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冰雪奇緣》是我帶女兒回國時在航班上看到的。 6歲女孩子對於公主和王子的故事沒有多少免疫力的, 她完全掉入了FROZEN的陷阱裡。 從那以後, 她走著、坐著、躺著都在唱電影裡的歌曲。
如此狂熱的喜歡, 自然就會產生擁有的願望。 這不, 她放學回來問我:
“媽媽, 可不可以給我買《冰雪奇緣》的DVD和CD?我們班好幾個同學都買了。 ”
女兒愛得不得了, CD加DVD也不需要多少錢, 按理, 我應該滿足她的需求。 然而, “我們班好幾個同學都買了”這句話觸動了我——別人家有的東西我們就該有?
她以前買的許多東西, 都是三分鐘熱度:期望已久的芭比娃娃,
Advertisiment
“你們班小朋友有那個電影和唱片, 是他們的事情。 那部電影你看過了, 裡面的歌也聽過了, 我不想再買。 不是別人有的東西我們就得有, 對吧?”
“媽媽, 這個電影多好看呀, 買了之後我們就可以想看幾遍就看幾遍。 ”女兒給我洗腦。
“你一周只有週六可以看一會兒電視, 你覺得你能看幾遍呢?”我意已決, 不過看她沮喪的樣子, 還是忍不住幫她出謀劃策:“要不你想想有沒有別的方法, 比如去圖書館借?”我的建議起了作用, 女兒總算情緒好轉,
Advertisiment
週末, 我跟女兒一到圖書館, 她就一個箭步沖到了DVD區, 非常急切地問工作人員有沒有《冰雪奇緣》的DVD。 當得知還沒有時, 她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
工作人員不忍心看到孩子失望, 主動告訴她:“但是, 我們有這個電影的CD唱碟。 ”
“真的嗎?太好了!”女兒馬上陰轉晴, 同時哼起了主題曲。 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加入了女兒的哼唱:“我也超級喜歡裡面的歌。 但是這張CD目前被借走了, 得等兩個星期。 你如果不介意, 我可以把你的名字放到預約名單上, CD一到我就給你電話, 好嗎?”
雖然沒有立刻拿到想要的東西, 但好歹有希望。 “您會給我媽媽電話, 對吧?那謝謝您了。 ”臨走的時候, 女兒不忘一再提醒工作人員。
我以為她一轉頭就會把這件事忘得一乾二淨,
Advertisiment
終於等到了電話, 女兒滿臉幸福地拿到了CD。 CD只能借兩周, 她非常珍惜這段時間, 每天放學回家, 就抱著這個CD, 其他的玩具都忘到爪哇國去了。
週末, 我也聽了這張CD, 真的很美, 的確有收藏的價值。 我想我肯定會買給她, 點綴她那個藏在心裡的公主夢, 但不是現在。
我很慶倖自己當初的做法。 如果那時我立刻滿足女兒的要求, CD的下場可能最終會像芭比娃娃、頭飾、畫本等那樣被遺忘。 可是因為我拒絕了她, 她不得不想其他辦法, 在這過程中, 她體驗到了等待、喜悅、珍惜和感恩等情懷。 這於她來說, 是多麼珍貴的一個收穫。
這張CD, 她應該一直會記著的吧?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