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咬人】寶寶咬東西原因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寶寶為什麼咬人, 首先要知道寶寶為什麼咬人的動機, 還要知道寶寶為什麼咬人的心理原因。

寶寶咬東西

Advertisiment

寶寶咬東西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 這跟環境、教育無關, 無論是鄉下的還是城市的寶寶, 都會有抓到東西就往嘴裡送的習慣。 這是寶寶發育必定經歷的一個發育過程, 所以是正常現象, 父母不必過於擔心。 養生之道網小編總結以下有關寶寶愛咬東西, 從心理糾正的知識, 願給朋友們帶來幫助。

寶寶愛咬東西的心理原因:

1、對剛斷奶的寶寶來講, 愛咬東西不是什麼“壞習慣”, 從教育發展心理學上分析, 這是寶寶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 叫“口欲期”。 對這個時期的寶寶來說, 口腔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觸覺器官, 需要大量的觸覺刺激和口欲的滿足, 所以他們喜歡咬手指、啃被角甚至有的還要啃腳丫。 寶寶甚至會通過這個方法來瞭解陌生事物,

Advertisiment
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專家指出, 不妨“放縱”孩子的這些“壞毛病”, 因為這些“壞毛病”有利於寶寶牙齒發育。 可以為孩子選擇安慰奶嘴、安慰棒棒糖等, 來替代手指、被角等孩子喜歡亂咬的物品。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 這些問題會逐漸消失, 因此爸爸媽媽不必過度擔心。

2、對於三歲左右或者更大的孩子來講, 咬東西或者咬人表示他們有情緒上出現問題, 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引起別人的注意。

如何糾正寶寶愛咬東西的習慣?

1、當發現寶寶在咬東西時, 可想辦法分散他的注意力。 例如輕輕地移開小手兒, 不可打罵、恐嚇, 以免引起小兒更大的心理傷害, 或更加強咬物欲望。

2、如果寶寶正處於長牙期, 需要通過咬東西磨牙,

Advertisiment
那麼父母可以給寶寶準備磨牙棒或牙膠, 還可以給寶寶準備些可以咬的小玩具。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父母要格外注意玩具等用具的清潔。 在寶寶咬玩具過於頻繁時可以通過和寶寶說話, 聽音樂, 看圖片、玩遊戲等方式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等寶寶的認知豐富些以後這種現象就會逐漸消失的。

3、針對寶寶通過咬東西發洩情緒的情況, 父母可以提醒孩子用語言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的意願。 讓寶寶知道他不開心可以告訴媽媽, 讓大人幫他, 不一定非咬東西不可。

4、如果寶寶喜歡咬人以表示憤怒, 父母可以給寶寶一樣東西讓他咬咬, 如乾淨的手帕之類的。 寶寶要發脾氣時, 可以給他一點暗示, 告訴他咬人是不正確的行為。

Advertisiment

5、如果寶寶咬人從偶然變成長期的習慣, 那事情就不那麼簡單了。 大人有必要帶寶寶去看看醫生。 有個3歲寶寶愛咬人, 媽媽怎麼安撫說服都沒用, 只好帶他去看醫生。 醫生發現是由於藥物過敏的緣故, 醫生調整了寶寶的藥物, 他咬人的毛病就慢慢改掉了。 長期地經常地咬人, 還意味著寶寶可能處於一種不快的情緒中, 環境的突然改變等因素都會造成這種狀況, 有時候只要爸爸媽媽多賦予一點關心, 這類情形就會改變。

寶寶為什麼會咬人?

1. 口欲期

口腔在寶寶發育發展過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器官, 在嬰兒期他們用嘴來進食、吮吸, 使心理得到滿足, 同時也用嘴去感知世界,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看到小年齡的嬰兒總是把玩具往嘴裡放的原因。

Advertisiment
咬東西是嬰兒探索世界的行為, 是無意識的。 2到8個月寶寶正處於口唇快感期, 他們通過咬人或者咬物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獲得滿足感, 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需求。

2. 長牙期

一般來說, 4到10個月內, 寶寶會長出第一顆乳牙, 長牙時期寶寶會有口腔不適的感覺, 會因為牙齦疼癢而咬人咬物;如果過晚地添加輔食, 寶寶沒有辦法體會咀嚼的感覺, 所以就會通過咬人來體驗牙齒和口腔的感覺。

3. 情感表達

嬰兒愉快的情緒大多是在哺乳時獲得的。 吃飽後的小寶寶常會咬媽媽, 這是他對媽媽表達感激的方式, 是在表達, 謝謝媽媽給我這麼好吃的乳汁。 而1到2歲的寶寶和媽媽玩得高興時忽然咬媽媽, 越讓他鬆口, 他越是咬住不放。寶寶這時的想法是,我很愛媽媽,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

4. 語言貧乏

1到2歲的寶寶,其語言發育還不夠完善,一般不能確切地表達自己的意願,所以他們常常用咬等非常手段來引起家長或同伴的注意,或只是宣洩一種情緒,以此實現交往和表達意願的目的。

5. 模仿或者發洩

2歲左右的寶寶好奇心強,也有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當他們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時,會覺得很有趣,有些家長也通過輕咬,來表達對寶寶的肌膚表達親近和喜愛,於是寶寶也會模仿著去咬人。

有時,當寶寶的要求沒有被滿足,心理感到不滿時,也會通過咬人去發洩出來。此外,如果看護者忽視寶寶的安全需求,讓他一個人獨自玩耍,會導致他對新鮮、陌生環境的害怕和恐懼,咬人成為他保護自己,戰勝恐懼的惟一方式。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他越是咬住不放。寶寶這時的想法是,我很愛媽媽,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

4. 語言貧乏

1到2歲的寶寶,其語言發育還不夠完善,一般不能確切地表達自己的意願,所以他們常常用咬等非常手段來引起家長或同伴的注意,或只是宣洩一種情緒,以此實現交往和表達意願的目的。

5. 模仿或者發洩

2歲左右的寶寶好奇心強,也有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當他們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時,會覺得很有趣,有些家長也通過輕咬,來表達對寶寶的肌膚表達親近和喜愛,於是寶寶也會模仿著去咬人。

有時,當寶寶的要求沒有被滿足,心理感到不滿時,也會通過咬人去發洩出來。此外,如果看護者忽視寶寶的安全需求,讓他一個人獨自玩耍,會導致他對新鮮、陌生環境的害怕和恐懼,咬人成為他保護自己,戰勝恐懼的惟一方式。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