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容易發生缺鈣現象, 然而若父母不瞭解寶寶缺鈣時的表現, , 寶寶可能會因此而發展成重度缺鈣, 而引起佝僂病等問題。 寶寶是否缺鈣, 是很多媽媽都關心的問題。 那麼, 寶寶缺鈣的表現有哪些呢?下面我們細數下寶寶缺鈣的表現:方顱
方顱是因為缺鈣引起的, 亦是佝僂病的一種表現。 方顱多在3~6個月的嬰兒中發現.可有顱骨軟化, 即以手指按壓枕骨或頂骨中央, 該處因按壓而內陷, 但隨手指放鬆顱骨重又彈回, 猶如按乒乓球, 所以又被稱為乒乓頭。
雞胸
胸骨向前隆起稱之為雞胸。
Advertisiment
O
型腿及
X
型腿
1歲以後小兒學走路, 如果缺鈣, 可使骨質軟化, 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 有的表現為"X"形腿, 有的表現為"O"形腿, 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出牙遲或牙齒排列參差不齊。
第一顆乳牙應在小兒6個月左右萌出, 如果孩子超過1歲仍未 長牙, 家長應帶孩子到醫院看病, 乳牙晚出最常見的原因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缺鈣的寶寶1歲以後表現為出牙晚, 有的寶寶1歲半時仍未出牙,
Advertisiment
煩躁淺眠
缺鈣的寶寶容易煩躁不安, 常常不明原因哭泣, 不容易入睡, 就算入睡了也容易驚醒。 缺鈣是導致小寶寶睡覺不安穩首要因素之一。 缺鈣、血鈣降低, 引起大腦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高, 導致寶寶夜醒、夜驚、夜間煩躁不安, 睡不安穩。
盜汗
寶寶睡覺出汗多的原因有兩種, 一為生理性出汗, 一為病理性出汗。 如果寶寶剛剛睡下後, 頭部特別是後腦出汗明顯, 而且與溫度和運動無關的話, 是為盜汗。 盜汗是缺鈣的典型症狀之一。 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 使小兒頭顱不斷磨 擦枕頭, 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以上為爸媽們介紹了寶寶缺鈣的症狀。 鈣是寶寶成長的一種重要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