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厭奶期怎麼辦】寶寶厭奶期症狀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厭奶期怎麼辦?厭奶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吃的奶量變少了, 而且寶寶正常發育, 活力很好。 那麼, 寶寶厭奶期怎麼辦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寶寶厭奶期症狀

Advertisiment

生理性厭奶期:特徵是嬰兒發育正常, 活力很好, 只是吃奶量暫時減少。 “生理性厭奶期”在嬰兒是很常見的現象, 常發生在兩個時期。 有的新生兒喝奶量一向正常, 到2、3個月大, 突然喝奶量減少, 但活力、體重都正常, 無任何病態。 這主要是在2、3個月前吸奶是種反射動作, 只要給予奶水就喝, 但是之後就會按身體實際需要和食欲來調整奶量, 所以食量可能會變少。

第二個時期是4-6個月以後, 嬰兒的生理發育及感官功能愈來愈成熟, 開始對周遭的環境產生好奇並喜歡探索, 自然就容易對“吃”分心, 這該是厭奶的主要原因。

另外, 四個月之後可開始替寶寶添加輔食品,

Advertisiment
寶寶在吃了與牛奶不同的多樣化食物之後, 很可能會“喜新厭舊”, 變得不再只鍾情於“奶水”這種單一口味的東西。 甚至對吸拇指或玩弄垃圾筒都覺得比喝奶好玩, 所以會有厭奶的現象產生。

心理厭奶:由於一些因素的干擾, 致使孩子對吃奶, 特別是配方奶餵養的興趣降低, 出現進食奶量減少, 因此被冠以“厭奶”。

1、孩子進食時的環境過於嘈雜。 隨著嬰兒長大, 神經系統必將逐漸成熟。 其中, 表現在對外界事情的興趣逐漸增強。 如果孩子進食時, 家長的走動或其它聲音都可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所以, 在孩子進食時, 爸媽可以自己也在進食或嘴裡咀嚼食物, 比如口香糖等, 以此引導孩子進行咀嚼。 孩子喝奶或進食時, 家長最好不要說話或做其它動作,

Advertisiment
這樣孩子可以比較專心地進食。

2、進食食物間味道差異較大。 孩子在生後會儘快接受母乳或配方奶餵養。 可是在孩子3-4個月時, 很多家長會給孩子添加果汁、鈣水等味道比母乳或配方奶重很多的液體, 而且這些液體也通過奶瓶餵養。 這樣非常容易導致孩子的混淆。 為何同為奶瓶進食的液體, 會有味道上如此的差別。 待孩子味覺有些發育時, 他們就會作出選擇, 躲避奶汁的餵養, 而等待果汁等味道較重的餵養過程。

因為食物味道上差別造成的“厭奶”只能通過調整味道來解決。 比如:將配方奶中也加些果汁, 同時停止果汁的奶瓶餵養, 待孩子再次接受配方奶後, 逐漸減少配方奶中添加的果汁量,

Advertisiment
最後停止添加果汁。 為了繼續給孩子提供水果中的營養, 可採用果泥, 小勺餵養的方式。

病理性厭奶:孩子除了厭奶外, 還出現相應的其它異常表現, 比如:睡不安;精神差;易哭鬧等日常生活規律的改變和發熱;嘔吐;腹瀉等疾病表現。 病理性厭奶一般伴隨急、慢性疾病。 如急性咽喉炎、鵝口瘡, 造成口腔疼痛, 會使嬰兒食量突然變少。 急性呼吸道感染, 導致鼻塞, 嬰兒吸奶時無法換氣, 也會厭奶。 還有急性腸胃炎, 尿路感染造成腹痛、發燒, 嬰兒會哭鬧不安。 最嚴重的厭奶狀況, 則是患有敗血症的嬰兒。 如果發現寶寶除了厭食, 還有腹脹、嘔吐、發燒或呼吸急促、活力不佳等情況, 就應立即就醫。

寶寶厭奶期怎麼辦

第1招:不用強迫手段

很多家長都擔心寶寶喝太少會長不大,

Advertisiment
於是採用強迫的方式。 但是這種做法反而會讓寶寶對吃產生恐懼。 其實只要寶寶身高、體重等發展狀況, 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並不需要強迫他喝奶, 這個時期家長應該思考, 如何協助寶寶接受半流質的輔食, 而非強迫他喝奶。

第2招:改變餵食方式

當寶寶出現厭奶的徵兆, 爸媽可以從改善餵食方式做起, 採取較為隨性的方式, 不需要按表作業。 以少量多餐為原則, 等寶寶想吃的時候再吃。 可以通過遊戲消耗寶寶的體力, 例如按摩、肢體活動等, 當他精力耗盡、感到饑餓時, 進食的狀況也會獲得改善。

第3招:營造用餐環境

進食的環境儘量柔和、安靜。 因為此階段的寶寶開始對外界感到好奇, 用餐時若有人在旁逗弄他,或出現很多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玩具、聲音,寶寶會覺得這些事情比吃飯更有趣,自然就不想吃了。

第4招:奶嘴洞大小要適當

有時候寶寶喝奶少,可能是因為奶瓶上奶嘴的奶洞太小,使寶寶吸得不順暢,因此喝的量才減少。先將奶瓶倒過來,檢查一下奶瓶上奶嘴的奶洞,是否能順利流出,通常最佳的速度是1秒1滴,滴不出來或滴得太快,對寶寶都不好。

第5招:不要常換奶粉

看到寶寶不愛喝奶,家長可以更換別的奶粉,但更換速度不要太頻繁,寶寶會沒有時間適應。如果要換新牌子,也不要一下子全部換,最好和別牌子的奶粉混合搭配,並觀察一周排便狀況,若排便正常,表示適應良好,此時才可以更換全新的奶粉。進入厭奶期後,更換奶粉牌子的效果有限,如果試換了一兩次仍沒有起色,就可以放棄使用這個方法了。

第6招:適時添加輔食

4個月大左右的寶寶,還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大約吃一兩餐即可,因此當寶寶感到厭倦,不妨給一點新的嘗試。可從米粉或稀釋的果汁開始,陸續再加入蔬菜泥和果泥。不過記得要遵守1次加1種的原則,從1小茶匙開始,再慢慢加份量。每種輔食可先嘗試3-5天,並觀察寶寶的狀況。

如果不喜歡或是皮膚出現疹子、便便變稀等情形,建議先暫緩添加此種輔食,等過陣子再嘗試。若是有過敏的家庭史,建議餵食母乳或部分水解奶粉到寶寶6個月大,之後再添加輔食,而添加的輔食以低致過敏性為優先。

第7招:輕鬆對待厭奶

照顧寶寶的人,其心情和壓力會直接傳達給寶寶,當照顧者焦慮或強迫寶寶喝奶時,他都能感受到,因而產生抗拒。只要寶寶各方面都健康、正常,也沒有生病,家長們就可以放寬心,用順其自然的態度面對待寶寶的厭奶期,不要和寶寶為了吃展開痛苦的拉距戰。

吃母乳的寶寶會有厭奶期嗎?

在寶寶4到6個月大時,偶爾會有三兩天的時間食奶量減少,表現得像胃口不佳,不想進食,這就是寶寶特有的厭奶現象。專家介紹,厭奶期可能出現在寶寶3-4月,也可能會在6-10個月左右出現。

寶寶一旦出現厭奶現象,媽媽自然就會擔心營養是否跟得上。其實,引起寶寶厭奶的原因有很多,分為生理性厭奶和病理性厭奶。除了疾病造成的厭奶之外,大部分的厭奶現象都是生理性厭奶。比如出牙期牙齦腫脹不舒服,換新奶粉後口味不喜歡或造成腹部不適等,從而對進食暫時不感興趣或者抵抗。另外,隨著寶寶的長大,開始關注周圍的世界產生好奇並喜歡探索,一些外界嘈雜聲音會輕易吸取寶寶的注意力,讓他不再專心吸奶甚至是停止吸奶,這都是屬於生理性厭奶。

生理性厭奶持續時間短,大多數是兩三天,這時寶寶的精神狀態是正常的,也不會出現發燒,哭鬧等異常現象,媽媽不必擔憂。

病理性厭奶,就是因疾病導致了寶寶不願意吃奶,有些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代謝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厭奶現象。另外就是急性☆禁☆感染,如鵝口瘡會造成口腔疼痛, 孩子喝奶的時候會感覺疼痛進而不願進食。因此除了厭奶外還會伴隨其他的異常表現,比如睡得不好,精神不振,容易哭鬧,甚至出現腹脹、嘔吐、發燒或呼吸急促等,家長應該重視,並及時到醫院檢查就醫。

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您現在應該對寶寶厭奶期怎麼辦瞭解了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用餐時若有人在旁逗弄他,或出現很多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玩具、聲音,寶寶會覺得這些事情比吃飯更有趣,自然就不想吃了。

第4招:奶嘴洞大小要適當

有時候寶寶喝奶少,可能是因為奶瓶上奶嘴的奶洞太小,使寶寶吸得不順暢,因此喝的量才減少。先將奶瓶倒過來,檢查一下奶瓶上奶嘴的奶洞,是否能順利流出,通常最佳的速度是1秒1滴,滴不出來或滴得太快,對寶寶都不好。

第5招:不要常換奶粉

看到寶寶不愛喝奶,家長可以更換別的奶粉,但更換速度不要太頻繁,寶寶會沒有時間適應。如果要換新牌子,也不要一下子全部換,最好和別牌子的奶粉混合搭配,並觀察一周排便狀況,若排便正常,表示適應良好,此時才可以更換全新的奶粉。進入厭奶期後,更換奶粉牌子的效果有限,如果試換了一兩次仍沒有起色,就可以放棄使用這個方法了。

第6招:適時添加輔食

4個月大左右的寶寶,還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大約吃一兩餐即可,因此當寶寶感到厭倦,不妨給一點新的嘗試。可從米粉或稀釋的果汁開始,陸續再加入蔬菜泥和果泥。不過記得要遵守1次加1種的原則,從1小茶匙開始,再慢慢加份量。每種輔食可先嘗試3-5天,並觀察寶寶的狀況。

如果不喜歡或是皮膚出現疹子、便便變稀等情形,建議先暫緩添加此種輔食,等過陣子再嘗試。若是有過敏的家庭史,建議餵食母乳或部分水解奶粉到寶寶6個月大,之後再添加輔食,而添加的輔食以低致過敏性為優先。

第7招:輕鬆對待厭奶

照顧寶寶的人,其心情和壓力會直接傳達給寶寶,當照顧者焦慮或強迫寶寶喝奶時,他都能感受到,因而產生抗拒。只要寶寶各方面都健康、正常,也沒有生病,家長們就可以放寬心,用順其自然的態度面對待寶寶的厭奶期,不要和寶寶為了吃展開痛苦的拉距戰。

吃母乳的寶寶會有厭奶期嗎?

在寶寶4到6個月大時,偶爾會有三兩天的時間食奶量減少,表現得像胃口不佳,不想進食,這就是寶寶特有的厭奶現象。專家介紹,厭奶期可能出現在寶寶3-4月,也可能會在6-10個月左右出現。

寶寶一旦出現厭奶現象,媽媽自然就會擔心營養是否跟得上。其實,引起寶寶厭奶的原因有很多,分為生理性厭奶和病理性厭奶。除了疾病造成的厭奶之外,大部分的厭奶現象都是生理性厭奶。比如出牙期牙齦腫脹不舒服,換新奶粉後口味不喜歡或造成腹部不適等,從而對進食暫時不感興趣或者抵抗。另外,隨著寶寶的長大,開始關注周圍的世界產生好奇並喜歡探索,一些外界嘈雜聲音會輕易吸取寶寶的注意力,讓他不再專心吸奶甚至是停止吸奶,這都是屬於生理性厭奶。

生理性厭奶持續時間短,大多數是兩三天,這時寶寶的精神狀態是正常的,也不會出現發燒,哭鬧等異常現象,媽媽不必擔憂。

病理性厭奶,就是因疾病導致了寶寶不願意吃奶,有些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代謝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厭奶現象。另外就是急性☆禁☆感染,如鵝口瘡會造成口腔疼痛, 孩子喝奶的時候會感覺疼痛進而不願進食。因此除了厭奶外還會伴隨其他的異常表現,比如睡得不好,精神不振,容易哭鬧,甚至出現腹脹、嘔吐、發燒或呼吸急促等,家長應該重視,並及時到醫院檢查就醫。

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您現在應該對寶寶厭奶期怎麼辦瞭解了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