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一個“3碗雞蛋面”的故事流傳很廣, 父親用心良苦地教育孩子不要占小便宜:第一天, 父親做了兩碗面, 一碗有荷包蛋, 另一碗沒有。 他問兒子吃哪碗, 兒子選了有蛋的那碗。 結果, 父親撥開另一碗面, 下面藏了兩個蛋。 他告訴兒子:“想佔便宜的人, 往往占不到便宜。 ”第二天, 父親又做了兩碗面, 從表面看, 仍然一碗有蛋, 一碗無蛋。 這次孩子選了沒蛋的那碗。 結果, 這一碗真的沒有荷包蛋。 父親說:“想佔便宜的人, 可能要吃大虧!”第三天, 父親依然做了兩碗面。 這一次, 兒子很平靜地選了沒有蛋的那碗, 卻在碗底發現了一個荷包蛋。
Advertisiment
孩子隨父母出去做客, 叔叔阿姨基本都會給點小零食、小禮物。 有的父母會告誡孩子:“沒有經過別人允許, 不能拿別人的東西;如果是別人送的, 拿了必須說‘謝謝’。 ”這樣照做的孩子, 長大後一般不會隨便占人便宜, 就算接受饋贈, 也會真誠感謝, 事後還會想辦法回贈。 但有的父母卻把別人給孩子東西視為理所應當, 甚至幫孩子要東西。 這種孩子長大後很可能變成“糖公雞”, 見了好東西就想沾點回來。
俗話說:占小便宜吃大虧。 愛佔便宜的人格局小, 心眼窄, 常常撿到一棵草, 卻失去一片森林。 到最後, 身邊的人都不待見他, 人際關係差, 難成大事。 父母要注意從小向孩子傳遞“教養”和“修養”的道理,
Advertisiment
首先, 父母要以身作則, 言傳身教, 不占小便宜。 說起來簡單, 但這貫穿於生活的點點滴滴。 比如, 小販多找了錢, 要帶著孩子去當面返還, 而不是據為己有;不從公家順東西。
其次, 明確告訴孩子“沒人喜歡愛佔便宜的人”。 孩子從鄰居家玩後, 拿回來一輛小汽車。 媽媽要問清楚:“這是小朋友送你的, 還是你自己拿回來的?”如果是送的, 是否表示了感謝;如果是自己拿回來的, 父母必須嚴肅地跟孩子講清楚道理, 可以引導他換位思考, “如果你最心愛的物品不見了, 你會多難過!如果你後來知道是哪個小朋友偷偷拿走了你的玩具, 你是否還願意跟他一起玩?”讓孩子知道這種愛占小便宜的行為不受歡迎,
Advertisiment
再次, 嚴厲懲罰老拿東西的行為。 孩子第一次佔便宜時不要過分指責, 跟孩子講清楚道理。 但如果孩子總是這樣, 家長可不能視而不見, 必須嚴厲懲罰讓他認識並改正錯誤。 比如, 取消假期孩子喜歡參加的活動, 如果已經報名了, 也要立刻取消;停止供給平時花費的零花錢;或者每天要做更多額外家務活等。 如果這些還不管用, 就要採取更加嚴厲的懲罰措施, 必要的時候需要點武力, 直到將孩子這個占小便宜的壞毛病改掉為止。
最後, 家長要反思是否滿足了孩子的正常需求。 父母要多關心孩子, 力所能及地滿足合理要求。 如實在不能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