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篇文章引共鳴 孩子“中等生”標籤家長很糾結

微博上媽媽一篇“中等生女兒”的文章激起眾多家長共鳴

陳女士說, 有一件事她一直記著, 這件事讓她覺得, 她那中等生兒子是個優秀的人。
“一次我和他騎自行車去西湖邊, 從某輛車裡扔出來一袋垃圾, 幾秒鐘工夫我們已經騎遠了, 他突然回頭又飛馳回去, 撿起那袋垃圾扔到垃圾桶裡去。 我記得可牢了, 當時真的很感動, 我要教他的就是這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要孝順尊老懂道理。 ”
“前幾天我看到有位媽媽說, 孩子沒有要求我們做父母的是富豪或者高官, 我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孩子一定要名列前茅?真的心有戚戚,
Advertisiment
我對孩子的未來就 這點要求, 自食其力, 快樂生活。 ”同樣是中等生家長的高先生表示, 這些道理說說簡單, 其實做做真的不容易, 每次考後看到成績, 總是希望他能好一點更好一 點。
老師:請多多關注這些中等生
“中等學生的智力和尖子生沒有太大差別。 他們的成績不好, 主要是對一些學科的興趣不夠, 在學科上有偏科。 還有可能是學習習慣不好, 大批的中等生 聽課走神, 課前預習從來不做, 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夏衍中學教學辦郭秀芝老師分析, “中等生有他們天真的地方, 他們不像有些尖子生一般自負, 待人接物還非 常出色, 很真實, 也很直, 情商很高, 其實以後走上社會反而會比較出色。 ”
“如果尖子生是績優股,
Advertisiment
那麼中等生就是潛力股。 ”采荷中學副校長趙駸介紹說, 采荷中學每個學期都會進行思維分層競賽, 對不同能力的學生設置不同 層次評選, 讓每個學生都獲獎, 獲得成就感, “每個期末, 我們會按照學生的個性設獎, 不是成績好才有獎, 每個孩子都有最起碼一張獎狀。 能力好最重要, 增加中 等生的自信, 提供參與的平臺是最重要的, 有自信心後, 很多事情都能解決, 抓住一兩次的閃光點, 放大, 給一個平臺, 讓他再往上走一點。 我們家長不要太急, 青 春期的孩子潛力真的很大, 我們要有耐心等等孩子。 ”
“我覺得, 如果你的孩子是中等生又心態好, 是一件值得慶倖的事。 孩子本人可以擺脫優等生的煩惱, 優等生名列前茅,
Advertisiment
對自己要求很高, 追求完美, 這 種性格其實容易鑽牛角尖, 會想拼命保住這個位置, 而中等生, 有提升的空間。 學校有時候為了多種考慮沒辦法, 但家長應該可以更全面地瞭解和評價孩子。 ”某初 三班主任表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