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七種流產類型的應對方法

自然流產婦科常見病, 一旦發生流產症狀, 應根據流產的不同類型, 及時進行恰當的處理(早期妊娠流血應與葡萄胎、異位妊娠等鑒別, 陰dao內排出的組織塊應送病理學檢查)。

先兆流產:

應臥床休息, 禁忌性☆禁☆生☆禁☆活, 避免不必要的陰dao檢查, 減少對子宮的刺激。 根據情況酌情使用對胎兒危害小的鎮靜藥物、維生素E、黃體酮等。 此外, 對先兆流產患者的心理治療也很重要, 要使其情緒安定, 增強信心。 經治療2周, 症狀不見緩解或反而加重者, 提示胚胎發育異常, 應停止治療, 讓其流產。 或進行B超檢查等相關檢查, 決定胚胎的狀態,

Advertisiment
給以相應處理, 包括終止妊娠。

難免性流產:

一旦確診, 應儘早使胚胎及胎盤組織完全排出。 早期流產應及時刮宮, 對刮出物進行認真檢查, 並送病理檢查。 晚期流產, 因子宮較大, 吸宮及刮宮有困難者, 可用催產素10單位加於葡萄糖液500ml內, 靜脈滴注, 促使子宮收縮。 當胎兒及胎盤排出後需檢查是否完全, 必要時刮宮以清除宮腔內殘留的妊娠產物。

不完全性流產:

一經確診, 須及時清理宮腔(行吸宮術或鉗刮術)。 因失血過多致休克者應先糾正休克, 同時清理宮腔, 並給予宮縮劑止血, 術後給以抗生素預防感染。

完全流產:

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可觀察2~3天。

稽留性流產:

處理較困難。 因為胚胎組織有時可能機化, 與子宮壁緊密粘連,

Advertisiment
造成刮宮困難;稽留時間過久, 可能發生凝血機制障礙, 導致DIC, 造成嚴重出血。 刮宮術前須檢查血常規、出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血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凝血塊觀察試驗及血漿魚精蛋白副凝試驗(3P試驗等), 並做好輸血準備。 若凝血功能正常, 可口服乙烯雌酚5~10ml, 每日3次, 共5日, 以提高子宮肌對催產素的敏感性。 子宮小於12孕周者, 可行刮宮術, 術時注射宮縮劑以減少出血, 若胎盤機化與宮壁粘連較緊, 手術應特別小心, 防止穿孔, 一次不能刮淨, 可於5~7日後再做刮宮。 子宮大於12孕周者, 可靜脈滴注催產素(5~10單位加於5%葡萄糖液內), 也可用前列腺素或利凡諾等進行引產, 促使胎兒、胎盤排出。 若凝血功能障礙, 應儘早使用肝素、纖維蛋白原及輸新鮮血等,
Advertisiment
待凝血功能好轉後, 再行引產或刮宮。

習慣性流產:

應力求查明原因, 對因治療。 孕前男女雙方應作全面查體和泌尿生☆禁☆殖☆禁☆器官的檢查, 有條件時可行染色體檢查、ABO系和Rh系血型、免疫及微量元素等方面的檢查。

感染性流產:

必須先給抗生素數日, 適時清理宮腔, 以防炎症擴散。

醫生建議:確定妊娠後在早孕期間應避免劇烈活動並儘量減少性☆禁☆生☆禁☆活, 避免精神神經因素如驚嚇、精神刺激等。 增加營養, 增強體質,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若出現陰dao不規則流血、流水或下腹陣痛, 均應立即就診, 不宜亂服藥以免耽誤病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