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小獎勵可以培養好習慣

在小學階段, 家長容易把注意力聚焦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 認為其他的都微不足道, 其實不然, 小學階段也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階段。 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 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哪些?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能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作息規律, 遠離細菌, 病毒, 得到充足的休息, 更有利於身體健康成長。 而且擁有良好生活習慣的孩子, 能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 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從而保障學習效果和效率。

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良好的作息習慣、衛生習慣、禮儀習慣、自理能力。

Advertisiment

1、作息習慣:指長期養成的、比較穩定的工作和休息時間及安排。 如, 比較固定的每天起床和睡覺的時間。

2、衛生習慣:包含內容很多, 有環境衛生習慣、個人衛生習慣、飲食衛生習慣、體育衛生習慣等。

3、禮儀習慣:指具備禮儀的基本素養, 包括儀錶和待人接物。 例如, 得體的打扮和文雅的舉止。

4、自理能力:指處理與自己有關、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 即自我照顧、自我管理的能力。

如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小的時候, 家長常常以食物作為獎勵, 例如餅乾或者糖果, 讓孩子聽話,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這些已經不起作用了。 有效地使用獎勵能説明家長達到很多目的。 但是, 如何獎勵是一門學問,

Advertisiment
家長在使用獎勵時, 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獎勵一定要跟孩子說明原因

獎勵的原因應該針對具體的事情和行為, 而不是針對人。 例如, 告訴孩子“今天你幫媽媽收拾房間, 這說明你懂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媽媽很開心, 今晚做了你最愛吃的菜。 ”

2、獎勵必須緊隨好行為出現

孩子的好行為之後及時給與評價和肯定, 可以提高孩子對好行為的重視程度, 提高獎勵的作用。

3、根據年齡特定選擇獎勵

低年級孩子適合物質性的獎勵, 也就是消費性強化物(如餅乾、水果、巧克力等一次性消費品)、活動性強化物(如看電視、踢球、去公園、野餐等休閒性質活動)、擁有性強化物(如漂亮的衣服、筆記本、文具盒等孩子可以擁有享受的物品)。

Advertisiment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家長應該多使用社會性強化物, 如表揚、擁抱等。

4、給孩子制定個性化獎勵制度

家長要瞭解孩子到底喜歡什麼, 什麼東西才是對孩子最適宜的激勵物。 例如, 獎勵喜歡畫畫的孩子一盒好的油畫顏料、獎勵喜歡看書的孩子一本心儀已久的叢書等。 另外, 還需要定期變化獎勵物, 否則很快失去效力。

5、描述事實遠勝於空洞的讚美

對孩子不能籠統地說“你真棒”, 而是要描述事實、有針對性的表揚。 例如, “你的字寫得工整、規範, 真漂亮”, “你的發言不僅完整而且很流利”等具體的表揚。

6、注意改變獎勵次數及獎勵物

在培養孩子的習慣或行為時, 一開始使用獎勵效果好, 但要逐漸減少獎勵的次數, 改變獎勵物。

Advertisiment
從獎勵實物變成口頭表揚。 漸漸地, 直到不用獎勵, 孩子也能保持該行為, 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獎勵的作用。

(原標題:家庭教育:巧用獎勵, 這6招培養孩子好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