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歲男孩的“性行為”

兵兵是個三歲的男孩, 過敏體質, 有哮喘, 從小體弱多病, 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非常寵愛他, 今年剛上幼稚園。 前段時間, 老師向家長反映, 孩子在幼稚園不合群, 也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 經常獨自呆在角落裡。 更糟糕的是, 老師還發現他時有撫摩自己生☆禁☆殖☆禁☆器的行為。

媽媽仔細觀察了一下孩子在家中的舉動, 發現兵兵不知從何時起, 喜歡躲在大沙發裡, 悄悄把自己的生☆禁☆殖☆禁☆器拿出來玩。 媽媽一改以往的溫和慈愛, 嚴厲地阻止了兒子的不良行為, 兵兵當時就被媽媽的“變臉”嚇哭了, 連連保證以後再也不做了。

Advertisiment
可是, 不知怎的, 無論媽媽恐嚇、責駡, 還是好言相告, 兵兵的這一行為不僅沒有消失, 反而越來越頻繁了。 而且, 媽媽還發現本來就膽子不大的兒子變得越發膽小, 更加依戀家人, 甚至哭著鬧著再也不肯上幼稚園啦。

兵兵不良行為的產生, 與家長的教養方式、孩子的個性、年齡特點, 以及最近孩子生活環境的變化有關。

兵兵生來就是過敏體質, 這樣體質的孩子先天的氣質就屬於比較敏感、膽小型的, 家長因為孩子體弱給予了過多的保護, 除了生活上精心照顧外, 也擔心瘦弱的兵兵磕著碰著, 或者被其他孩子欺負。 因此平時不帶兵兵到熱鬧的地方玩, 也很少讓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從心理發展上來說,

Advertisiment
三歲的孩子, 正處於佛洛德所說的性☆禁☆器期, 男孩女孩開始認識到自己性別上的差異, 也有的孩子會注意到自己的性☆禁☆器官;天生敏感的兵兵也許是因為某一次的偶然, 發現撫摩自己生☆禁☆殖☆禁☆器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感和安慰。

而兵兵反復出現這一不良行為的起因, 是他從家中熟悉的環境進入了幼稚園。 因為不懂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 又天生敏感、膽小, 兵兵在幼稚園感到孤獨和失落, 他獨自一人待在角落裡, 只能設法進行自我安慰, 而撫摩自己生☆禁☆殖☆禁☆器的行為, 恰好滿足了他的這一心理需求。

面對孩子出現的這一不良行為, 家長要有正確的處理方法。

媽媽的嚴厲批評, 甚至打罵, 不僅不能阻止兵兵的不良行為, 反而讓兵兵更有失落和挫折感,

Advertisiment
進一步加大兵兵尋求心理安慰的需求, 反過來強化了他的不良行為。 更為嚴重的是, 還可能讓孩子因為媽媽的批評而產生羞愧感, 給孩子以後的人生埋下性心理障礙的陰影。

建議兵兵媽媽首先要正確認識孩子的這一行為, 減輕自己的焦慮情緒。 其次要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採用正確方法幫助孩子。 當發現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 不指責和批評, 可以態度溫和地用孩子感興趣的玩具、事情去轉移他的注意力, 以淡化孩子的不良行為。 同時, 與幼稚園老師溝通, 拜託老師多關心孩子, 儘量減少孩子在幼稚園呆坐和獨處機會, 讓孩子體會到與小朋友一起玩的樂趣, 培養他的交往技巧。 相信經過一段時間,

Advertisiment
兵兵的不良行為會自行消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