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快3歲了, 最近發現他脾氣越來越暴躁。 比如, 有一點不滿意的地方, 他就要哭鬧、扔東西。 之前, 我總是蹲下來問他:“是不是因為……才生氣的?”然後再告訴他, 為什麼有些事現在不能做或者為什麼他想要的現在得不到等, 從不因此而打他或罵他。 但是, 最近, 我發現他的脾氣越來越大, 情緒來的時候, 竟然會出其不意地打我。
比如有天, 我發燒了, 不能陪他玩, 當我第二次拒絕他時, 他突然就伸手打了我, 我依然沒有打他, 而是蹲下來幫他做了情緒定義和疏導, 並告訴他下次有這樣的情緒該怎麼辦。
Advertisiment
對於第一次做父母的家長來說,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會遇到很多的新問題, 包括孩子的情緒問題。
Advertisiment
兩三歲的孩子, 思維還處在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 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當他有什麼需求的時候, 就希望立馬能實現, 比如想和媽媽玩、想吃很多糖等。 當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 就會想發脾氣, 這是孩子在情緒發展過程中正常的表達方式。
孩子生氣時, 會有一些外在行為, 比如扔東西、打人等。 年幼的孩子, 這些情緒表達行為帶有很強的“偶發性”, 即當他“伸手”之前, 他並非指向傷害, 只是想把內心的挫敗感扔掉, 小拳頭會不由自主地打出去, 這種行為對他來說跟把一個枕頭扔出去是差不多的。 這些偶發性的行為, 往往會隨著行為後引發的行為和態度而決定這樣的行為是否會反復。
Advertisiment
來信的媽媽很困惑, 也很沮喪。 但我們可以看出, 她很克制自己的負面情緒, 即便第三次孩子將她的臉打得發麻, 她依然沒有對孩子發怒, 只是默默地走開了。 她很注意避免自己在孩子面前暴露負性情緒。
其實, 對於大多數缺少經驗的父母來說, 面對孩子生氣的情緒, 是很容易自己也生氣的。
Advertisiment
父母和孩子一樣, 都是在失敗中成長的。 面對生氣的孩子, 如果你自身的“情緒管理失敗”了(如忍不住生孩子氣), 至少讓孩子知道了“自己剛才的行為讓別人產生了不良的感受”。 瞭解情緒體驗, 也是孩子應當學習和體驗的。
不同情緒能力的父母讓孩子的收穫總說是不同的。 一開始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
Advertisiment
讓孩子知道“自己行為的後果”後, 還是要教給孩子恰當的情緒疏導方式。 來信中的媽媽, 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努力, 但面對生氣的孩子依然很挫敗, “心平氣和”的情緒疏導並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 孩子還是沒有改掉“一發怒就忍不住動手”的毛病。
媽媽首先需要明確孩子情緒能力的提升, 並不意味著孩子能快速實現“心平氣和”, 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 這個期待基本屬於“不合理期望”, 因為達到那樣的情緒管理水準, 已經超越了大多數成年人的水準了。 3歲的孩子,需要我們説明他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也需要我們給他時間和自己的情緒共處,這些都是在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是管理好情緒的好基礎。
瞭解了孩子在生氣時可能會動手打人的特點,媽媽可以坐在孩子的身邊,預防孩子輕易地打到臉和頭;最初的應對裡,可以告訴孩子不可以打人,會傷到別人的,但可以打枕頭或沙發。
孩子情緒應對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需要時常提醒孩子“可以怎麼做”。記住,學齡前的孩子提醒“不能怎麼做”最好就一兩次,孩子一旦知道不可以的原因就可以不用重複“不可以怎麼做”了。
“好言相勸”,孩子仍一再打人,還可能有深層的原因很多時候,媽媽沒有發怒,即便媽媽一再強調的是“我不喜歡你打人”,但孩子的解讀卻是“媽媽不喜歡這樣的我,媽媽正厭煩我”。當孩子做出這樣的解讀時,他會感到自己在媽媽那裡的歸屬感不確定了。通常,“發怒時打媽媽”的行為就會一再出現,因為他會一再用這樣的行為來確認“媽媽是不是不是每個時候都會喜歡我、都會愛我”。
如果當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內心確實感受到“我的孩子現在心情很難受,他確實需要發洩,但我要幫他找一個合適的方式”而不是“天哪,我的孩子居然會打人”了,並交給他正確的情緒應對方式,比如在不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可以跺腳、捶被子等,平時也可以和他做一些“發怒時恰當發洩情緒”的練習,那麼孩子發怒時打人的行為終有一天會消失的。
3歲的孩子,需要我們説明他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也需要我們給他時間和自己的情緒共處,這些都是在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是管理好情緒的好基礎。瞭解了孩子在生氣時可能會動手打人的特點,媽媽可以坐在孩子的身邊,預防孩子輕易地打到臉和頭;最初的應對裡,可以告訴孩子不可以打人,會傷到別人的,但可以打枕頭或沙發。
孩子情緒應對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需要時常提醒孩子“可以怎麼做”。記住,學齡前的孩子提醒“不能怎麼做”最好就一兩次,孩子一旦知道不可以的原因就可以不用重複“不可以怎麼做”了。
“好言相勸”,孩子仍一再打人,還可能有深層的原因很多時候,媽媽沒有發怒,即便媽媽一再強調的是“我不喜歡你打人”,但孩子的解讀卻是“媽媽不喜歡這樣的我,媽媽正厭煩我”。當孩子做出這樣的解讀時,他會感到自己在媽媽那裡的歸屬感不確定了。通常,“發怒時打媽媽”的行為就會一再出現,因為他會一再用這樣的行為來確認“媽媽是不是不是每個時候都會喜歡我、都會愛我”。
如果當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內心確實感受到“我的孩子現在心情很難受,他確實需要發洩,但我要幫他找一個合適的方式”而不是“天哪,我的孩子居然會打人”了,並交給他正確的情緒應對方式,比如在不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可以跺腳、捶被子等,平時也可以和他做一些“發怒時恰當發洩情緒”的練習,那麼孩子發怒時打人的行為終有一天會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