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小兒顱內高壓的診斷標準是什麼?怎麼才能夠正確做出小兒顱內高壓的診斷?家長如何警惕小兒顱內高壓的發生?下面, 小編來為您解答這些問題。
Advertisiment
顱內高壓綜合征是指腦實質液體增加引起的腦容積和重量增多所致的一系列臨床表現, 在病理學上, 腦細胞組織間隙中游離液體的積蓄稱為腦水腫, 而腦細胞內液體的增多則稱為腦腫脹, 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二者難以區分, 或為同一病理過程的不同階段, 到後期往往同時存在, 故常統稱為腦水腫。 明顯而持續的腦水腫引起顱內高壓, 在某些兒科疾病, 尤其是急性☆禁☆感染性疾病比較多見。 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顱內高壓, 是控制腦水腫、預防腦疝形成、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小兒顱內高壓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小兒顱內高壓的診斷標準:小兒出現呼吸不規律,
Advertisiment
典型的顱內高壓綜合征具有頭痛、嘔吐及視訊光碟水腫等表現, 其中尤以視訊光碟水腫最為客觀, 依據這一體征, 診斷不難。 但在急性顱內壓增高或慢性顱內壓增高的早期, 多無視訊光碟水腫, 患者可能僅有頭痛和(或)嘔吐。 容易誤診為功能性疾病, 產生嚴重後果。 因此, 應慎重對待每一個頭痛和(或)嘔吐患者, 警惕顱內壓增高的可能。
通常有顱內占位性病變, 如腫瘤、血腫、膿腫、腦水腫、假性腦瘤、CSF容積增加等。
兒童良性顱內高壓征
凡有頭痛、嘔吐、視乳☆禁☆頭水腫等顱內壓(ICP)增高的症狀,
Advertisiment
兒童BIH臨床表現與成人不同, 而以頭痛、眼球運動障礙和視力障礙為其三主症。
1.頭痛是學齡兒童常見的症狀, 多數為彌漫性非發作性頭痛, 以額顳部為著, 少數為發作性頭痛, 類似偏頭痛。 新生兒及幼兒頭痛時常伴精神萎靡、活動減少, 或興奮、躁動不安等。 20%~40%患兒頭痛時可伴噁心、嘔吐, 表現為“無原因”的早晨嘔吐。
2.眼球運動障礙常表現為麻痹性集合斜視。 Bsker等(1979)報導68例中29例有此症狀。 Szenasy等報導23例中10例表現此症狀,
Advertisiment
3.視力障礙多在頭痛時發生視物不清。
顱內壓增高應如何治療?
治療原則:顱內高壓症患兒均應進行ICP監護, 並作特護記錄, 嚴密監測血壓、呼吸、脈搏、體溫、瞳孔、肌張力及有無驚厥、意識狀態改變等, 記錄出入量。
(1)一般處理:側臥位, 頭部抬高30°;保持呼吸道通暢, 必要時氣管插管或經鼻插管, 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吸氧;有高熱需降溫, 維持迴圈血量。 液體量每次限於1000ml/m2, 含1/3張含鈉液, 人量應少於出量。
(2)控制驚厥:地西泮0.3~0.5mg/kg靜注,
Advertisiment
(3)降低顱內壓:20%甘露醇0.5~1.0g/, 每4~6小時1次, 使用超過3天需注意電解質紊亂, 地塞米松0.5~1Omg/kg靜注, 每6小時1次, 10%甘油鹽水0.5~1.0g/kg靜注, 6~8小時1次, 必要時控制性腦脊液引流, 用穿刺放液或手術治療。
(4)其他:低溫療法、被動過多換氣。
(5)去除病因。
預防
積極防治原發病是最主要的預防措施。 對良性顱內壓增高及先天性異常, 應及時診斷, 早期治療。
小兒顱內高壓的診斷標準你掌握了嗎?對於自家寶寶的護理平時要注意哦, 如果出現了上述症狀, 馬上就醫不要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