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吮吸手指怎麼辦】寶寶吮手指

養生之道網導讀:

家長們一定很頭疼寶寶吮吸手指怎麼辦, 那麼寶寶吮吸手指怎麼辦呢?寶寶吮吸手指怎麼辦有正確的解決方法。

Advertisiment

寶寶吮吸手指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寶寶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吮吸手指的習慣, 而這些習慣媽媽們也知道對寶寶的身體有傷害。 所以在想辦法糾正寶寶愛吮手指的問題。 養生之道網小編總結了以下有關的知識, 願給朋友們帶來幫助。

孩子經常吮吸手指會影響其牙齒的生長, 過多地吮吸手指會造成牙齒咬合不正, 且傷及下巴肌肉及顎骨, 也易造成細菌感染;同時, 孩子吮吸手指常會遭到小朋友的恥笑, 引發他的害羞、焦慮;再者, 經常吮吸手指, 總是把手放在口中, 可影響手指肌肉發育和精細動作的發展, 從而對以後的工作、學習及生活有一定的影響。

正是基於這些認識, 當孩子6個月後, 特別是3、4歲後, 仍然經常地有吮吸手指的行為表現時,

Advertisiment
家長就十分緊張和憂慮, 他們在一些“過來人”的指導下, 對孩子採取了一些能很快產生效果的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如, 在孩子小手指上塗上些苦味、辣味的東西來防範, 或者給孩子戴上手套或在其手指貼膠布, 還有的父母很緊張地一直盯著孩子, 一等他把手指放進嘴裡就把它拿掉。

另外, 有的父母為了防止孩子在睡覺時吮吸手指, 則把孩子的胳膊縛在床邊——如用線繩將他的手控制在既可讓他活動又不讓他夠得到嘴的程度上……, 這些方法, 如果能嚴格地堅持使用一段時間, 大多數孩子都會放棄吮吸手指行為。

但我們的相關研究卻發現, 用上述治標的方法雖然使孩子的吮吸手指的行為消失了,

Advertisiment
但他們中的許多人又形成了另外的問題行為, 如:吮吃衣角、被角, 咬嘴唇、拔頭髮、愛發脾氣、強迫性行為, 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出現殘忍行為和攻擊行為, 並且這些問題行為發生的頻率比原來吮吸手指的頻率還高出許多。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原來孩子的習慣性吮吸手指是其內心緊張或壓抑的一種外部行為表現。 孩子之所以吮吸手指是因為他們要把內心的緊張情緒釋放出來, 吮吸手指為他們許多內心衝突和其它適應困難提供了情緒上的出路。

而我們對孩子由於心理緊張或壓抑或有壓力而產生的吮吸行為, 只採取“堵”的方式——以懲罰手段強行迫使孩子改正這一行為, 這不但沒有減輕孩子的內心緊張度,

Advertisiment
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緊張度, 進而使孩子的吮吸行為或類似的其它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的頻率更高。

從另一種意義來說, 即使這些方法真的能把孩子由於心理緊張而可能出現的種種心理問題行為都“堵住”了, 但孩子也會因失去宣洩(減輕或緩解心理緊張)的機會或途徑, 而使緊張能量在心中逐漸積累, 他們可能將會產生更加可怕更加內隱的心理問題, 這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將會帶來更大的危害。

所以我們不主張單純地用強行的辦法來迫使孩子放棄吮吸手指的行為。

對於愛吃手的寶寶, 該怎樣引導?

13~4個月的寶寶:家長可拿著寶寶的小手去觸摸眼前色彩鮮豔、帶著響兒懸掛的玩具, 慢慢地寶寶會主動去夠摸。

Advertisiment

25~6個月的寶寶:家長可抱寶寶在桌前, 鼓勵寶寶主動伸手夠取桌上的玩具, 當寶寶小手夠取技能大了, 會以更大興趣去觸摸, 探索和認識周圍各種新奇的物體和玩具。 這樣, 寶寶小手忙起來就顧不上吃手了。

31歲以上的寶寶:如果1歲以上的寶寶還對“吃手”情有獨鍾的話, 家長就一定要重視了。 主動尋找原因, 會不會是因為和寶寶的關係出現了不夠“融洽”的一面, 還是因為對寶寶的限制過多, 要求有些嚴格而導致寶寶不夠開心。 有關調查發現, 缺少父母關愛和心靈上慰藉的幼兒易養成吮手習慣。 這時, 吃手能夠使寶寶感到安慰, 釋放緊張和沮喪情緒。

悉心呵護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