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是孩子的特權, 但這項權利卻有“有效期”。 如何能讓他們在“有效期”內學會自己上廁所呢?《生命時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科高級醫生崔玉濤。
一歲前別強行把尿訓練
崔玉濤說, 嬰幼兒時期, 孩子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健全, 對尿意的反應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 所以容易發生尿床的現象, 而隨著各器官發育的逐漸完善, 尿床問題一般都會慢慢消失。 只不過, 在這期間, 家長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鍛煉。
第一階段(1—1歲半以前), 隨天性, 想尿就尿。
1歲半以前的寶寶身心發育有限, 尿床和尿褲子無法避免。
Advertisiment
第二階段(1歲半—3歲), 進行行為指導。
寶寶長到1歲半以后, 一般都能靈活坐、站、行走、蹲、起了, 這說明他們的肌肉神經已有了一定的發育。 從生理上看, 他們開始能夠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與“放”;從心理上看, 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 了解去廁所是什么意思。 因此, 此時應該有意識地開始對寶寶進行上廁所的訓練。
家長要仔細觀察,
Advertisiment
1—3歲的孩子, 由于對語言的理解能力有限, 一般以行為教育為主, 即以示范性動作讓寶寶模仿。 比如大人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上廁所, 讓孩子學著模仿。
Advertisiment
相關鏈接:半歲前吃奶粉長大易糖尿病 寶寶入廁訓練營——把尿基礎課 尿布皮炎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