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弟子規】弟子規解釋(二)

〈出則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近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解讀:

出則弟, 說的是家中兄弟相處之道, 以及如何和長輩 在一起的規矩。 在這些規範中, 訓練小孩謙恭有禮, 懂得尊重別人, 自然容易融入團體, 為大家所接納。 當哥哥姐姐的要能友愛弟妹,

Advertisiment
做弟妹的應做到 恭敬兄姐, 這樣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減少衝突, 父母心中就快樂。 在這和睦當中就存在孝道。

把身外所用的錢財物品看輕點, 少計較, 兄弟之間就不會產生怨恨 ;講話時不要太衝動, 傷感情的話要能忍住不說, 那麼不必要的衝突怨恨就會消失無蹤。

日常飲食起居中, 有人認為孩子還小, 和長輩相處在一起, 不要太過要求他們, 長大自然就適應了, 甚至對孩子寵愛有加, 把好吃好用的先給小孩享用, 以致小孩認為這樣是理所當然的, 不知道要禮讓長輩, 因而誤導孩子養成壞的習慣。 而《弟子規》卻指導我們, 不要因為大人的寵愛而忽略了應從小培養禮讓的美德, 不管是吃東西或喝飲料,

Advertisiment
要請長輩先用;如果和長輩坐在一起, 要請長輩先坐;如果和長輩走在一起, 應讓長輩先走。

長輩呼叫人時, 自己聽見了, 要替長輩去傳喚, 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時, 自己應當回來報告長輩, 更能進一步請問長輩, 有沒有需要幫忙的事情。

稱呼長輩時, 不可以直呼長輩的名字, 那是不禮貌的行為;在長輩面前, 不要表現自己很有才能, 藐視長輩。

走路時遇見長輩, 要趕緊走上前去行禮問候, 如果長輩沒和我們說話時, 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著, 讓長輩先走過去。 如果自己是騎馬的, 遇到長輩就應該下馬, 如果乘坐車輛就應該下車, 讓長輩先過去, 等待大約離我們百步的距離以後, 自己才上馬或上車。

如果長輩還站著, 年幼的我們不應先坐下來,

Advertisiment
如果長輩坐著, 允許我們坐下時才可以坐下。 在長輩面前講話, 聲音要低, 但是回答的聲音, 低到聽不清楚, 那也不適當, 要和顏悅色, 聲音要柔和清楚才好。 進見長輩時走路要快點, 動作表現得很禮節, 等到告退時, 要慢慢退出。 長輩問話時, 要站起回答, 眼神注視長輩, 不要左右移動。

對待叔叔伯伯, 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恭敬, 對待同族兄長, 要像對待自己的胞兄一樣友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