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起來看看高考狀元與芬蘭的無競爭教育

6月28日《解放日報》報導, 又是一年揭榜時, 各地高考“狀元”、“高分考生”們紛紛進入大眾視野, 成為當季最受矚目的“明星”。 然而, 此前一份調查報告顯示, 1977年至2008年32年間的1000餘位高考“狀元”中, 沒發現一位是做學問、經商、從政等方面的頂尖人才, 他們的職業成就遠低於社會預期。

這個結果可能會讓有些人感到失望, 我們精心培養出來的所謂“精英人才”原來只是考試的高手、暫時的成功者, 根本無法在未來社會中擁有輝煌成就, 無法憑藉高智慧闖出未來新天地。 給社會帶來震撼性期待。

其實, 得到這個結果一點都不反常,

Advertisiment
因為社會評判一個人的標準, 絕對不是看你的學歷高低, 而是看你的勞動和創造性智慧能否得到社會大眾認同, 能否給發展帶來貨真價實的進步。 否則, 再輝煌的招牌也會成為紙牌, 毫無意義。

道理人人都懂, 可一旦落實到教育行為中, 我們總願意用分數和競爭性評價機制來評價孩子, 裁量孩子, 用你爭我搶的拼命競爭來強化孩子的努力程度。 而且還扣上“精神大帽”:今天吃苦學習, 是為了鑄就明天輝煌。 我們太相信“苦盡甘來”, “書山有路勤為徑”了, 以至於培養出的頂尖級狀元屢屢無法成為“未來精英”。 這是不是一種殘酷的打擊呢?

白熱化競爭帶來了成績, 更帶來了心理隱患和負面情緒, 比如孩子心理壓力的增多,

Advertisiment
產生嫉妒、報復、親情淡漠等行為, 更為嚴重的還會產生“考試綜合征”, 殺死競爭對手等, 難以擁有健康、平和寧靜的心態。 “要求一個自小就被視為佼佼者的孩子, 在一路被捧為‘資優’的情況下, 長大之後面對周遭的芸芸眾生時, 能產生足夠的同情之心呢?”實在有點得不償失啊。 這種過分強化競爭和“分數崇拜”的教育評價機制真的值得深入思考了。

筆者鄭重推薦《芬蘭教育給教師和父母的45堂必修課》這本書, 它講述的是位居世界前列的芬蘭教育, 實施無競爭教育。 看看他們的做法, 成績不是用來表揚、較勁或羞辱其他孩子的工具。 芬蘭教育者早就瞭解到, 不要讓孩子在幼年時期, 就被大人簇擁著去一較高下, 在心靈還不成熟的階段,

Advertisiment
就學會恃寵而驕或打擊他人。

赫爾辛基瑞蘇中小學的校長說:“我們從來不會因為孩子的成績是最頂尖的, 而發給他獎學金, 而是從不同的角度來選取。 有時候, 我們會從班上前五名之中來挑選, 但也會依照不同的科目進步情形, 或學習過程展現的特質, 來分析這個學生有無實質的收穫。 ”“如果一個孩子的分數比別人低了一些, 卻擁有其他人所沒有的人格特質, 或更好的同儕合作能力, 或更佳的人緣等, 老師就會很希望這位學生能得到實質的獎勵。 所以, 我們絕不會只以學期分數或科目成績為單一標準, 去評斷誰應該被鼓舞。 而是希望把這些為數不多, 但能讓孩子們很開心的獎金, 給予真正合適與需要的學生。

Advertisiment

芬蘭教育從來不將高分學生看成優秀學生, 他們所謂的好學生就是, 誰能將個人特長發揮到極致。 所以, 芬蘭人認為, 國會議員不會比廚房的阿姨更了不起。 大家各司其職、各有所長。 這是“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的開端, 也是人人相互尊重的起點!

在這種環境下, 孩子不僅得到了優秀的個人潛能的發揮, 而且, 從小就懂得了心態平和、充分尊重和理解他人, 更能成為一個心智發展健全的和諧的人。

芬蘭的教育告訴我們, 教育的本質與概念, 應該比贏得第一名來得更重要、更有意義!就是擺脫案牘勞形、拼死拼活, 同樣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但願我們的評價機制早日汲取這種“制度營養”, 大力改革教育評價制度,

Advertisiment
尊重多元人才, 多發展孩子的個性特長, 為教育注入和諧的發展動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