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膜肺禁忌證】體外膜肺概述

養生之道網導讀:

了解體外膜肺禁忌證對寶寶健康極為重要, 那麼如何了解體外膜肺禁忌證呢?了解體外膜肺禁忌證並不困難。

Advertisiment

體外膜肺

體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簡稱膜肺, 是搶救垂危患者生命的新技術。 ECMO技術源於心外科的體外迴圈, 1975年成功用於治療新生兒嚴重呼吸衰竭。 1980年, 美國密執根醫學中心Bartlett醫師領導並建立了第一個ECMO中心, 隨後世界各地相繼建立了145個ECMO中心。 近10年來, 隨著新的醫療方法的出現, ECMO技術有了很大的改進, 應用範圍較以前擴大。

基本原理

ECMO的本質是一種改良的人工心肺機, 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 分別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 ECMO運轉時, 血液從靜脈引出, 通過膜肺吸收氧, 排出二氧化碳。 經過氣體交換的血, 在泵的推動下可回到靜脈(VV通路), 也可回到動脈(VA通路)。 前者主要用於體外呼吸支援, 後者因血泵可以代替心臟的泵血功能, 既可用於體外呼吸支援,

Advertisiment
又可用於心臟支援。 當患者的肺功能嚴重受損, 對常規治療無效時, ECMO可以承擔氣體交換任務, 使肺處於休息狀態, 為患者的康復獲得寶貴時間。 同樣患者的心功能嚴重受損時, 血泵可以代替心臟泵血功能, 維持血液迴圈。

體外膜肺禁忌證

未成熟兒:

Ⅱ度或以上的顱內出血。 凝血系統原發性疾病。 繼發性(如DIC)只是選擇性的。 提示有嚴重腦損害的最嚴重的圍生期窒息。 染色體畸變和嚴重畸形。

體外膜肺方法

各中心大體上有統一的規定, 以便在設備上、人員上、方上和在訓練方面有可比性。 新生兒, 優先考慮採用靜-動脈ECMO。 如若心臟尚穩定, 則採用靜一靜脈ECMO, 血管併發症較少。 把導管插入右側頸內靜脈和右側頸動脈。

Advertisiment

開始

血液流量先調節為100~120ml/kg.min。 降低通氣參數:從PIP= 2kPa, Fi02 -0.4,PEEP=0.3-1.okPa;頻率=20/min調節到PIP=1.5kPa, Fi02=0.21, PEEP=0.2-1. OkPa;頻率=15/min。 時間:正常一般用3~14 (~21)日ECMO。

體外膜肺併發症

腦出血(7%~42%), 肺、鼻、胃腸道出血, 高血壓、急性腎衰竭、心律失常、溶血、電解質平衡失調、血小板減少、驚厥發作、膽汁淤滯。 技術原因:管道問題。 膜氧化儀、泵、熱交換器等有缺陷或導管有裂縫、氣泡栓塞。

自1 975年全世界12 000名新生兒用ECMO治療者, 目前總計存活率為81%。 其中胎糞吸入綜合征94%、PPHN 82%、RDS 84%、敗血症/肺炎76%、BPD59%。 長期預後:20%存活者有嚴重傷殘。

ECMO同傳統的體外迴圈的區別

ECMO區別于傳統的體外迴圈有以下幾點:ECMO是密閉性管路無體外迴圈過程中的儲血瓶裝置, 體外迴圈則有儲血瓶作為排氣裝置, 是開放式管路;ECMO由於是由肝素塗層材質, 並且是密閉系統管路無相對靜止的血液。

Advertisiment
啟動全血凝固時間(ACT)120—180s, 體外迴圈則要求ACT》480s;ECMO維持時間1-2周, 有超過100天的報導, 體外迴圈一般不超過8小時;體外迴圈需要開胸手術, 需要時間長, 要求條件高, 很難實施。 ECMO多數無需開胸手術, 相對操作簡便快速。 ?以上特點使ECMO可以走出心臟手術室成為生命支援技術。 低的ACT水準(120—180s)大大地減少了出血的併發症, 尤其對有出血傾向的病人有重要意義。 例如肺挫傷導致的呼吸功能衰竭, 高的ACT水準可加重原發症甚至導致嚴重的肺出血。 較低的ACT水準可在不加重原發病的基礎上支持肺功能, 等待肺功能恢復的時機。 長時間的生命支援向受損器官提供了足夠的恢復時間, 提高治癒率。 簡便快速的操作方法可在簡陋的條件下以極快的速度建立迴圈,
Advertisiment
熟練的團隊可將時間縮短到10分鐘以內, 這使ECMO可廣泛應用於臨床急救。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