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腦出血防治】新生兒腦出血治療

養生之道網導讀:

新生兒腦出血防治對寶寶健康成長極為重要, 那麼如何做到新生兒腦出血防治呢?下面教大家一些基本新生兒腦出血防治辦法。

Advertisiment

顱內出血(ICH)又稱為出血性腦血管病或出血性卒中, 系因腦血管破裂使血液外溢至顱腔所致。 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 ICH可分為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等。 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小兒顱內出血, 其臨床表現有頗多相似之處, 但預後則視不同病因而有很大差異, 且診斷與治療是否及時也是直接影響預後的關鍵因素。

新生兒腦出血的常識

高危因素

早產兒越不成熟者, 腦出血的風險越大, 程度越嚴重。 高危率:出生時孕齡第25孕周者50%, 第26孕周38%, 第28孕周20%;各中心統計資料略有差異。

表現時間

早產兒表現腦出血50%在第1日齡, 25%在第2日齡, 15%在第3日齡。

出血源

早產兒的生髮基質(germinal matrix)(在第32(~36)孕周萎縮)富有脆弱的血管。

Advertisiment
在第28孕周和32孕周之間, 生髮基質大部分處於尾狀核丘腦的過渡區, 恰恰在室間孔後面。 在第Ⅳ腦室周圍也有生髮基質。 早產兒逐漸成熟後, 生髮基質作為腦室內出血源頭的重要性逐步降低, 脈絡叢取而代之。

併發症

可致偏癱、失語、驚厥發作、偏盲、感覺障礙, 意識障礙、反復窒息發作等, 嚴重者可伴發腦疝死亡。 並易伴發消化道出血, 心肺功能異常, 水、電解質紊亂, 腦積水等。

檢測方法

早產兒應在第1日齡、第3日齡和第7日齡作腦超聲檢查。 入院時的超聲檢查有法醫學的意義。

若證實有損害, 必須應用另外的聲窗以探查中腦和幕下結構。 出血後腦室擴大的早產兒, 約10%有小腦出血。 從前囟門不易判斷, 在臨床上易於失誤。

在證實腦出血時,

Advertisiment
特別是成熟新生兒, 除動脈外, 靜脈亦應作多普勒超聲檢查。

在成熟的新生兒除超聲檢查外, 要考慮磁共振斷層攝影(MRI)和電腦斷層攝影(CT)。 必要時腦血管造影。

在腦實質內的回波密集區(IPE)往往確實是梗死區。 但有時亦可吸收而並不形成囊腫性壞死。 因此回顧當時僅僅只是充血而已。 只有在病程中確曾見到囊腫並逐漸消退, 才能把IPE認為是出血或梗死, 這點在與家長談話時很重要。

預後

腦動靜脈畸形易反復出血, 復發者病死率較高;如血液流入腦室系統與蛛網膜下腔後, 易致腦脊液迴圈通路阻塞, 吸收障礙, 產生腦積水。 腦動脈瘤破裂常產生腦實質內出血, 多數病例早期死亡, 倖存者多留有神經系統後遺症。

Advertisiment

NICH預後與其出血類型有關。 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的近期預後與出血量大小有關, 出血量越大, 併發腦積水的發生率或病死率越高;遠期隨訪, 出血量大者多發生嚴重智慧減退和運動功能障礙等。 小腦出血預後差, 生後不久即死亡。 新生兒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系靜脈破裂所致, 出血量較小, 大多預後良好;少數也可因先天性顱內動脈瘤破裂所致, 病情多危重, 預後較差, 病死率高達40%。 幕上硬膜下出血預後相對較好, 而幕下硬膜下出血預後差。

預防

預防意外造成的顱腦外傷, 尤其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兒;預防產傷和缺氧造成的新生兒顱內出血;提倡母乳餵養, 生後常規補充維生素K劑, 以預防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症;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Advertisiment
積極防治各種感染性疾病等。

做好防護治, 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