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應對小兒秋季腹瀉
秋天來臨, 嬰幼兒秋季腹瀉多了起來, 這種腹瀉是一種由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炎, 最喜侵犯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
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後, 病初幾乎每個孩子都有嘔吐現象, 多數患兒有發熱, 體溫多在38℃~40℃之間。 病後兩天出現腹瀉, 大便每日10次左右, 水樣便或蛋花樣便, 呈花綠色或乳白色, 可有少量黏液, 無膿血, 無腥臭味, 本病為自限性疾病, 腹瀉多在病後4~7天自愈, 少數孩子腹瀉可持續20多天。 有個別病兒可發生猝死, 可能與併發心肌炎有關。
秋季腹瀉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所以服用抗生素有害無益。
Advertisiment
第一、注意保暖
家長可以用一個暖水袋給孩子熱敷腹部, 還可以給孩子揉揉肚子, 以減輕病兒的腹痛。
第二、調節好飲食
在腹瀉急性期要減少進食量, 但不必禁食。 要食用一些米粥、麵湯之類的稀飯, 急性期不要食用魚、肉, 待病情好轉後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第三、喝口服補液鹽
給孩子喂口服補液鹽水應該耐心, 少量多次地喂, 每2~3分鐘喂一次, 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這樣積少成多, 約4~6小時即能糾正脫水。 如果孩子對口服補液不耐受, 或腹瀉程度加重, 就應帶孩子看兒科醫生, 用靜脈輸液的方法補液。
胡蘿蔔泥與米湯治脾虛型小兒腹瀉
Advertisiment
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學博士莊乾竹介紹, 中醫常根據腹瀉患者症狀的不同而分為以下四種:脾虛型、傷食型、風寒型和濕熱型, 胡蘿蔔配米湯適用於治療脾虛型小兒腹瀉。 脾虛型腹瀉患者的典型症狀是:患兒久瀉不愈、面色萎黃、食欲減退、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
現代研究表明, 胡蘿蔔中所含的揮發油能起到促進消化和殺菌的作用, 可減輕腹瀉和小兒胃腸負擔, 並且胡蘿蔔中還含有果膠、木質素、黃堿素等物質, 能使大便成形並吸附腸道內的細菌和毒素。 臨床觀察表明, 在給腹瀉患兒餵食胡蘿蔔泥時, 若讓患兒適量喝點小米湯, 可大大減少頑固性腹瀉的次數。
製作方法如下:
胡蘿蔔泥:將胡蘿蔔用清水洗淨,
Advertisiment
小米湯:取小米250克, 加2500毫升水, 微火煮2小時, 取上層米湯, 每日喂6次, 每次30~1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