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便乾燥如何預防】寶寶大便不正常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大便乾燥如何預防?觀察大便性狀, 是瞭解寶寶消化狀態的一條重要途徑, 也是調整孩子飲食的重要依據。 那麼, 寶寶大便乾燥如何預防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寶寶大便的相關內容。

寶寶大便乾燥如何預防

Advertisiment

1、4個月以上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寶寶, 可喝些果汁或菜汁。 如蘿蔔、胡蘿蔔、芹菜等煮水喝, 柳丁、蘋果、西瓜榨汁喝。 寶寶太小, 應先喝1—2勺, 如沒有異常, 再逐漸加量。

寶寶滿5個月, 可逐步增加輔食, 最好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 放入米粥或麥片內同煮, 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 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 可以促進腸蠕動, 達到通便的目的。 還可喂點香蕉、蘋果等水果泥, 有利於促進腸蠕動。 對於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 最好還是母乳餵養到6個月大才開始添加輔食哦。

2、養成定時排便好習慣。 一般來說,

Advertisiment
寶寶3個月左右, 媽媽就可以幫助他逐漸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每天早晨餵奶後, 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 並發出嗯嗯聲, 讓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3、做做寶寶操。 運動量不夠也會造成腸蠕動減慢, 導致排便不暢。 媽媽可以常幫寶寶做做嬰兒體操;對於大些的寶寶, 可鼓勵其自己練習翻身、爬行, 或給寶寶一個球, 和他一起玩。

寶寶大便乾燥的治療

當嬰兒出現大便乾燥的時候, 主要從這幾方面入手:

一是糾正飲食習慣。 平時要注意觀察嬰兒的飲食習慣, 並制定營養菜單, 有計劃地讓嬰兒多吃青菜。 常見的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包括土豆、李子、梨、桃子、菠菜、葡萄乾、西蘭花、捲心菜等等。

對於牛奶蛋白過敏高風險或已經有消化不適問題出現的嬰兒,

Advertisiment
更應該及時採用部分水解蛋白粉餵養。

二是規律的生活。 早上起來習慣喝一杯水後排便的嬰兒不會有大便乾燥的煩惱, 可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預防大便乾燥的重要性。 每天固定時間讓孩子坐在馬桶上。 不要著急, 可以在洗手間門口給孩子講故事, 找些和排便相關的故事或歌曲也是好主意。 儘量挑選清閒充裕的時間段讓孩子排便。

三是刺激肛門。 在嬰兒嚴重大便乾燥而痛苦時, 可以採用灌腸應急, 但頻繁的灌腸會導致自身排便能力減弱, 所以並非首選的解決辦法。 直腸周圍堆積宿便後, 會出現便意。 大便乾燥後, 這種直腸的刺激感會變得遲鈍, 使硬硬的宿便持續堆積, 令大便乾燥更加嚴重。

Advertisiment
這時用沾上潤滑油或軟膏的棉棒輕輕地刺激肛門, 可以起到軟化宿便並增強便意的作用, 從而解決大便乾燥問題。

寶寶大便乾燥的食物治療

嬰兒大便乾燥, 媽媽們也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來緩解寶寶的這個問題, 主要有以下幾種選擇:

1、南瓜根50-100克, 洗淨, 切碎, 放鍋內加水煎濃取汁, 一次飲完。 每日1劑, 連服數劑, 以通為度。 3歲以下幼兒可酌加蜂蜜調味。

2、銀耳10~15克, 鮮橙汁20毫升。 將銀耳洗淨泡軟, 放碗內置鍋中隔水蒸煮, 入橙汁調和, 連渣帶汁1次服完。 每日1劑, 連服數天。

3、無花果(熟透者)100克, 除去外皮, 溫開水洗淨, 隨意服食, 每日1~2次, 療程不限。

4、鮮甘蔗汁150毫升, 番瀉葉1克。 置鍋內隔水蒸熟, 濾去渣滓, 分1~2次服完。 每日1劑, 連服數天, 三歲以下幼兒分量酌減。

Advertisiment

寶寶大便乾燥如何預防?以上就是寶寶大便乾燥的介紹了, 您都瞭解了嗎?如果您還有其他內容想要知道的, 可以流覽相關的文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