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起來看看小兒猩紅熱之療養與護理

一、臥床休息:臥床休息可以減少身體的消耗和心、腎、關節的負擔減少合併症。

二、飲食:嗓子痛時, 應吃些稀飯、少油的食物, 如粥、麵湯、蛋湯、牛奶、碎菜等。 要多喝水, 有利於排除細菌毒素。

三、口腔保潔:因細菌多集中在咽部, 口腔保潔很重要。 年齡大的患兒, 每次飯後或睡覺醒來時, 用溫鹽水漱嗓子。 年齡小的患兒, 可以用鑷子夾紗布或藥棉蘸溫鹽水擦拭口腔。

四、皮膚的護理:出疹時患兒皮膚搔癢, 不但影響患兒休息, 如果抓破, 還會引起皮膚感染。 要將患兒的指甲剪短, 用溫水擦洗皮膚, 幫助止癢。 注意出疹時勿用肥皂。

Advertisiment
脫皮時不要用力搓或撕剝, 以免皮膚損傷感染。

五、觀察病情:注意發現併發症的象徵。 出疹期要注意患兒有無心慌、氣短、脈搏加快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 以便及時發現併發症心肌炎。

發病1周左右, 注意患兒如發熱不退、頸部或頜下淋巴腫痛, 可能併發化膿性淋巴結炎;耳內可能併發化膿性中耳炎。

發病2周左右, 注意患兒有無關節腫痛的現象。 這是關節炎的象徵, 如不及早治療, 還可能導致風濕性心臟病。

發病3周左右, 注意患兒有無茶色尿, 有無浮腫、腰痛現象, 這是腎炎的象徵。

發現以上可疑併發症的象徵, 應立即去醫院診斷、治療, 防止病情發展。

六、採取隔離消毒措施, 切斷傳播途徑

l.隔離

(1).患兒在家休息, 不要與其他兒童接近。

Advertisiment
隔離期限自發病之日起, 不少於 7天。

(2).患兒如有化膿性併發症者, 應隔離至炎症痊癒。

2.消毒

(l).患兒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每天不少於3次, 每次15分鐘。

(2).患兒用過的髒手絹要用開水煮燙。

(3).日常用具可以暴曬, 至少30分鐘。 食具煮沸消毒。

(4).患兒痊癒後, 要進行一次徹底消毒, 玩具、傢俱要用肥皂水或來蘇水擦洗一遍, 不能擦洗的, 可在戶外暴曬l~2小時。

七、托幼園所及小學的班級內發現猩紅熱患兒, 應立即送醫院或回家隔離治療,患兒所在的班級應做一次徹底掃除。 患兒接觸過的食具要煮沸消毒, 用具、桌椅等用來蘇水擦拭消毒。 室內應充分通風換氣。

對保教人員及其他幼兒要加強晨、午檢, 注意觀察有無咽炎、扁桃體炎等嗓子痛的可疑患者。

Advertisiment
發現後及時去醫院診斷治療。

八、易感者的預防

1O歲以下的兒童都是易感者。 因為乙型A組鏈球菌的型別多(有46個型), 型間無交叉免疫, 患一種型號的猩紅熱, 可產生該型的免疫力, 但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其他型的猩紅熱, 所以認為兒童仍是普遍易感者。

1.托幼機構要在流行期認真做好晨、午檢工作, 早期發現可疑者。

2.流行季節, 雖然天氣很冷, 室內也要做到通風換氣, 每日至少2次, 每次15分鐘。

兒童要加強體育鍛練, 多做戶外活動, 不斷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3.帶菌者治療:托幼園所的職工中如有經常患咽炎、扁桃體炎的可疑帶菌者, 要做咽拭培養, 陽性帶菌者要用抗生素治療, 連續用藥7天, 一般咽拭培養可轉陰,

Advertisiment
個別不能轉陰者, 可進行扁桃體摘除。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