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營養不良

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或者面色不正, 是一歲寶寶營養不良的表現, 營養不良說是病卻不是病, 說不是病卻更勝病。 明明已經對寶寶照顧得盡心盡力, 但寶寶卻不是正常狀態下應有的活潑紅潤, 這讓爸爸媽媽感到很痛心也很焦急。 到底一歲寶寶營養不良的表現、原因和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讓我們來詳細看看。

一歲寶寶營養不良的表現:皮膚蒼白, 運動功能發育遲緩, 身高、體重低於正常水準, 睡眠不安, 食欲不振, 情緒不穩定, 行為反常, 身體抵抗力差、眼睛近視等。

造成一歲寶寶營養不良的原因:母乳不足、倉促斷奶、熱量攝入不足、食物品質較差、輔食添加方法不當、長期食欲不振、先天不足、消化系統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Advertisiment

通過寶寶的表現, 我們可以研究出寶寶營養不良的原因, 在知道原因之後, 我們應該怎麼緩解一歲寶寶營養不良的情況呢?其實原因不同, 治療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如果飲食和生活原因造成的, 症狀比較嚴重的營養不良, 應該去醫院進行治療, 而大多數營養不良的寶寶, 只需要調整飲食與生活規律便可自行治癒;如果是由於疾病原因而造成的營養不良, 那麼就應該先從疾病治療入手, 從根本上掐斷營養不良發生的病因。

很多時候, 一歲寶寶營養不良的情況是由於寶寶對飲食不適應而造成的,

Advertisiment
而這完全是可以通過日常生活的細節來調整, 大家可以試一下以下這些方法:

1、輔食的添加不宜過晚, 以免寶寶體內的營養不足以支配日常所需, 導致發生營養不良。

2、輔食添加要符合月齡, 為了避免寶寶的消化系統不能承受, 而出現嘔吐和腹瀉的情況, 不要為寶寶添加超月齡的食物。

3、輔食添加要本著由少至多, 由單一到多種的原則, 不要過於急進。 每兩種食物添加之間應間隔一周左右, 觀察寶寶是否有不良反應, 及時作出應對。

4、為寶寶製作食物時不僅要保證口味、營養, 還要保證吸引的外觀, 外形好的食物更容易激起寶寶的飲食欲望。

5、製作時, 還要注意食物的軟硬程度。 一歲寶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 如果吃過硬的食物,

Advertisiment
不但會影響吸收, 還會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 給寶寶的食物應該隨著寶寶月齡增長而增加硬度, 這種做法要堅持到寶寶六歲, 因為那時寶寶的消化系統才算是完全發育。

6、不要強制讓寶寶進食, 更不要在寶寶吃飯時呵斥他, 以免影響寶寶的食欲。

7、保證寶寶擁有充足的睡眠。

一歲寶寶營養不良, 多數是大人闖的禍, 雖然爸爸媽媽盡心盡力的照顧了, 但方法是否得當才是關鍵。 如果各位家裡有出現一歲寶寶營養不良的情況, 那麼就要認真進行檢討了, 要主動糾正自己以往對寶寶的錯誤護理方法, 同時也可以聽取醫生的意見, 爭取早日讓寶寶重新活潑健康起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