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道電梯安全選擇題,關鍵時刻可以救你的孩子一命

接著, 媽媽給了三個答案供孩子選擇:

A.趁門還沒關上, 馬上離開電梯, 不與陌生人同乘電梯。

B.不離開電梯, 按下樓層繼續乘坐。

C.按下最近抵達的樓層, 找准機會出電梯, 然後爬樓梯上樓。

一道題背後的安全教育現在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 進進出出總能接觸到電梯。 百貨公司、補習班、社區高層……電梯慢慢融進了生活中。 在這小小的密閉空間內, 即使有攝像監控, 一旦發生意外, 也很難第一時間進行施救。 這道看似簡單的情境選擇題, 反映了兩個問題:第一, 孩子的安全意識是否具備;第二, 孩子的自救能力是否具備。

Advertisiment

這道選擇題共三個答案, A是最佳選項, 也就是遇到類似情況下, 家長要告訴孩子的最好做法:儘快離開電梯。 B是最不安全的做法, 如果進來的陌生人心懷不軌, 那就有充足的時間對孩子下手。 C是折中選擇, 能離開是最好的, 但是選擇爬樓梯也是存在一定隱患的。 很多寫字樓的樓梯堆放雜物多且光線不好, 孩子爬上樓可能會遭遇歹人的埋伏, 同樣會遇到傷害。

所以, 當孩子察覺不妙時, 應該迅速遠離危險人物。 不同大樓格局等不同, 發生的事件類型也不同。 孩子該如何自救?

首先, 學齡前的孩子夠不到電梯上的呼救按鈕, 所以不建議這類兒童單獨搭乘電梯。 第二, 身高夠的孩子, 家長可以和他約定好, 當自己一個人搭乘電梯時,

Advertisiment
如果發現可疑陌生人, 不要進電梯, 而應該在大廳等候其他人一起搭乘, 避免受到騷擾或傷害。

怎樣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這位給孩子做電梯安全選擇題的媽媽, 就正在為孩子培養安全意識。 媽媽採用選擇題的方式, 給出情景, 讓孩子思考具體的做法, 起到互動的效果。

平時在家中, 家長除了給孩子普及書面知識外, 更多的是要結合日常活動, 針對具體安全隱患, 舉例子告訴孩子, 遇到危險該怎麼辦。 比如路上碰到給你糖果的阿姨, 是要還是不要呢?如果孩子選擇要, 就可以告訴他, 這樣做是不正確的, 應該怎樣做。 如果孩子不要, 要聽聽他的想法, 正確的地方家長要進行肯定。 從這些實例中, 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該做的,

Advertisiment
什麼是有危險的。

讓孩子警惕這些人在碰到電梯尾隨事件時, 很多孩子是很難分辨出好人壞人的。 別說孩子了, 就連成人也無法一眼就判斷出好人還是壞人。 這時候, 可以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覺, 感覺他不像好人, 鬼鬼祟祟的, 警惕心就要起來。 但是, 出門在外, 光靠直覺是不夠的。 家長平時要為孩子培養警覺性, 從接觸的人的言談舉止中, 教孩子判斷什麼樣的人要遠離。

1.向孩子求助的人。 一個成年人向一個孩子尋求説明, 這邏輯怎麼想都不合理。 很多壞叔叔借著帶路、尋找丟失的小狗、尋找自己的孩子等介面接近孩子, 這類人要讓孩子多加注意, 不要與他們過多交涉。

2.利用玩具或零食進行引誘的人。 很多圖謀不軌的人,

Advertisiment
喜歡用小零食、小玩具等孩子感興趣的物品引誘孩子, 將孩子帶到其他地方。

3.偽裝成熟人。 經常會有壞人偽裝成父母的朋友、遠房親戚、員警叔叔等讓孩子值得信任的人, 這類人往往還能說出孩子和他父母的姓名。 孩子要對這類人提高警惕, 不要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名字就跟著人家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