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起來看看巧治膿胞瘡的幾種絕妙方法

膿胞瘡發于臉面耳項、四肢等暴露部位, 嚴重者可蔓延全身, 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單獨或混合感染所致。 中醫認為, 該病是濕熱毒邪薰蒸肌膚而成。 如果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有利於預防及治療膿皰瘡:

1.皮膚衛生:大量出汗後要洗澡更衣。 不要過多使用鹼性肥皂, 以防去脂過多, 減低皮膚的屏障功能。 浴後撲痱子粉, 保持皮膚清潔、乾爽。 被蚊子叮咬或患有濕疹者, 要避免搔抓。 勤洗手、勤剪指甲, 戒除摳鼻等不良習慣。

2.患處禁止碰水, 不要用水洗或洗澡, 防止再次感染。

3.托兒所、幼稚園應定期檢查,

Advertisiment
發現患兒應立即隔離治療。

4.幫助患兒保持愉快、良好心態。 本病有反復不愈傾向, 有時還會進一步擴散, 家長要幫助患兒減輕心理壓力, 避生焦慮、恐懼、憂鬱、自卑等不良情緒。 其實, 放鬆心情, 保持一個平穩的心態, 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 能更快地幫助痊癒。 反之, 反而會延長病程。

5.適當補充蛋白質。 患兒全身泛發水皰, 組織液喪失, 加上口腔黏膜損害, 妨礙進食, 使蛋白質攝入減少。 故患兒應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 如豆漿、牛奶、水果、蔬菜汁等,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6.食物的適宜溫度在38℃~40℃?之間, 以防止燙傷、加重口腔黏膜的損害。

小驗方

1.將西瓜霜片研成粉, 局部消毒後外敷患處, 最好不包紮, 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收斂固澀的作用。

Advertisiment

2.蠶豆莢燒灰, 研成細末, 麻油調搽。 具有解毒斂瘡的作用。

中成藥

3.牛黃清熱散(成藥), 每日服半瓶, 分二次服。

4.六神丸, 兒童每歲1粒, 嬰兒慎用。

特別提醒:

本病初期範圍較小, 病情較輕淺, 一般不伴有全身症狀, 可以使用以上推薦的方法自行治療。 若出現周身膿皰, 伴有惡寒高熱、面腫尿少等症狀, 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否則易併發肺炎、膿毒敗血症而導致嚴重後果。 同時, 本病容易傳染, 有時還易與水痘、膿窩瘡等疾病相混淆, 因此最好還是去醫院明確診斷後, 再進行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