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近年來, 兒童接種疫苗的種類越來越多, 不少兒童在接種疫苗後出現各類不適的症狀。 所以寶寶接種後的正常反應要瞭解。 今天小編就為你介紹寶寶接種後的正常反應:預防接種涉及一些專業性的內容, 即便醫生已經交待清楚了, 爸爸媽媽在遇到拿不准的情況時可以參照以下:接種後的正常反應包括低熱、針孔處紅腫和硬結, 一般在預防接種後24小時左右出現。
另外部分寶寶可伴有頭痛、頭暈、全身無力、寒顫、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以上反應通常會在24小時之內消退, 很少持續3天以上。
Advertisiment
反應較嚴重的寶寶可引起接種部位附近的淋巴結、淋巴管發炎。 接種後注射部位出現硬結範圍也分為輕、中、重。 輕者直徑小於2.5釐米, 中的在2.5~5釐米之間, 超過5釐米為較嚴重反應, 此反應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
寶寶若出現以上接種反應, 你可以像下面這麼做:
Advertisiment
★局部紅腫較重者, 可以熱敷(卡介苗接種後紅腫嚴禁熱敷), 早晚各一次, 每次5分鐘左右。
★注意勤換內衣, 避免破潰後感染。 如果局部感染, 可塗龍膽紫藥水。
★平日好好休息。
★保護注射部位的清潔, 切忌用手抓。
★給寶寶多喝溫開水。
★如果遇到重度發燒, 可服用退燒藥。 一般體溫恢復正常後, 其他症狀也會隨之消退。
醫生提醒:家長要隨時觀察寶寶接種後的各種反應, 若出現嚴重過敏反應、高熱、驚厥等, 應立即送醫院就診。 希望通過以上介紹, 家長們能夠分辨出寶寶接種後的正常反應並可以為寶寶做簡單處理。
注射疫苗孩子的常見反應
注射疫苗,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免疫反應, 這就需要家長細心觀察和照料。
Advertisiment
反應1:局部紅、腫、熱、痛
代表疫苗:注射類疫苗
幾乎每種經注射接種的疫苗都可能引起這種局部反應。 其中比較明顯的如破傷風疫苗, 還可能同時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注射部位有瘙癢感等反應。 這些局部反應一般都比較輕微, 大多在兩三天后自行消退。
處理方法:用清潔毛巾熱敷注射部位, 可以減輕疼痛感和不適感。 注意不要讓寶寶抓撓注射部位, 以免引起繼發感染。 如果接種疫苗部位的紅、腫、熱、痛持續性加劇, 局部淋巴結明顯腫大、疼痛, 說明有可能出現繼發性☆禁☆感染, 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反應2:發熱
代表疫苗:百白破、麻疹、流感、腦膜炎、甲肝等疫苗
這種發熱一般在接種疫苗後的24小時內出現, 發熱的同時還常常伴有乏力、嗜睡、煩躁和周身不適等全身反應,
Advertisiment
處理方法:如果發熱在38.5℃以下, 寶寶沒有其他明顯不適, 就不必進行特殊處理, 讓寶寶多喝水, 多休息, 一般1~2天內體溫就能恢復正常。 如果體溫超過38.5℃, 同時還伴有較嚴重的煩躁、嘔吐等症狀, 或體溫2天后持續不退並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要考慮是不是在此期間寶寶又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 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正常反應
局部反應如輕度腫脹和疼痛。 百白破疫苗接種後, 寶寶屁股上出現硬結就是吸附製劑接種後常見的現象。
接種疫苗後的全身反應有發熱和周身不適,
Advertisiment
異常反應
局部感染、無菌性膿腫;暈針、癔病;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等。
遇到暈針、過敏性休克應立即讓寶寶平臥、頭部放低、口服溫開水或糖水;與此同時立即請醫生作緊急對症處理。
出現皮疹, 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應用脫敏藥。
出現過敏性休克一般表現為接種後很短時間內寶寶面色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呼吸困難、甚至神志不清、抽風等。 此時一般醫生會立即給寶寶進行皮下注射腎上腺素, 同時給激素和脫敏藥觀察治療。
專家提醒
有時會趕上接種疫苗剛好和其他病偶合的情況,只有仔細地觀察和分析才可鑒別。萬萬不可以看到接種後發熱就只想到接種反應,遺漏了原發病造成誤診。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介紹的寶寶接種後的正常反應!
同時給激素和脫敏藥觀察治療。專家提醒
有時會趕上接種疫苗剛好和其他病偶合的情況,只有仔細地觀察和分析才可鑒別。萬萬不可以看到接種後發熱就只想到接種反應,遺漏了原發病造成誤診。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介紹的寶寶接種後的正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