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生病了, 媽媽心裡肯定著急, 加上寶寶不肯吃藥, 媽媽更是急上加急, 那給寶寶喂藥丸的技巧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和各位媽媽們來聊聊給寶寶喂藥丸的技巧。
Advertisiment
寶寶一旦生了病, 媽媽的心可就疼了, 一方面不想讓孩子遭受病魔的折磨, 一方面, 幼兒護理工作可是難上加難。 特別是給孩子喂藥, 任務艱巨。 接下來, 小編就教各位幾個小技巧, 讓你的寶寶輕輕鬆松吃下藥!
做個小遊戲
孩子天性☆禁☆愛玩, 即使是在生病, 也喜歡和你作樂。 不妨和孩子來玩遊戲吧, 在孩子興奮之時, 把小藥丸喂下去, 可能連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已經吃下了。
不要灌藥
有的媽咪實在沒轍只得採取暴力, 捏著寶寶的鼻子, 給孩子灌藥, 其實這個行為非常不科學, 一來暴力實施, 孩子不免要一陣哭鬧, 二來這種做法很可能會讓孩子被藥水嗆到, 傷害到他的氣管和肺部。
Advertisiment
磨成粉末混合糖水
如果是小藥丸, 媽咪不妨把這些藥丸先磨成粉末狀, 再兌水給孩子飲用。 如果孩子怕苦或者覺得藥的味道很奇怪, 你也可以加一點果汁或者糖水, 改變藥的口味。 但最好事先詢問醫生的意見, 以防果汁或者糖對藥性有影響。
選擇金屬藥匙
給孩子喂藥的勺子, 最好是金屬製造, 當孩子發現喂進去的是藥時, 就可以防止他們亂咬勺子, 造成勺子損傷劃傷舌頭。 還要注意藥匙不能放的太深, 否則孩子會被刺激嘔吐, 繼而把藥都吐了出來。
嚴格遵照醫囑
媽咪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喂藥, 這包括每次食用多少, 每天喂幾次等等。 為了防止喂錯藥, 媽咪要把寶寶的藥和大人的藥分開放置, 還要注意寶寶食用後的情況,
Advertisiment
孩子得病常拒絕吃藥, 因為不管中西藥品, 多有苦味和其他怪味。 父母長輩常為此事傷透臉筋, 甚至一籌莫展。 有的則採用強硬手段, 幾人分別抓住孩子的手、腳、頭, 一人捏住孩子的鼻子、張開孩子的嘴, 進行硬灌。 其實這種方法很不好。 給孩子喂藥要注意方法。
1、 選用好的、易為孩子接受的劑型。 小孩服藥以液體劑型為佳, 如水劑、乳劑等。 如系片劑、丸劑,
Advertisiment
2、 味苦的藥可和葡萄糖粉或白糖混在一起。 給孩子喂服後, 再喂服糖水, 沖粘在嘴中的藥末, 或者用豆腐衣、粥皮包好, 乘孩子不注意讓其吞下, 或者在小匙內先放一薄層果醬, 再撒一層藥末, 最後再覆蓋上一層果醬, 讓孩子吞下。
3、不易接受藥物的孩子, 在喂藥前不能讓其看見或知道喂的是藥。 要乘其不備時把藥品連同食品或飲料一起喂下。 喂藥時, 孩子最好要空腹, 因為孩子吃飽後不想再吃東西。 如果強行喂服, 可能引起反胃, 把胃內藥品和食品一起嘔吐出來。
4、孩子拒絕吃藥, 必須強制喂服時,
Advertisiment
5、對稍大一點的孩子, 要給他講道理, 鼓勵他自己服藥。 服藥後馬上給他喝飲料, 吃糖果糕點, 並給子表揚。 服藥前一定要消除孩子對服藥的恐懼心理, 以取得孩子合作。
嬰兒喂藥後, 要抱起孩子, 邊走邊拍孩子背部, 不要喂藥後就讓孩子躺下, 這樣容易引起嘔吐, 把藥吐出。
特別提示:
1.給寶貝喂藥的速度要緩慢, 每次不宜喂得過多。 先從數滴開始, 觀察寶貝的吸吮和吞咽情況。 如果沒出現嗆咳, 增加到1—2毫升。 一次最多喂2—3毫升, 不要太多, 以免誤吸到氣管裡。
2.喂完藥後少搬動寶貝, 保持安靜狀態或入睡30—60分鐘, 避兔引起嘔吐,保證藥液吸收到血液裡。
3.剛出生的寶貝胃腸道抵抗力非常弱,藥物碾碎、溶解及喂藥的用具一定要注意清潔,以免引起胃腸感染。
4.一定要按時按量喂藥,不可隨意增加或減少,尤其是抗生素。
5.注意觀察寶貝服藥後的情況,如皮膚是否有紅疹、病情有無緩解或是否出現其他不適症狀等。一旦有這些情況出現,立即與醫生聯繫。
給寶寶喂藥是技術性的問題,所以,各位媽媽們要多學學哦,注意寶寶們的表情變化哦!
避兔引起嘔吐,保證藥液吸收到血液裡。3.剛出生的寶貝胃腸道抵抗力非常弱,藥物碾碎、溶解及喂藥的用具一定要注意清潔,以免引起胃腸感染。
4.一定要按時按量喂藥,不可隨意增加或減少,尤其是抗生素。
5.注意觀察寶貝服藥後的情況,如皮膚是否有紅疹、病情有無緩解或是否出現其他不適症狀等。一旦有這些情況出現,立即與醫生聯繫。
給寶寶喂藥是技術性的問題,所以,各位媽媽們要多學學哦,注意寶寶們的表情變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