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七招!讓孩子愛上幼稚園生活

對幼兒而言, 幼稚園是一個充滿陌生的環境, 心理上的殺戮戰場。 因為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分離焦慮”是在幼稚園產生的。

有些小兒不願意入託, 總是哭鬧甚至拒食, 家長怕委屈了孩子, 結果是送送停停,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孩子長期不能適應集體生活。

遇到這種情況, 按以下幾點來做當可以解決問題:

1、必須堅持天天送去, 態度要堅決, 要說“明天該去幼稚園了”, 不要說, “明天去幼稚園好不好?”也不要哄騙孩子或者答應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即使孩子天天哭鬧也不能動搖。

2、把孩子送到班裡立刻轉身走, 班裡老師是有辦法安慰孩子的。

Advertisiment
不要兩眼淚汪汪, 一步三回頭, 這種焦慮不安的情緒會感染孩子, 使他更感到害怕和孤獨。 實際上, 孩子哭幾天就會好的。

3、若有可能, 開始幾天您可以稍早一點接孩子, 以免只剩下1—2個人時, 增加孩子孤單、想家之情。

4、如果您的孩子比較膽小、內向, 可以先向老師介紹一下孩子的性格特點, 請老師給孩子介紹一個活潑外向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孩子會更容易適應。

5、向老師瞭解孩子一天的表現, 有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以表揚, 這對孩子是一種精神安慰。

6、從幼稚園接回家後多與孩子談談幼稚園的生活, 讓他表演在幼稚園學的兒歌舞蹈, 從正面引導孩子對園裡生活的美好回憶。

7、切記不要以送幼稚園托兒所作為對孩子的威脅,

Advertisiment
這樣他會加深對托兒所幼稚園的反感。

幼稚園對每個孩子都餘悸猶存, 只因為那是一個完全陌生、看不到親人的地方。 在媽咪離去時, 瘋狂地喊叫哭泣, 無助地趴在地上, 此種恐怖的記憶對孩子而言, 有種被撕裂與割離的情愫。 所以如何使孩子能開開心心上幼稚園, 對父母而這是一道很重要而且必須要克服的難關, 此時期的親子教育對幼兒的心靈和心理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代表人生另一種轉變與蛻變。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社會關係

其實, 協助孩子願意上幼稚園並非難事, 只要稍微動一下腦筋, 便可應付裕如。

以下的策略與方法可提供為人父母者參考:首先是為孩子找友伴, 同齡的或大一、兩歲的小孩。

Advertisiment

每天抽空讓孩子和左鄰右舍年齡相近的孩子多相處, 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社會關係, 將來上幼稚園時, 可以和自己的同伴一起上學, 如此才不會感到孤獨與無伴;其次是養成孩子的正常作息習慣。

早睡早起上二餐定時定量, 中午要睡午覺;第三是常帶孩子到戶外運動、遊戲,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第四是完成孩子大小便的訓練。

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增加其自我自信心;第五是培養孩子看書的興趣。 提供幼兒一些簡單的圖卡、畫片以培養其閱讀的習慣。 在未上幼稚園時, 先養成其規律生活的習慣與自動自發的生活, 將來才能適應團體生活, 不致於因為生活的改變而導致適應不良。

Advertisiment

減少挫折、增強自信心

其次, 良好習慣的養成, 必須是點點滴滴累積而成。 所以家長必須要花時間和心血,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鼓勵其多與其它小孩子認識, 建立友伴與同儕關係。 養成孩子正常作息和訓練孩子大小便, 最終目的在於使孩子適應團體生活, 如果孩子沒有養成這些習慣, 很容易在團體生活中受到挫折, 降低其自尊心;其次增加幼稚園老師的困擾, 容易遭到同學們的訕笑, 造成孩子幼小的心靈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失去自信心而退縮畏怯, 不敢輕易嘗試與冒險, 缺乏進取的精神。

所以在孩子上幼稚園之前, 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

例如, 在兒子滿四歲時, 我讓他開始上幼稚園小班。 記得帶兒子上學的第一天,

Advertisiment
一走進校門口, 兒子就立刻鬆開我的手, 開心的到處和小朋友打招呼, 玩得好開心;第二天正式上課, 兒子穿著幼稚園的制服, 站在巷口等娃娃車, 看他又期待又開心的模樣, 絲毫沒有畏懼上學的樣子。 上幼稚園成為孩子每天最快樂的事。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 有條件的最好送去托兒所或幼稚園, 讓他們過一過集體生活, 同齡兒相互之間有一種天然的親和力, 很快他們就會和諧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剛去托兒所幼稚園的不適應, 會很快過去, 家長大可不必過於擔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