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打針就哭,寶寶為啥都怕打針


多數寶寶對打針都存在一定的恐懼感, 只要到了醫院就開始哭鬧, 也讓爸爸媽媽束手無策。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對打針感到如此害怕呢?

寶寶為啥怕打針?

1、本能反應

出於人體自我保護目的, 當外部刺激進入肌體立即會引起人體的一種不適感覺, 從而引發一系列反應。

對寶寶來說, 這種體驗非常不愉快, 所以他總是想盡辦法, 如嚎啕大哭、手舞足蹈等等阻撓打針。 害怕打針, 實質上是再自然不過的本能反應了。

2、陌生環境

人對於不熟悉的事物通常抱有一種恐懼、害怕的心理。 在醫院這一陌生的場景中,

Advertisiment
戴著口罩、穿著白大褂的醫生, 各式各樣的針管、儀器, 和我們日常生活的場景有巨大差異。

無論多麼“勇敢”的寶寶, 到了陌生環境, 行為也會變得謹小慎微。 有時, 父母和寶寶在家裡事先講好, 但到了醫院也無濟於事。 這不能怪寶寶, 是醫院本身的氛圍讓寶寶感覺“太糟糕了

3、錯誤教育

有些父母常這樣嚇唬寶寶:“再不聽話, 就讓醫生給你打針!”這樣一來, 寶寶已有的感覺在語言營造的情境中又一次被不恰當地強化和放大了, 本來並非不可忍受的感覺變得難以承受。

4、大人緊張

往往在寶寶還沒有打針時, 父母就開始擔心寶寶能不能受得住。 又是勸又是哄, 這種緊張會無意識就傳遞給寶寶。

當寶寶應對各方壓力而需要釋放時,

Advertisiment
只能通過本能的方式――哭鬧、折騰來消解了。

寶寶害怕打針怎麼緩解

1、轉移話題, 忽略痛苦

父母事前或當時乃至打完之後都不要過分關注孩子的“疼”, 而是轉移其他話題, 忽略這個“痛苦”。

2、做好堅強的心理準備

孩子已經超過兩歲知道迎接他的是什麼, 可以在打針的當天早晨用很輕鬆或者很好玩兒的方式告訴他, 打針是怎麼樣一個感覺, 這種疼的感覺會持續多久, 比如“也就眨一下眼睛那麼快就不疼了”或者“吹一口氣兒那麼一秒鐘疼痛就消失了”。

3、甜蜜相抵消

給小寶寶準備一些甜甜的水。 當醫生的注射器已經備好, 臨打的前一秒, 給寶寶喝這瓶甜甜的水;或者對於習慣安撫奶嘴的寶寶, 可以把奶嘴蘸上甜水。

Advertisiment
另外, 也可以讓寶寶一邊吃著媽媽的奶, 一邊打針。

4、分散注意力

父母可以在打針的時候帶上他最喜歡的玩具或者書。 再大一點的孩子, 可以和他一起大聊“明天去哪玩”或者“動畫片有趣的內容”這樣非常吸引孩子的話題。

更好的辦法, 讓寶寶不再怕打針

*提前告知。 媽媽最好用講故事的方式, 提前給寶寶將打針這件事。 比如在去打針的路上, 媽媽可以給寶寶講:一個住在針管裡的小精靈很孤單, 她想和寶寶做個遊戲、成為朋友, 於是……這樣既是對寶寶想像力的一種滋養, 也可以很好地舒緩他對打針的畏懼情緒。

*媽媽先調整自己。 在打針的過程中, 首先媽媽自己要做到鎮定。 因為寶寶是從媽媽的氣味、體溫、呼吸的節奏、皮膚的感覺中獲得安全感的,

Advertisiment
如果這個時候媽媽本身很焦慮, 那麼媽媽的氣味、呼吸的頻率都會改變, 這無異于告訴寶寶一件重大的事就要發生了, 無形中增加緊張氣氛。

*接納和安慰。 不要用“不疼”、“不怕”這些生硬的詞彙去否認孩子的感覺, 要讓寶寶知道, 對打針感到疼、感到害怕都是正常的, 這些也是被爸爸媽媽所接納的, 是被允許的。 所以, 這個時候媽媽最好說:“是的, 有些疼, 媽媽知道了。 ”同時, 也不要太多地運用比較的方法, 比如說:“你看×××打針就沒有哭。 ”而是要提供給寶寶更多支援性的撫慰, 可以重複說“媽媽知道了, 媽媽在這兒呢”等語句。 此外, 平時哼唱給寶寶的能帶來安撫的歌曲, 這個時候也可以用得上。

*別利用打針這件事說事。

Advertisiment
不要用“打針”嚇唬寶寶, 並以此要求他去做家長想要他完成的事情;如果想讓男孩更勇敢、更堅強, 可以在平時用故事來告訴他, 而不是在打完針之後, 要求他“你是男孩, 男孩打針不哭”, 更不要嘲笑他, 說類似於“你瞧瞧你, 還男孩呢, 哭得就像個小妹妹一樣”的語言。

寶寶打針後有硬塊怎麼辦

熱敷:熱敷可以促進硬結部位的血液迴圈, 加速藥液的吸收, 起到消散硬結的作用。 越早熱敷效果越好。 方法是將毛巾或紗布疊成方塊, 浸在60-70度的熱水中, 稍稍擰乾後敷在硬結部位, 每5分鐘更換1次, 持續20-30分鐘, 每日至少1-2次。 如果同時進行按摩效果會更好。

硫酸鎂溶液外敷:目的是使局部肌肉放鬆, 血管擴張, 血流加速, 促進藥液的吸收, 使硬塊變軟消散。方法是將50毫升50%的硫酸鎂溶液(藥房買)倒在碗裡,加10毫升熱水,然後把紗布或小毛巾(3塊交替使用)浸在藥液裡,稍稍擰乾後,敷在硬結處,最好在上面捂一個熱水袋來保溫,每5分鐘更換1次,持續15-20分鐘,每日2-3次。

外敷土豆片:將一隻新鮮的土豆切成片,每片約0.5-1釐米厚,大小比硬塊略大些。把土豆片覆蓋在硬塊上,然後用兩條膠布固定好,24小時後取下,硬塊就可以明顯縮小。第二天再照樣貼1片。一般外敷幾天就可以使硬塊消退。

使硬塊變軟消散。方法是將50毫升50%的硫酸鎂溶液(藥房買)倒在碗裡,加10毫升熱水,然後把紗布或小毛巾(3塊交替使用)浸在藥液裡,稍稍擰乾後,敷在硬結處,最好在上面捂一個熱水袋來保溫,每5分鐘更換1次,持續15-20分鐘,每日2-3次。

外敷土豆片:將一隻新鮮的土豆切成片,每片約0.5-1釐米厚,大小比硬塊略大些。把土豆片覆蓋在硬塊上,然後用兩條膠布固定好,24小時後取下,硬塊就可以明顯縮小。第二天再照樣貼1片。一般外敷幾天就可以使硬塊消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