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月三為什麼要吃雞蛋

1 三月三為什麼要吃雞蛋典故一

三月三, 地菜煮雞蛋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國時期, 名醫華佗來沔城采藥, 一天, 偶遇大雨, 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時, 見老者患頭痛頭暈症, 痛苦難堪。 華佗隨即替老者診斷, 並在老者園內采來一把地菜, 囑老者取汁煮雞蛋吃。 老者照辦, 服蛋三枚, 病即痊癒。 此事傳開, 人們都紛紛用地菜煮雞蛋吃, 熱潮遍及城鄉。 華佗給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 因此, 三月三, 地菜煮雞蛋, 就在沔陽形成了風俗。 以後逐漸傳開, 在江漢平原一帶也盛行起來了。

2 三月三為什麼要吃雞蛋典故二

相傳每年農曆三月初三,

Advertisiment
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 用吃雞蛋的方式悼念祖先, 並希望沾點靈氣。

3 三月三為什麼要吃雞蛋典故三

在壯族三月三歌墟中男女青年的交際習俗: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雞蛋染成彩色用以傳情之物。 小夥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 如果有急就讓小夥子碰。 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 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4 三月三為什麼要吃雞蛋典故四

三月三, 是個古老的節日, 是從春秋戰國時期的“上已節”演變而來的。 那時這個節沒有固定的日子, 一般在三月上旬。 “已”是地支中的幹位。 過去紀年紀月紀日用六十花甲, 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與地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字輪番搭配,

Advertisiment
以數學組合方式組成六十個組合形式來記日記年。 “上己”就是三月中第一個出現“己”的日子, 因此叫“上己”。 過去, 在這一天, 人們要到野外郊遊踏青。 青年男女在這一天得到了徹底的解放, 可以不受禮教約束, 自由交往。 到秦時, “上己節”的活動被正式定在三月初三這一天。 這天, 人們在郊外水濱蕩秋千, 放風箏, 觀風景, 青年男女對歌抒懷, 各行其樂。 到唐代, 這種風氣還一直流傳著, 甚至連皇家戒備森嚴的宮廷也敞開了大門, 讓嬪妃宮女到郊外歡度一日。 詩聖杜甫描寫玄宗寵妃楊玉環及其姐妹到長安城外郊遊時就寫到:“三月三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 ”三月三這個節日發展到後來,
Advertisiment
在人們的生活中漸漸淡下去了, 即使某些仍保留著這一風俗的地方, 內容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逐漸成了一個休息、遊樂和集市貿易活動的節日。 但在我們今天, 沒有旅遊、休息的說法, 我們吃個“煮雞蛋”就算是過三月三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