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好。
一、先由一本書開始
由于嬰兒對識別人或事物的名稱特別感興趣, 所以與嬰兒共讀的書可以先由每一頁只有一種物品的圖書開始,
Advertisiment
一頁一物的圖畫書型態, 有助于孩子學習口語、點指及對文字的熟悉感, 一方面拉近孩子與書之間的親密度, 另一方面在無形中奠定孩子對閱讀、書寫及文化學習的第一步——了解圖畫與文字都具有記載口語和思想的功能!親子共讀時, 只要嬰兒顯出想再讀的興趣, 例如:用手翻、指畫中某一頁或拍打封面示意等, 大人就應該重復再讀, 因為重復能幫助孩子了解和掌握因果關系。 例如:這一頁是什么?預測和期待下一頁又會是什么?
二、可在一、二周后, 介紹別一本書給嬰兒
介紹的新書最好與舊書是同型態、主題、作者或是繪畫者的。
Advertisiment
至于書的型態, 不一定只是認知型的圖書, 例如一頁頁都是不相關聯的物體指認, 或介紹形狀、顏色等;帶有簡單情節的故事繪本也可以讀給十二個月大的嬰兒聽, 雖然他們不見得了解故事本身的關聯性, 但會“期待”某一個固定情節的轉迭和結果的出現, 并感到滿足。
期待固定的結果或情節, 表示寶寶已經初步地了解圖書的構造——有固定的文字內容。 而寶寶若從共讀之初, 如看到封面, 便開始期待大人念至中段的情節, 及念到自己所鐘愛的部分和結尾, 則表示寶寶已具有故事結構(含起首、中間、結果)的基礎認識。
三、新舊書應陳列在孩子拿得到的固定場所
Advertisiment
如果要介紹新書給寶寶, 舊書最好不要束之高閣, 嬰幼兒都有喜歡拜訪“老朋友”的需要。
新舊書都應陳列在孩子(不管會爬或會走)拿得到的固定場所。 至于陳列的方式, 不一定要用開架式的陳列架, 也可以把書放在籃子內, 只要是寶寶拿得到的地方就可以了。
當共讀的時間到了, 在孩子面前取出圖書, 陳列在地上或桌上, 供寶寶選擇, 或大人自行選擇想共讀的書。 重要的是, 當共讀時間結束, 也要當著孩子的面, 將圖畫收入回原位, 并加以說明:“媽媽把書放到書架上了。 ”
一段時間后, 當孩子有能力自己行動時, 大人將發現, 即使只是會爬的寶寶, 他們能獨自費力地拿書給大人念, 然后又費力地拿著書爬回去, 將書放在原來的地方。
Advertisiment
四、舊瓶裝新酒
孩子在嬰兒時期讀的書, 不是在過了嬰兒期就沒有用了。 不同年齡、不同心情看同一本書的“焦點”會不一樣, 且隨著時日, 大人在與孩子共讀時所能引導他注意的點也不相同。 例如, 與嬰兒讀之初時, 只著重于命名物體;等孩子到了幼兒期, 則可為他說明物體細部的名稱(如:這是鴨掌)和經驗的描繪(如:你生日的時候, 媽媽送了一個大氣球給你);待孩子到了兒童期, 則可做為教他認字的材料。
因此, 替換下來的圖書仍應繼續收藏, 等日后讓孩子重新拜訪、發現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