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個字的小兒故事:抱佛腳

【注音】bào fó jiǎo

【成語故事】宋朝時期, 王安石與客人閒談, 偶然談到佛經, 他感慨地說:“投老欲依僧”, 表示想與和尚去做伴。 旁人加上一句“急來抱佛腳”。 王安石不悅, 那人說古詩對諺語, 如改成對聯則成為“老欲依僧, 急來抱佛”, 頭腳相對。

【出處】垂老抱佛腳, 教妻讀《黃經》。 唐·孟郊《讀經》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慌忙應付

【結構】動賓式

【近義詞】平時不燒香, 臨時抱佛腳

【反義詞】防患未然

【同韻詞】累世通好、飲噉醉飽、兔頭獐腦、金銀財寶、釘是釘, 鉚是鉚、遺黎故老、江翻海倒、忘年交好、一鱗一爪、錦衣繡襖、。 ..。 ..

【年代】古代

【英文】claspBuddha‘sfeet-professdevotiononlywhenintrouble

【其它使用】

◎ 事到臨頭,

Advertisiment
你只好去抱佛腳了。

◎ 這種畫風所要求的寫實功力, 使得畫家們臨時抱佛腳地日夜練著基本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