最遲不超過1歲半。如果斷奶過遲,乳汁稀薄,不能滿足嬰兒發育的需要,容易發生營養不良或貧血。斷奶最好在秋季或春季。採取逐漸減少餵奶次數,以輔助食品代替母乳的辦法斷奶。

以上分享的是嬰兒餵養的要領。對嬰兒的飲食強調的是均衡膳食,自然食物,不要給小孩吃所謂的補品、營養品,應該讓小孩粗糧、細糧都吃,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也都吃,不要養成挑食、偏食、過食營養品的不良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