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一個稱呼竟然改變了“小磨蹭”

3歲的兒子干什么都慢, 所以我們叫他“小磨蹭”, 誰知, 這“小磨蹭”是越叫越慢, 所以我們就改變了一種稱呼, 誰知兒子竟然變了個人, “小磨蹭”不見了...

3歲的兒子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的。 吃飯, 要喊很多次才能到飯桌前來, 好不容易坐在了椅子上, 又東張西望, 催促好幾遍也不拿起勺子, 說著, 勸著, 嚷著, 威嚇著, 總算拿起勺子了, 往嘴里送飯的速度又奇慢無比, 飯菜含在嘴里慢吞吞地嚼著, 遲遲不肯下咽, 一頓飯要吃很長時間。 讓他去洗手, 他在洗手間里也是磨磨蹭蹭的, 玩玩牙刷, 看看金魚, 對著鏡子做各種各樣的鬼臉,

Advertisiment
要提醒多次, 才能把洗手的事兒完成了。 我和他爸都是急性子, 看不得他磨磨蹭蹭的, 他的小屁股上沒少留下我們的巴掌印兒, 他為此不知哭過多少回。 他的淚水絲毫沒有消減我的怨氣, 我給他起了個綽號, 叫“小磨蹭”。

“小磨蹭”越叫越磨蹭

“小磨蹭, 又在磨蹭什么呢?快點兒, 吃飯啦!”

“小磨蹭, 動作迅速點, 快換上衣服, 該上幼兒園了。 ”

威嚇, 訓斥, 打屁股, 起綽號, 都沒有什么效果, 他依然磨磨蹭蹭的, 特別是叫他“小磨蹭”的時候, 他會撅起小嘴, 很生氣的樣子, 行動更加磨蹭, 好像在抗議:“你叫我小磨蹭, 我就索性磨蹭給你看好了。 ”我們決定另覓他法, 試用充滿愛意的“贊揚式”, 改稱“小磨蹭”為“小寶貝”。

“小寶貝”心花怒放

“小寶貝快來看啊,

Advertisiment
水餃在你碗里游泳呢, 快把它們消滅掉!”

“小寶貝, 你看這條馬褲多好看, 上面還有小胖熊呢, 快穿吧。 ”

“小寶貝”的稱呼真是奇妙, 常常話音一落地, 兒子就歡天喜地跑過來, 迅速把水餃消滅掉, 飛快地把衣服穿上……兒子磨蹭的習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觀。

我們每天都挖空心思地說一些能調動他熱情的話。 但總這樣也不是長久之計, 我們的語言會枯竭, 我們不說激勵話的時候, 他還是磨蹭。

我們又開始尋覓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天, 他爸爸興高采烈地回來, 說他想到了個好辦法, 讓我和兒子一起做起游戲, 游戲的名字叫“采蘑菇”。

“小蘑菇”干什么都快

我們以糖果代替蘑菇, 撒在地上。 我和兒子一人提一個籃子, 比賽在相同時間內,

Advertisiment
誰采的多。 勝者為“采蘑菇大王”。 比賽開始了, 兒子蹲、跪、爬、跑, 各種姿勢都用上了。 最初幾次盡管他傾盡了全力, 但總沒我采的多。 他很不服氣, 天天練習, 十幾天過去, 他終于超過了我, 獲得了冠軍。 我們高興地把“采蘑菇大王”的桂冠給他戴上, 他的小臉興奮得通紅, 高興地喊到:“爸爸, 媽媽, 你們以后叫我小蘑菇吧。 ”

“小蘑菇, 以后你不能只是采蘑菇快, 干什么事都要快, 知道嗎?”我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叮囑他。

“小蘑菇”向我們點頭。

編后語:作為家長, 無論什么時候, 我們都不該忽略孩子的心理感受, 應給孩子積極的正面的暗示和強化, 而不是消極的負面暗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