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孩子腹瀉(3~6歲)

我怎麼知道孩子是不是拉肚子?

首先你需要知道孩子什麼樣的大便才算正常。 有些孩子一天兩次大便, 有些幾天也沒有一次大便。 孩子偶爾有一次稀便不必擔心, 如果他的排便習慣突然發生變化, 如大便的次數比平常多, 大便比平時稀或出現水樣便, 那可能就是拉肚子了。

儘管嚴重的腹瀉會很危險, 但請放心, 大部分寶寶拉肚子都很輕, 只要寶寶不脫水, 就不會嚴重損害他的健康。 如果你的寶寶沒有其他方面的疾病, 並且及時補充了大量液體, 腹瀉多半幾天就好了。

什麼原因會讓孩子腹瀉?

Advertisiment

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感染、抗生素或孩子吃的一些食物都有可能造成腹瀉。

病毒感染
像輪狀病毒、腺病毒、杯狀病毒、星狀病毒和流感病毒等, 不管數量多少, 都會引起孩子腹瀉、嘔吐、肚子疼、發燒、寒戰和全身酸痛。

細菌感染
諸如沙門氏菌、志賀菌、葡萄球菌、空腸彎麴菌和大腸桿菌之類的細菌都是引起腹瀉的常見病原菌。 如果你的孩子患細菌感染, 他可能會有嚴重腹瀉, 同時伴有腸絞痛、便中帶血和發燒等症狀, 有時也還會出現嘔吐症狀。 有些細菌感染會自行痊癒, 有些則會非常嚴重, 比如由存在於不熟的肉和其他食物裡的大腸桿菌引發的感染。 因此, 如果你的孩子有上述症狀, 就要帶他去看醫生。 醫生會給他做檢查,

Advertisiment
通常會化驗大便來看是否由細菌感染引起。

耳部感染
在某些情況下, 耳部感染(可能是病毒, 也可能是細菌性☆禁☆感染)也可引起腹瀉。 除了耳朵疼外, 寶寶還會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 或者近期有感冒的症狀。

寄生蟲
寄生蟲感染也會引起腹瀉。 比如賈第蟲病(也叫梨形鞭毛蟲病)就是由一種腸道內的微小寄生蟲引起的。

如果你的孩子有寄生蟲感染, 他可能會出現腹瀉、腹脹、噁心、腸絞痛和大便脂肪吸收不良等症狀。 這些類型的感染很容易在集體生活的環境中傳播, 要用專門的藥來治療, 所以, 一定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我能給孩子吃成人用的止瀉藥嗎?

不行, 沒有醫生的允許, 一定不能給孩子吃任何止瀉藥。 因為這些藥物對孩子會有危險。

Advertisiment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生?

如果孩子的腹瀉在24小時後似乎沒有好轉, 要帶他去看醫生。 如果寶寶腹瀉的同時, 還出現下列情況, 也需要去看醫生: 
多次嘔吐。

有脫水跡象, 比如口唇幹, 尿少(6個小時都沒有1次)。

大便帶血或發黑。

發高燒, 39℃以上。

如何預防寶寶感染性腹瀉?

勤洗手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因為引起腹瀉的微生物很容易從手傳播到口。 寶寶如果用手觸摸了被其他腹瀉孩子的糞便污染過的玩具等物品後, 又將手指放進嘴裡, 就會感染而拉肚子。

教孩子飯前便後要用肥皂和溫水把手徹底洗乾淨。 你自己也要常洗手, 特別是在做飯前、上完廁所和給孩子換過尿布後。 另外, 在準備食物和烹調時, 也一定要注意衛生。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