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穿刺注意事項】穿刺系統劃分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血管穿刺注意事項對寶寶健康極為重要, 那麼如何瞭解血管穿刺注意事項呢?瞭解血管穿刺注意事項並不困難。

Advertisiment

如何對特殊患兒的血管進行穿刺

(1)肥胖的孩子血管位置深而隱匿, 要根據解剖位置與觸摸相結合, 進針的角度稍大些, 並針對取血專案採取措施。 如做糖耐量試驗, C肽測定、胰島素釋放、皮質醇節律等試驗, 採用靜脈套管針穿刺並留置, 遵醫囑、按時間、準確多次的取血。 這樣既避免反復穿刺給患兒帶來痛苦, 又減少了護士的工作量。

(2)營養不良過度消瘦的患兒, 皮下脂肪少, 血管較易滑動, 在穿刺時將進針角度變小, 在繃緊皮膚的同時, 沿血管方向快速進針, 防止血管受到刺激在皮下來回滑動。

(3)腹瀉脫水的患兒, 血管彈性較差, 要選擇較粗、直的血管, 采血針刺入皮膚後速度宜放慢, 當感到阻力消失, 有突破落空感時稍等或放上一支真空采血管即可見到回血,

Advertisiment
穿刺成功。

(4)長期患慢性疾病的患兒血管損傷嚴重, 觸摸時感到有緊繃和硬化感, 此情況說明, 靜脈內膜的瘢痕會給穿刺成功帶來很多困難。 遇到此種情況, 我們首先向患兒及家長瞭解以往血管使用情況, 為評估穿刺部位提供第一手資料, 同時作好解釋工作。 顯而易見的血管幾乎見不到, 只有尋找那些側支的細小靜脈, 選擇最佳穿刺點, 精心操作。 由於血管細小彎曲, 進針速度宜放慢, 進針角度不宜過大, 力求做到穩、輕、淺、准、慢, 見到回血立即固定好針翼, 以達到理想的穿刺效果。

系統劃分

骨髓穿刺術

有髂脊穿刺、脊椎棘突穿刺和胸骨穿刺。 用於血液病、某些寄生蟲病如黑熱病的診斷。

Advertisiment
有出血傾向者禁止做骨髓穿刺。

淋巴結穿刺術

用於穿刺原因不明的淺表淋巴結, 抽出液可做化驗和病理檢查。 但惡性淋巴腫瘤和深在淋巴結不應穿刺檢查。

關節腔穿刺術

有肩關節腔、肘關節腔、腕關節腔、髖關節腔、膝關節腔和踝關節腔穿刺。 穿刺後可抽液化驗, 也可注入空氣造影和注入藥物治療。 關節腔穿刺要求嚴格無菌, 嚴防感染。 適用於原因不明的關節病、關節腔腫瘤等。

血管穿刺術

常見的如股動脈穿刺、股靜脈穿刺和鎖骨下靜脈穿刺。 目的是抽血化驗、輸血、輸液(包括置入導管保留輸液)以及置入導管做血管造影。 三處血管均可穿刺抽血。 鎖骨下靜脈可穿刺後置入導管保留, 做靜脈高營養治療。

Advertisiment
穿刺股動脈置入導管可做心、腦血管造影。

腦血管造影

穿刺股動脈, 用塞爾丁格氏法將導管在電視屏下送到主動脈弓、頸總動脈或椎動脈開口附近, 加壓注入造影劑, 用快速換片機攝取動脈期、毛細血管期和靜脈期腦血管影像, 來診斷幕上下腫瘤和血管病變。

脊髓血管造影

用塞爾丁格氏法將導管插入股動脈, 在x射線視屏下, 送到椎動脈或脊髓根動脈做頸髓和上胸段脊髓動脈造影。 將導管送到第4~7肋間動脈的根動脈做中胸段脊髓動脈造影。 將導管送到第9~12肋間動脈和第1~2腰動脈的根動脈, 行下胸段或腰段脊髓動脈造影。 用於診斷脊髓血管畸形、髓內腫瘤、閉塞性脊髓血管病等。 一般很安全, 很少發生併發症。

左心和冠狀動脈造影

Advertisiment

從股動脈穿刺, 送入導管達主動脈弓, 行左心動脈造影或將導管送入左右冠狀動脈開口, 注入造影劑, 行冠狀動脈造影。 適用於先天性心臟病、冠狀動脈梗塞、風濕性心瓣膜病、梅毒性主動脈瓣病變、心肌炎、心內膜炎、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心力衰竭、肺動脈高壓。 碘過敏者禁忌。

靜脈導管造影

從股靜脈穿刺, 送入導管, 經髂外靜脈、髂靜脈注入造影劑25~40毫升, 連續拍片, 做脊髓靜脈造影, 用於診斷脊髓靜脈畸形、脊髓腫瘤和外側型椎問盤突出。 還可穿刺頸總靜脈, 送入導管, 送達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 行右心導管造影。 用於診斷先天性心臟病如房或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法樂氏四聯症、肺動脈瓣狹窄、風濕性瓣膜病等。 禁忌症同左心造影。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禁忌症同左心造影。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