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起來看看愛的規則到底是什麼?

我們說愛和自由, 那我們怎麼樣保證這個人能獲得愛, 能夠在自由中成長呢?我們必須依靠規則。 不是依靠權威和管制。

規則是幹什麼的呢?

我們知道生命從出生起, 就有一個自然法則。 但由於我們現有的文化、現有的教育, 常常會認為人定勝天。 我們很難去捕捉自然法則裡的規律, 因此我們往往誇大了人的作用。 誇大了人的作用, 我們就會從自然法則的那條真理路上被甩出來。 當我們被甩出來的時候, 我們就出現了一個問題。 一切的標準, 都有人來把握和控制了。 關係的不平等就出現了, 權力就出現了,

Advertisiment
而不是規則。 教育就不再是普遍提高兒童的素質, 教育就成為一種特權的篩選和淘汰。 國民整體的素質就會出問題。

而我們怎樣保證一個孩子在自由和愛中成長呢?就是所有的人都必須遵守這個規則, 因為只有規則和秩序能保證人的平等。

我們必須依靠規則來保證每一個活動在規則範圍中的人都必須遵守規則, 這就是平等的初始。 我們人人都清晰的知道規則是什麼。 沒有人獨自掌握, 權杖和判斷的標準掌握在規則範圍中的每一個人手裡, 一種公開的監督。 就像我們今天這個劇院一樣, 假如突然之間, 整個地球的其他部分全部都沒有了, 只有我們這個劇院留下來, 我們必須活在一起, 誰都出不去了。

Advertisiment
我們必須公平的共用這個劇院裡的所有資源。 如果沒有規則, 弱者、智慧低下者, 很快就成為不平等和暴力的物件, 我們人會淪為動物的弱肉強食的狀態。 那麼我們怎麼做, 才能讓這個房間裡的大人、孩子、老人、強者、弱者、男人、女人、有權力者和沒權力者, 達到一種平等相處的狀態呢?只有靠一樣東西, 就是規則。 每個人都知道, 只要你這樣做, 超出了這個範圍, 你就違背了規則, 我就可以制止你, 每個人都有權力來制止你。 但是如果權力掌握在某個人的手裡, 來判斷對與錯, 想想這個房間裡會出現什麼情況?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看了《蠅王》這本小說, 鬥爭一旦產生的時候, 殘酷就存在了。 這就是哺乳動物的特徵:弱肉強食, 適者者生存。
Advertisiment

但是今天我們不同了, 我們人類擁有最美好的精神, 我們可以在規則的狀態下建立一種平等, 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可以以愛和凝聚性的方式, 准許每個人平等的生存下去, 這就叫人權。

我們要建立這樣一個外在社會和生存環境, 必須依靠教育開始。 我們讓孩子生活在愛與平等、自由的狀態下, 我們的孩子將來出去, 也會用同樣的辦法去對待別人, 人與人的相處就會比較舒服, 比較愉悅。 因為我們地球上的資源是夠我們樣生存的, 我們不能讓一頓飯用10萬塊錢去吃掉, 而讓另一個人餓死在街頭。 我們人類擁有愛別人這樣一個潛在的潛能, 我們同時也擁有尊重別人、以愛去對待別人的這樣一個基礎。 因此,

Advertisiment
我們要從哺乳動物的狀態向人的狀態去進化, 而進化的里程就是扔掉權力鬥爭的模式, 扔掉弱肉強食的模式, 走向愛的模式和愛的聯接。

這個時候我們才會變得愉悅, 我們才會解除人類目前的戰爭, 離開大量的疾病;我們才能解決我們的障礙;解決我們饑餓的問題;解決我們能源不夠的問題;解決我們環境污染的問題;我們才能建立一個更好的學校、更好的教育;我們才能生活在比較舒服的、愉悅的、和諧的狀態中;我們才能建設一個和諧的家庭, 彼此支持;我們才能真正的達到和諧社會這一願望。 而這樣的一個願望需要每一個爸爸媽媽從愛你的孩子做起, 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去做, 去愛我們的孩子, 就做到這一步,

Advertisiment
我們就成功了。 不是我們整個社會怎麼做, 而是我們每一個父母都懂得蹲下來跟你的孩子說話, 每一天孩子上學前, 對你的孩子表達“我愛你, 孩子”;每一天回來時, 給你的孩子一個擁抱, 對他說“媽媽愛你”;當你的孩子遇到麻煩時, 你只學會問一句話“告訴媽媽為什麼呢?”告訴我為了什麼呢?然後去傾聽他為什麼?就做這麼點, 已經足夠改變我們的下一代。 因此, 教育是改變我們從動物狀態走向人的狀態一個最快的捷徑, 而這一切仰仗于愛、自由、規則與平等。

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說法, 就是不建立規則, 就等於暴力。 因為不建立規則的話, 權力就掌握在了大人的手裡。 你就會依照你的情緒、你的看法來對待孩子。 你在單位裡, 別人說:“你孩子幾歲了?”

“我孩子四歲,那你的孩子呢?”

“我的孩子也四歲,哎,我的孩子已經認識了三百個字,你的孩子呢?”

“我的孩子一個字都不認識,那個學校說敏感期還沒有到。”“我告訴你,你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我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孩子認識三百個字,都能閱讀了,你孩子一個字都沒有”。

好了,回家一進門,看見孩子在看電視,知道父母會怎麼說?“你怎麼還在看電視,人家孩子都認識三百個字了,你連三個字都沒有認識”。你就會根據情緒來對待孩子。

但是,如果你建立了規則,這個規則是六點到七點可以看電視,那孩子看的時候你就要遵守規則我。准許他這樣做。你要靠規則來管理你自己,靠規則來管理你的孩子,靠規則來管理你的家庭,你要跟孩子有一個約定,夫妻兩個人要有一個約定。在這個約定之內是不能走出去的。

這個約定是什麼呢?就是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環境。如果你不明白什麼叫尊重?因為我們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尊重。那就是孩子的行為不傷害健康、不傷害生命、不傷害道德。只要在這個範圍內,兒童是可以使用自己所有的權利的。尤其是六歲以前的兒童,如果他的行為會傷害的別人,怎麼辦?我們不是指責他,說“你看你又這樣了”,而是把他抱起來就走了。我們每一次把他抱起來走,孩子的內在會整合的,孩子會想“我每次做這個事情,好象就不可以,我每次做這個事情,我媽媽就會把我抱走。”所以下次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我們還知道規則是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有一位媽媽跟我說,“我真的特別感激我女兒”。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孩子的爸爸給孩子找牛肉幹,孩子說:‘爸爸我要牛腱,不要牛肉。’爸爸去了,給她拿了一塊牛肉,然後孩子沒有吭氣。等到第二天,孩子就拿了兩個袋子,一模一樣的袋子說:‘爸爸,我想請你觀察一下,牛腱是紅色的,牛肉是橙色的,你發現了嗎?’爸爸說:‘我發現了,我昨天給你拿錯了,是嗎?’孩子說:‘是的。’說完平靜的走了。”

這位媽媽又說:“我真的特別感激我的寶寶,她用這麼正確的方式來告訴我丈夫,她知道尋找最好的機會告訴爸爸。而我昨天氣不打一處來,我就對她爸爸說‘讓你拿個東西,都拿錯了,你竟然都還不知道拿錯了。’”這個寶寶只有4歲多。

我們學校建立有六條規則,我們只是嚴格的遵守了這六條規則,剩下的一概自由。但是孩子們已經學會了怎樣正確的幫助父母。

這七條規則是:

一、 粗野、粗俗的行為不可以有。

二、 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自己的東西歸孩子自己所有,孩子有權力自由支配自己的東西(不是你的東西就都是別人的東西)。

三、 從哪裡拿的東西就歸位到哪裡。(“請歸位” )

四、 誰先拿到誰先使用,後來者必須等待。(“請等待” )

五、 不可以打擾別人。

六、 做錯事要道歉。並且有權力要求他人道歉。兒童擁有保護自己的權利,任何人都無權傷害和侵犯他人。

七、 學會說:“不!”

建立有彈性的規則,並且在情景中進行。

規則可以使孩子擁有心理的力量,使孩子擁有安全感,使孩子有序地和環境與他人相處。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小男孩,爺爺在家裡很權威,媽媽跟我說:“我爸爸是家長,我們家是家長制,我爸爸誰都不怕,我都這麼大了,動不動就把我罵了一頓。有一天,我爸爸訓我的時候,我兒子站起來對我爸爸說:‘爺爺,你不可以這樣訓斥我媽媽,你傷害了她,所以你要給我媽媽道歉。’結果,我爸爸火冒三丈:‘什麼?你還讓我給她道歉?……’我兒子就站在旁邊一句話都不說,等到爺爺發完了脾氣他說:‘請你給我媽媽道歉。’我爸爸又氣起來,又說了一通。說完了,我兒子又說:‘請你給我媽媽道歉!你必須給她道歉。’我爸爸真的沒有辦法哎,他就道歉了。從此以後,我爸爸就被我兒子治住了,他被我兒子的公正、勇氣和堅定震懾了,他誰都不怕,就怕我兒子。當然,我知道他愛我兒子。”這個孩子5歲,無論你怎麼發火……你發完了嗎?好,請你給她道歉!你再發,發完了嗎?還是請你給她道歉!總之,今天我就認定了你是粗野的行為,你做錯了,你必須給他道歉。

大家能夠透過規則發現一個秘密,規則不是制于孩子的,規則是保證每個孩子在生存環境中都能夠獲得愛和自由,獲得尊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每個孩子的成長是有保證的。我們不能讓孩子的成長成為偶然性,我們要讓孩子的成長成為必然性。這樣的必然性怎麼完成呢?就是靠秩序和規則來把握,包括校長、老師、孩子都是這樣。

這就是這個教育機構為什麼要崇尚愛、自由、規則和平等,教育是這樣,管理也必須成為這樣。如果不成為這樣的話,這種教育就沒辦法搞下去,就會被權威和權力鬥爭取代而僵化。

權力鬥爭中的人,無不被壓抑。校長壓抑老師,老師壓抑孩子。簡單的說,校長的氣撒到老師們的身上,老師們的氣往哪裡撒啊?誰比他最弱小,孩子。也就是我間接的把氣撒到哪裡?撒到了孩子們身上。我間接的做了,因為最容易被掠奪的人是孩子,他們沒有自衛能力,所以我直接的透過電線,我的導體是校長、老師,直接導到孩子們身上。我傷害的是他們,他們更容易被傷害,並且更不容易表達和反抗。哪裡有愛可言,哪裡有生命的感覺。

因此,“愛與自由、規則和平等”貫穿於我們這個學校整個的教學理論系統,教育方法系統,教師培訓系統,以及管理系統,貫穿在每一個細節中。這樣才能保證這個教育的品質,這就是愛,自由,規則與平等。

我希望每個人都擁有從哺乳動物的弱肉強食的狀態走向人類真正的精神和文明,這是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

別人說:“你孩子幾歲了?”

“我孩子四歲,那你的孩子呢?”

“我的孩子也四歲,哎,我的孩子已經認識了三百個字,你的孩子呢?”

“我的孩子一個字都不認識,那個學校說敏感期還沒有到。”“我告訴你,你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我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孩子認識三百個字,都能閱讀了,你孩子一個字都沒有”。

好了,回家一進門,看見孩子在看電視,知道父母會怎麼說?“你怎麼還在看電視,人家孩子都認識三百個字了,你連三個字都沒有認識”。你就會根據情緒來對待孩子。

但是,如果你建立了規則,這個規則是六點到七點可以看電視,那孩子看的時候你就要遵守規則我。准許他這樣做。你要靠規則來管理你自己,靠規則來管理你的孩子,靠規則來管理你的家庭,你要跟孩子有一個約定,夫妻兩個人要有一個約定。在這個約定之內是不能走出去的。

這個約定是什麼呢?就是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環境。如果你不明白什麼叫尊重?因為我們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尊重。那就是孩子的行為不傷害健康、不傷害生命、不傷害道德。只要在這個範圍內,兒童是可以使用自己所有的權利的。尤其是六歲以前的兒童,如果他的行為會傷害的別人,怎麼辦?我們不是指責他,說“你看你又這樣了”,而是把他抱起來就走了。我們每一次把他抱起來走,孩子的內在會整合的,孩子會想“我每次做這個事情,好象就不可以,我每次做這個事情,我媽媽就會把我抱走。”所以下次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我們還知道規則是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有一位媽媽跟我說,“我真的特別感激我女兒”。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孩子的爸爸給孩子找牛肉幹,孩子說:‘爸爸我要牛腱,不要牛肉。’爸爸去了,給她拿了一塊牛肉,然後孩子沒有吭氣。等到第二天,孩子就拿了兩個袋子,一模一樣的袋子說:‘爸爸,我想請你觀察一下,牛腱是紅色的,牛肉是橙色的,你發現了嗎?’爸爸說:‘我發現了,我昨天給你拿錯了,是嗎?’孩子說:‘是的。’說完平靜的走了。”

這位媽媽又說:“我真的特別感激我的寶寶,她用這麼正確的方式來告訴我丈夫,她知道尋找最好的機會告訴爸爸。而我昨天氣不打一處來,我就對她爸爸說‘讓你拿個東西,都拿錯了,你竟然都還不知道拿錯了。’”這個寶寶只有4歲多。

我們學校建立有六條規則,我們只是嚴格的遵守了這六條規則,剩下的一概自由。但是孩子們已經學會了怎樣正確的幫助父母。

這七條規則是:

一、 粗野、粗俗的行為不可以有。

二、 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自己的東西歸孩子自己所有,孩子有權力自由支配自己的東西(不是你的東西就都是別人的東西)。

三、 從哪裡拿的東西就歸位到哪裡。(“請歸位” )

四、 誰先拿到誰先使用,後來者必須等待。(“請等待” )

五、 不可以打擾別人。

六、 做錯事要道歉。並且有權力要求他人道歉。兒童擁有保護自己的權利,任何人都無權傷害和侵犯他人。

七、 學會說:“不!”

建立有彈性的規則,並且在情景中進行。

規則可以使孩子擁有心理的力量,使孩子擁有安全感,使孩子有序地和環境與他人相處。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小男孩,爺爺在家裡很權威,媽媽跟我說:“我爸爸是家長,我們家是家長制,我爸爸誰都不怕,我都這麼大了,動不動就把我罵了一頓。有一天,我爸爸訓我的時候,我兒子站起來對我爸爸說:‘爺爺,你不可以這樣訓斥我媽媽,你傷害了她,所以你要給我媽媽道歉。’結果,我爸爸火冒三丈:‘什麼?你還讓我給她道歉?……’我兒子就站在旁邊一句話都不說,等到爺爺發完了脾氣他說:‘請你給我媽媽道歉。’我爸爸又氣起來,又說了一通。說完了,我兒子又說:‘請你給我媽媽道歉!你必須給她道歉。’我爸爸真的沒有辦法哎,他就道歉了。從此以後,我爸爸就被我兒子治住了,他被我兒子的公正、勇氣和堅定震懾了,他誰都不怕,就怕我兒子。當然,我知道他愛我兒子。”這個孩子5歲,無論你怎麼發火……你發完了嗎?好,請你給她道歉!你再發,發完了嗎?還是請你給她道歉!總之,今天我就認定了你是粗野的行為,你做錯了,你必須給他道歉。

大家能夠透過規則發現一個秘密,規則不是制于孩子的,規則是保證每個孩子在生存環境中都能夠獲得愛和自由,獲得尊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每個孩子的成長是有保證的。我們不能讓孩子的成長成為偶然性,我們要讓孩子的成長成為必然性。這樣的必然性怎麼完成呢?就是靠秩序和規則來把握,包括校長、老師、孩子都是這樣。

這就是這個教育機構為什麼要崇尚愛、自由、規則和平等,教育是這樣,管理也必須成為這樣。如果不成為這樣的話,這種教育就沒辦法搞下去,就會被權威和權力鬥爭取代而僵化。

權力鬥爭中的人,無不被壓抑。校長壓抑老師,老師壓抑孩子。簡單的說,校長的氣撒到老師們的身上,老師們的氣往哪裡撒啊?誰比他最弱小,孩子。也就是我間接的把氣撒到哪裡?撒到了孩子們身上。我間接的做了,因為最容易被掠奪的人是孩子,他們沒有自衛能力,所以我直接的透過電線,我的導體是校長、老師,直接導到孩子們身上。我傷害的是他們,他們更容易被傷害,並且更不容易表達和反抗。哪裡有愛可言,哪裡有生命的感覺。

因此,“愛與自由、規則和平等”貫穿於我們這個學校整個的教學理論系統,教育方法系統,教師培訓系統,以及管理系統,貫穿在每一個細節中。這樣才能保證這個教育的品質,這就是愛,自由,規則與平等。

我希望每個人都擁有從哺乳動物的弱肉強食的狀態走向人類真正的精神和文明,這是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