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鍋營養暖身菜,什麼時候放鹽最美味?哪些肉類蔬菜搭配超贊?

燉是一種健康的烹調方式

溫度不超過100℃, 可最大限度保存各種營養素, 又不會因為加熱過度而產生有害物質。 燉菜時蓋好鍋蓋, 與氧氣相對隔絕, 抗氧化物質也能得以保留。

燉菜往往少不了五花肉、排骨、牛肉、雞肉等葷菜。 研究表明, 肉類經過燉煮後, “壞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含量會減少, 對身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增加, 有益營養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經長時間小火燉煮, 肉菜變得非常軟爛, 容易消化吸收, 適合老人、孩子和胃腸功能不好的人群。

小火慢燉讓食材非常入味, 味道可口。 一鍋燉菜裡往往有四五種食材,

Advertisiment
營養多樣。 燉菜湯多, 連湯帶菜一起吃, 營養不浪費。

珈賢暖男廚房

如何燉好一鍋菜

xianba890

蔥、薑、蒜必不可少

蔥、薑、蒜是燉菜“三寶”, 能解膩增香, 降低膽固醇,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燉菜的香味還要靠一些配料, 比如料酒、胡椒粉、花椒粒等, 可去除腥膻味。

這些調料可在湯煮沸、打去浮沫後加入。 香辛料太多會串味, 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即可。

放夠5種菜 讓營養多樣化

很多人覺得飲食多樣化很難做到, 但燉菜能幫你輕鬆實現。

燉菜的食材大致分為豆類、肉類、藻類、薯類、蔬菜類、粉條等。 可以選5種放進去, 其中要包括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這能減少膽固醇吸收, 促進體內膽固醇排出。

素菜多用根莖類, 比如蘿蔔、山藥, 儘量少用綠葉菜。

Advertisiment
如果要放蔬菜, 最好出鍋前放, 以免長時間燉煮, 損失營養素。

水的量大約是食材的1.5倍, 太多容易導致燉煮時間過長, 破壞營養物質, 太少則容易燒幹鍋。

文火“焐燉”更健康

燉菜用“文火焐燉”, 水要一次性加足, 中間別開蓋。 這樣做, 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才能充分溶解到湯裡, 湯的味道也會更鮮美, 氧氣不進入, 抗氧化物質也能保留。

起鍋前加鹽更美味

鹽放得太早會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 不容易溶解, 也會使湯色發暗, 濃度不夠。 鹽放得晚並不會影響湯的味道, 反而還能使肉質保持鮮嫩。

葷素搭配 營養加倍

從營養成分來看, 葷素搭配在營養結構上具有互補性。

葷食中沒有的澱粉、纖維素、果膠, 在素食中樣樣都有;

葷食中沒有維生素C,

Advertisiment
素食中沒有維生素A;

除豆腐乳外, 素菜中沒有維生素B12, 葷菜特別是肝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

動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高於植物蛋白質, 二者搭配食用, 其生物學價值可明顯提高。

從保健角度來看, 合理的葷素搭配可以加強食療功效, 使之相得益彰。 因此燉肉時, 最好搭配適宜的蔬菜, 既能增加營養價值, 又能吃出美味健康。

雞肉配栗子

雞肉為造血療虛之品, 栗子重在健脾, 更有利於雞肉營養成分的吸收, 造血機能也會隨之增強。 老母雞湯煨栗子效果更佳。

鴨肉配山藥

老鴨既可補充人體水分又可補陰, 並可消熱止咳。 山藥的補陰之力更強, 與鴨肉伴食, 可消除油膩, 補肺效果更佳。

牛肉配土豆

牛肉營養價值高,

Advertisiment
並有健脾胃的作用, 但牛肉纖維粗, 有時會刺激胃黏膜。 土豆與之同煮, 不但味道好, 且有著保護胃的作用。

豬肉配洋蔥

洋蔥能夠促進脂肪代謝, 降低血液黏稠度, 減少豬肉脂肪高的“副作用”。 其實, 豬肉基本屬於“百搭”, 配合有滋潤效果的冬瓜、百合等燉食, 都是不錯的選擇。

羊肉配生薑

羊肉補血溫陽, 生薑有止痛祛風濕等作用。 相互搭配, 生薑既能去腥膻味, 又能有助羊肉溫陽祛寒。

魚肉配豆腐

魚肉中蛋氨酸含量豐富, 苯丙氨酸含量少, 而豆腐卻恰恰相反, 兩者合而食之, 可取長補短。 豆腐含鈣較多, 正好借助魚體內維生素D的作用, 提高人體對鈣的吸收率, 非常適合老年人和孕婦食用。

冷颼颼的, 快給全家煮上一鍋營養暖身菜吧!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