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動作發展】正確促進孩子動作發展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寶寶動作發展對寶媽極為重要, 那麼如何瞭解寶寶動作發展?瞭解寶寶動作發展並不困難。

寶寶動作發展

Advertisiment

大動作:穩固四肢協調性

動作跟10個月時差不多, 但更穩, 此時可學習跨步, 如自己從蹲到站、站立時能轉身, 進而去找他想要的東西。 張慧敏治療師建議, 父母可牽起寶寶的手並拉得較前一些, 他自然會因為平衡而做出跨步的動作。

引導小提醒

剛開始是父母拉寶寶一把, 此時可將身體做為器具或玩具, 如手是桌子、肩膀是牆壁, 讓他支撐從蹲到站, 或彎曲的膝蓋下方讓他自由爬行, 都有助於肢體的調控與平衡。

小動作:掌握手指細部力量

原先是讓寶寶練習把東西放入箱子, 此時父母可鼓勵他把東西從箱子裡拿出來玩。 張慧敏治療師提醒, 拿出來後並非丟掉, 而是讓他拿在手上玩, 或父母假裝和他玩拔河搶玩具的動作,

Advertisiment
有助於寶寶練習手部的力量。

引導小提醒

父母不妨用手和寶寶玩蕩秋千, 這主要在利用自我保護本能, 訓練他的手部力量;即在懸蕩過程中, 需緊緊抓住父母手臂, 才能保護他自己。

因果關係的建立

社交&語言:滿12個月前, 寶寶一定會發展出有意義的單字, 如迭字ㄋㄟㄋㄟ、抱抱。 建議可用動作強化, 如當他說爸爸抱抱, 抱起來時不忘給予稱讚。

認知:會跟小動作結合, 發展出完整的因果概念, 有助於未來學習解決問題能力。

引導小提醒

一開始的因果訓練, 可從堆積木開始, 如讓寶寶瞭解透過堆疊, 會產生迭高或倒下等各種玩法, 也可玩碰觸就會發出音樂的玩具, 都有助於建立更多層面的因果觀念。

正確促進孩子動作發展

Advertisiment

小腳小手動起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正如有語言、審美、秩序、感官等敏感期一樣, 孩子的動作發展也是有其敏感階段的。 在動作發展的敏感期裡, 家長應該根據孩子在不同階段的動作發展特徵來施以正確的教育方法, 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動作和智力發展。

我會做什麼兩種運動

2~4歲幼兒動作發展的敏感期主要包括兩大領域, 分別是身體的大肌肉運動和精細動作的運動。 大肌肉運動和精細動作的運動分別代表了幼兒大肌肉和小肌肉動作的協調發展。

身體的大肌肉運動主要表現為身體四肢的協調, 例如走路。 其發展特徵一般表現為:踢球能保持身體平衡、會用雙腳或單腳跳躍、能從小椅子上跳下等。

精細動作的運動則主要是指手指或腳趾的小肌肉運動。

Advertisiment
其發展特徵一般表現為:能堆8~10塊的積木、會用手指捏起螞蟻大小的物體、會穿4~8顆珠子、能成功使用小勺, 以及能逐頁翻書等。

有趣的敏感期

在2~4歲孩子身體大肌肉和精細動作運動活躍的過程中, 家長經常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現象。 如在孩子從邁步到學會走路這個過程中, 他們是非常願意走路的, 而且不願意讓家長拉著走, 總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單獨行動。

同時, 孩子手的動作也是伴隨著他的走路而發展的, 即孩子走到哪裡, 手就跟著抓到哪裡。 一旦孩子出現這些現象, 就說明孩子的動作敏感期到來了。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