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歲寶寶護理餵養要點

寶寶一歲啦, 現在, 寶寶喜歡找小夥伴玩了, 開始了最初始的社交活動。 寶寶的模仿力大的驚人, 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 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寶寶。 他不但能聽懂父母許多話的意思, 還喜歡聽父母講故事, 念兒歌, 這可是寶寶不小的進步喲!

一歲寶寶的發育標準

1.一歲寶寶的發育標準——體重

男童:7.7-12.0千克

女童:7.0-11.5千克

2.一歲寶寶的發育標準——身高

男童:71.0-80.5釐米

女童:68.9-79.2釐米

3.一歲寶寶的發育標準——頭圍

男童:43.5-48.6釐米

女童:42.2-47.6釐米

4.一歲寶寶的發育標準——動作

用食指指向自己所要的物品;能將米花大小的東西放進小瓶;開始偏向使用某只手;會捏有響的玩具;會試用新方法玩兒玩具,

Advertisiment
全掌握筆、畫筆道。

5.一歲寶寶的發育標準——語言

寶寶除了會說爸爸、媽媽外, 會說4-6個的字。 會看著爸爸媽媽叫, 有所指, 能用目光或手指向成人詢問的物品, 大人向他要東西知道給。

6.一歲寶寶的發育標準——情緒和社會行為

愛與父母做藏貓貓遊戲;想得到父母的表揚, 討父母喜歡;怕黑和打雷聲;會配合穿脫衣服;會自己用杯子喝水。

一歲寶寶的餵養要點

1、繼續喝牛奶:每天喝奶量不低於250毫升, 補充蛋白質。

2、谷類食品成為主食:主要吃軟飯、爛麵條、米粥、小餛飩等, 每次一小碗, 每天進餐5—6次, 強調平衡膳食和粗細、米麵、葷素搭配。 寶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很弱, 吃粗糙的食品不易消化,

Advertisiment
要給寶寶吃些軟、爛的食品。

3、食物搭配多樣化:最好能經常更換花樣, 如小包子、小餃子、餛飩、饅頭、花卷等, 以提高寶寶進食的興趣。

寶寶邊吃邊玩怎麼辦?

1、瞭解清楚原因:要瞭解孩子是喜歡吃飯慢還是不想吃。 如果是前者, 家長們吃飯的速度要與孩子一起調整, 吃飯太快也不利於消化。 如是後者, 看是否是零食吃多了還是口味不對。

2、訂立家庭規則:規則內容可以有:吃飯的時間長度;吃飯以外的時間不能吃其他主食;什麼時候不允許吃零食。

3、不要過多責備:在責備中, 孩子對自己的印象和認識就固定下來了, 他會認為“我是一個吃飯拖拉的孩子”。 家長可以把責備換成鼓勵, 媽媽相信你是遵守規則的, 是可以對自己身體負責的。

Advertisiment

4、設立緩衝期:如果家長覺得一下子放手有困難, 可以設一個緩衝期。 吃飯時間的規定也可以從長到短, 讓孩子適應。 但是只要成為規則就必須按此執行

一歲寶寶的護理要點

寶寶著裝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長得太快, 衣服淘汰快, 所以需要購進一批新的適合寶寶穿著的衣服。 注意不要給孩子穿太大的衣服, 也不要給寶寶穿太多的衣服。 給寶寶穿衣注意要選輕薄的面料, 方便寶寶活動, 衣服要勤洗換。

把屎把尿

寶寶斷奶吃飯後, 大便只有一兩次, 這時家長更應重視排便的調教, 使小兒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這個時期寶寶還小神經發育還沒到完全成熟, 但是也可以慢慢訓練寶寶把尿, 到了一定時候寶寶肯把尿就可以開始不用尿布尿片,

Advertisiment
或者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才用。

寶寶穿鞋

這個階段有的寶寶已經會走了, 有的寶寶還沒會走路, 但爸爸媽媽已經買好鞋子給寶寶穿。 這時候買鞋子都時候應該買大一些, 鞋底要軟一點, 能讓寶寶腳可以彎曲, 否則會影響到寶寶足的正常生長發育。

寶寶睡眠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晚上的睡眠時間在10—11個小時, 每天加睡兩次, 每次1—2小時。 每個寶寶的睡眠時間有個體的差異, 要是寶寶睡眠時間過少的要注意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説明改善寶寶的睡眠情況。 睡眠不好的寶寶也會使食欲下降。

一歲寶寶常見疾病預防

寶寶泌尿系統感染

使用尿布或穿開襠褲, 尿道口易被污染, 常伴有發燒、腹瀉咳嗽等症狀,

Advertisiment
患兒排尿時哭鬧、排尿次數多, 但量很少, 少數可有輕微的血尿。 要應去醫院積極地治療, 要多喝水, 勤排尿, 做好寶寶外☆禁☆陰部的清潔護理, 勤換尿布, 便後要清洗, 尿布可用開水燙或在陽光下暴曬消毒。 應儘早不穿開襠褲。

急性中耳炎

它可影響寶寶的聽力, 會引發嚴重併發症, 甚至危及生命, 常伴有發熱、流涕、咳嗽等, 繼而出現耳痛。 耳痛多突然發作, 嬰幼兒則表現頻頻用手抓耳、哭鬧煩噪、夜不能眠。 體溫可驟升至39-40℃。 數小時或一、兩天后耳朵開始流膿, 提示鼓膜己穿孔, 家長應提高警惕, 及時去醫院, 及早發現中耳炎, 予以治療。

齲齒

齲齒是一種由口腔中多種因素複合如作用所導致的牙齒硬組織進行性病損, 表現為無機質脫礦和有機質分解, 隨病程發展而從色澤改變到形成實質性病損的演變過程。醫生可根據齲壞的程度、範圍選用藥物塗擦治療或用材料修復治療。但是媽媽們在治療的基礎上,要調整餵養方式。增強幼兒體質,增強牙齒抗齲能力。

甲流

早期症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紅等。使用奧司他韋和紮那米韋來治療,平時注意寶寶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後,避免用手接觸臉。

怎樣教寶寶學走路

1、學習站立

8-10個月的寶寶學步前的關鍵時期,你要有意地訓練寶寶。如在圍欄上方掛滿他愛玩的玩具,寶寶會為了抓取玩具而扶著欄杆站起來,而且還會挪動腳步。經過多次鍛煉後,寶寶一定能夠站穩的,還可以塑造寶寶堅強獨立的性格。

2、學步行

10個月後,在站立的基礎上,訓練寶寶向前邁步。用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走;等他站穩,能夠較穩地步行時,你試著慢慢地放開手,讓寶寶自己走。如果不放心,你可以用一根很粗的帶子裹著寶寶的腋下,牽拉著帶子,以防寶寶摔倒。

3、扶著牆壁床沿走

寶寶扶著東西走,不至於摔倒,也會大膽邁步走,這樣不僅能訓練寶寶腿部肌肉,延長寶寶站立的時間,寶寶橫著走,能儘早的找到邁步走路的柑橘,

4、練習攀爬

練習攀爬,有利於寶寶建立立體空間概念和高度概念,培養良好的平衡感,還能增強上臂和腿部肌肉的力量,讓寶寶在攀爬中學會如何避免危險的本領。給寶寶準備一個空敞的地方,放些障礙物,讓他在上面爬,學習如何繞過這些障礙。

5、金雞獨立

陪著寶寶一起練習金雞獨立,一塊兒數“一、二、三”,看誰單腳站得最久,這是鍛煉大腦前庭系統平衡能力的好方法,可以避免走路時摔跤。

6、投擲遊戲

跟寶寶一塊玩扔沙包、小皮球等遊戲,經常練習投擲,能讓手、腳、腦的協調受到訓練,對提高寶寶運動神經的靈巧性及平衡能力大有裨益。

7、滾翻蹦跳

在室內或野外草坪上,你和寶寶一塊兒進行滾翻蹦跳,不僅使寶寶嘗到玩耍的樂趣,而且使寶寶雙腳的彈跳能力及平衡能力更具靈巧性。

隨病程發展而從色澤改變到形成實質性病損的演變過程。醫生可根據齲壞的程度、範圍選用藥物塗擦治療或用材料修復治療。但是媽媽們在治療的基礎上,要調整餵養方式。增強幼兒體質,增強牙齒抗齲能力。

甲流

早期症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紅等。使用奧司他韋和紮那米韋來治療,平時注意寶寶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後,避免用手接觸臉。

怎樣教寶寶學走路

1、學習站立

8-10個月的寶寶學步前的關鍵時期,你要有意地訓練寶寶。如在圍欄上方掛滿他愛玩的玩具,寶寶會為了抓取玩具而扶著欄杆站起來,而且還會挪動腳步。經過多次鍛煉後,寶寶一定能夠站穩的,還可以塑造寶寶堅強獨立的性格。

2、學步行

10個月後,在站立的基礎上,訓練寶寶向前邁步。用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走;等他站穩,能夠較穩地步行時,你試著慢慢地放開手,讓寶寶自己走。如果不放心,你可以用一根很粗的帶子裹著寶寶的腋下,牽拉著帶子,以防寶寶摔倒。

3、扶著牆壁床沿走

寶寶扶著東西走,不至於摔倒,也會大膽邁步走,這樣不僅能訓練寶寶腿部肌肉,延長寶寶站立的時間,寶寶橫著走,能儘早的找到邁步走路的柑橘,

4、練習攀爬

練習攀爬,有利於寶寶建立立體空間概念和高度概念,培養良好的平衡感,還能增強上臂和腿部肌肉的力量,讓寶寶在攀爬中學會如何避免危險的本領。給寶寶準備一個空敞的地方,放些障礙物,讓他在上面爬,學習如何繞過這些障礙。

5、金雞獨立

陪著寶寶一起練習金雞獨立,一塊兒數“一、二、三”,看誰單腳站得最久,這是鍛煉大腦前庭系統平衡能力的好方法,可以避免走路時摔跤。

6、投擲遊戲

跟寶寶一塊玩扔沙包、小皮球等遊戲,經常練習投擲,能讓手、腳、腦的協調受到訓練,對提高寶寶運動神經的靈巧性及平衡能力大有裨益。

7、滾翻蹦跳

在室內或野外草坪上,你和寶寶一塊兒進行滾翻蹦跳,不僅使寶寶嘗到玩耍的樂趣,而且使寶寶雙腳的彈跳能力及平衡能力更具靈巧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