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第一課
媽媽要知道:
一個人一生會有幾顆牙:在寶寶出生六七個月的時候, 就開始長乳牙了。 乳牙的生長順序是由前向后, 規律是每隔4個月長出4個牙, 陸續長出門牙、犬齒及大臼齒共20顆。
Advertisiment
有些藥物傷害牙:很多藥物會對孕期當中寶寶的口腔和牙齒發育有害。 比如利眠寧、安定、苯妥英鈉、強的松、可的松都有可能引起唇裂或腭裂;四環素類藥物除抑制媽媽肚子里的寶寶生長發育外, 還可影響牙釉質礦化, 日后就是再補充鈣, 也不可能恢復正常, 不僅使牙齒變得不堅固, 而且還會終生變成灰黃色, 不只不健康, 而且不美觀, 一生也對寶寶的心理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齲齒會傳染:不要以為齲齒是小事,
Advertisiment
含糖的食物損壞牙齒:這個道理想來是不用嘮叨了吧。
母乳是嬰兒的最好食物:盡管母乳也是甜的, 但乳牙長時間浸泡在母乳里卻不會被蛀壞。 母乳還可抑制細菌在牙齒上繁殖, 防止牙齒腐爛;母乳中還含有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鈣質, 這也是吃母乳的寶寶為什么不會過早爛牙的原因。
乳牙萌發:乳牙萌發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重要標志。 寶寶在長牙前, 因局部牙齦充血, 會微腫或發紅。 當牙齒接近萌出, 壓迫牙床的神經感受器官, 又會引起牙齦發癢,
Advertisiment
孩子用什么樣的牙刷、牙膏好:寶寶的口腔都比較小, 因此必須選用兒童牙刷。 兒童牙刷的刷毛一般為兩行、每行五束或六束。 此外, 由于寶寶的口腔粘膜及牙齦都很嬌嫩, 如果牙刷的刷毛較硬, 稍不留意就會刺傷口腔粘膜或牙齦, 所以, 兒童牙刷的刷毛應該纖細柔軟、均勻光滑。 另外, 由于兒童年齡不同, 口腔大小也不同, 兒童牙刷又分為大中小三號, 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及口腔大小, 選擇不同的牙刷。 而牙膏中的主要原料是磨擦劑, 磨擦劑粉末越細, 牙膏的質量越好。
牙菌斑:牙菌斑是牢固黏附在牙表面的細菌性薄膜,
Advertisiment
媽媽這樣做:
愛護寶寶牙齒從孕期開始:懷孕媽媽首先要防止缺鈣。 在懷孕4個月到嬰兒出生后第一年的時間里, 是乳牙釉質的鈣化期。 這時候的孕媽媽白天要多出去曬太陽, 從陽光中攝取足量維生素D, 同時每天記得喝至少250毫升牛奶, 還要盡量地多吃蝦皮、蝦米、蛋黃、綠葉蔬菜這些富含鈣食物。 從懷孕中期開始, 孕媽媽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直到懷孕36周, 通常可選用鈣爾奇D600片劑, 每天晚餐后服1粒, 或鈣爾奇D300咀嚼片, 每天早餐和晚餐后分別服1粒。
Advertisiment
還有, 孕媽媽還需要拒絕吸煙并且遠離二手煙。 醫學研究表明, 孕媽媽經常吸煙或被動吸煙, 會導致胎寶寶頜面部或口腔發育畸形, 引發出很多牙齒問題和牙周疾病。 這是很嚴重的。
剛出生, 采取科學養育方式:母親的哺乳方式將直接影響寶寶牙齒的健康。 母乳喂養有利于嬰兒頜面部骨質正常發育。 母乳是新生寶寶的首選食品。 寶寶有力吸吮母乳的動作, 有利于頜面正常發育。 人工喂養如果人造奶嘴使用不當, 極易造成面部和牙頜異常, 必須人工喂養時, 應選擇模仿乳☆禁☆頭仿真設計的奶嘴。 同時, 盡早訓練寶寶使用杯子和碗筷進食, 避免形成對奶瓶的依賴性。 避免不正確的哺乳姿勢, 人工喂養時, 寶寶吃奶的姿勢、奶瓶的位置、奶嘴孔大小, 都對牙齒發育影響很大。媽媽一定要注意采取正確姿勢,使寶寶吮吸時下頜前伸運動近似于吮吸母乳,不影響下頜骨正常發育,避免引起寶寶牙頜畸形。
斷奶后,控制寶寶吃糖:斷奶后,每天飲食中要有五谷雜糧、牛奶、奶制品及蔬菜和水果,牛奶中盡量不加糖;平時,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冰激凌、糕點、糖塊等易粘在牙齒上的細軟食物;多喝白開水,少喝糖分高的飲料。為寶寶提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練習咀嚼,像蘋果、小紅蘿卜、黃瓜、玉米什么的。其中新鮮水果尤其應該列為優選項,咀嚼時間越長,唾液分泌越多,增多的唾液會把牙齒清洗干凈,同時增強咀嚼功能。
要特別重視長牙期嬰兒護理:乳牙生長時,寶寶正在牙牙學語,若乳牙被蛀掉或過早脫落,會影響寶寶發音的準確性,還會引起牙齒生長移位、恒牙牙列不齊、易齲壞等。
乳牙萌發期間的寶寶還喜歡咬奶頭或吮手指頭。媽媽就要經常查看寶寶口腔,加強護理。但要注意寶寶的口腔不宜擦洗,因為他們的口腔粘膜非常嬌嫩,很容易就會引起局部或全部性☆禁☆感染。
出牙時,由于唾液分泌增多,寶寶會常流口水,這是暫時的生理現象,用軟布擦干就可以避免唾液對口腔周圍皮膚的損害。
出牙期間要給寶寶補充容易消化、富含蛋白質、鈣、磷等礦物質及各種維生素的食物。為保證寶寶乳牙長得好,還要注意給寶寶添加輔食,如餅干、烤饅頭片等,這些食品能鍛練乳牙的咀嚼能力,幫助寶寶牙齒的生長發育。當寶寶7個月以后,就可添加蔬菜、水果等食物。
正常的寶寶長牙,多半沒有大的痛苦,很少數會有睡眠不安、食欲減退和體溫微微升高現象,這些都是暫時的,幾天后就能好轉。
護齒習慣要從六個月大開始培養:當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的時候,也就是大約6個月大的時候,就要開始給寶寶”刷牙”了。當然這里所說的刷牙并不使用牙刷,而是媽媽用干凈的紗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凈水幫寶寶清洗口腔,洗去牙齒及牙床上的附著物,這種口腔護理方法一般要持續至寶寶兩歲,口腔中的乳牙才全部萌出。
當寶寶開始出牙,媽媽還可以嘗試給他牙刷把玩,以及用牙刷替他清潔幾只小小的乳齒;待他一歲多時,再給他一支沒有擠上牙膏的牙刷,讓孩子放進口腔,試試刷牙的感覺。
兩歲,我們來做刷牙游戲:等寶寶再大一些,媽媽可以通過“刷牙游戲”幫他建立口腔保健習慣,先讓寶寶看著媽媽刷牙,然后給他一支乳牙刷或兒童牙刷,他會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牙刷放在口中刷來刷去。
快三歲了,別讓寶寶怕牙醫:
寶寶的牙齒就是沒有問題,媽媽也應經常帶他們去牙科進行保健檢查。發達國家的寶寶,幾乎很少發生齲齒。3歲前,帶寶寶去牙科進行保健,是讓寶寶逐漸熟悉那里的環境,觀察和了解醫生的治療,感到這里一點都不可怕。等到需要進行牙齒保健或治療時,便能輕松快樂地接受。這樣就可以避免寶寶對于陌生的環境心里充滿恐懼,而大哭不已堅決不與醫生配合,最終讓媽媽著急,醫生費力,而寶寶則失去牙齒保健或治療機會的可能。
寶寶的第一課
寶寶要知道:
刷牙是自己的事:愛子心切的媽媽總會以為寶寶還小不懂刷牙,便天天替他刷,其實這樣容易養成寶寶依賴的習慣。折衷一點的方法是,無論如何讓寶寶學會自己刷,即使他們刷得不夠干凈,再動手替他們補刷。并且還可以同時告訴寶寶,他刷牙的錯誤和遺漏的地方,提醒他下次避免。這樣一天一天地督促和堅持,可以讓孩子從小開始就建立起每天起床及睡前刷牙的好習慣。
我兩歲半了,我要自己刷牙了:開始,媽媽要替寶寶選擇小號的牙刷。每日早晚兩次,媽媽站到寶寶身后,手把手教寶寶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表達能力,只要媽媽循循善誘,由淺入深地耐心指導,寶寶絕對可以很快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我三歲了,我要天天刷牙:從3歲起,寶寶已經過半年的過度期訓練,應能獨立完成刷牙動作了。但此時的寶寶還很頑皮,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家長平時還要起監督指導作用,使寶寶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這樣才能使寶寶擁有一副健康美麗的牙齒。
寶寶跟媽媽一起做:
挑牙刷:選擇合適的兒童牙刷,以6歲以下的寶寶為例,牙刷的刷頭長度需相等或小于一個2分硬幣的直徑,刷毛要以柔軟為主。
挑牙膏:使用含氟化物(Fluoride)兒童牙膏,因當中的氟化物含量較少,而每次使用的分量只需要大約1顆青豆般大小就足夠啦。
預備開始:引導寶寶把牙刷斜放及輕壓在牙齒與牙肉間的地方,以2到3顆牙齒為一組,
每組各前后移動10次左右,確保能夠清除牙齒與牙肉溝內的牙菌斑。
先刷牙面:順序地清潔每個牙面,包括:外側面、內側面及咀嚼面。可以先從上、下排牙齒的外側面開始清潔,再刷上、下排牙齒的內側面。
別忘了咀嚼面:最后還要把刷毛放在上、下排牙齒的咀嚼面上,前后移動地刷。
力度要控制:對于寶寶嬌嫩的口腔,刷牙力度一定要適中,不宜太用力,避免弄傷牙肉。
一天兩次:學刷牙的時候,媽媽最好要陪伴寶寶一起刷牙,建立早晚刷牙的習慣。
補刷一下:由于寶寶的手部小肌肉仍在發展階段,因此雙手未必可靈活地清潔口腔內每顆牙齒,他們只會集中清潔咀嚼面及部分外側面的牙齒,較易忽略內側面。因此,媽媽需要每天晚上替孩子補刷牙齒一次,確保牙齒刷得干凈。
牙線:建議媽媽教導孩子認識、了解和使用牙線,徹底清潔牙縫之間的污垢。
課后媽媽還要注意
定期檢查:媽媽必須從小就培養寶寶定期前往牙科診所接受檢查的良好習慣。這樣不但能讓牙醫及早發現蛀牙,防止齲洞的形成。更可讓牙醫觀察小朋友牙齒生長的模式及次序,假如情況不夠理想,也可提早進行輕微矯正治療。避免日后需要為整副牙齒進行矯正治療。一般來講,定期檢查牙齒,0~5歲時每隔2~3個月檢查一次,6~12歲時每隔半年檢查一次,12歲以上每年檢查一次。
寶寶出現小乳牙早失時,趕快帶到牙科做牙齒間隙保持,不然會影響恒牙的發育和萌出;出現反頜、牙列擁擠、牙齒錯位等情況,也應及早去口腔科,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盡快矯正過來。
防止蛀牙:首先,避免讓小寶寶吃大量糖果。因為在我們的口腔里面,其實生長了很多細菌。如果剛吃完一大盒美味的糖果,口腔里面的細菌就會將糖分轉化為酸性物質,并且寄居在寶寶的牙齒上面,慢慢侵蝕牙齒,造成蛀牙。
假如寶寶真的有時候需要吃零食,媽媽應該考慮更多地給寶寶一些天然食物,像芝士及水果之類的。
創傷護理
最要緊:媽媽要記得在任何時候最重要是保持冷靜。
牙齒折斷或撞碎:要盡可能帶全部碎片立即去看牙醫,讓牙醫重新將碎片組合。如果同時撕傷了軟組織,例如口唇、面頰粘膜或舌頭,牙醫會及時檢查傷口,看看有沒有碎片藏在傷口里。即使沒有碎片,媽媽也要立即帶寶寶去看牙醫,因為折斷了的牙,很有可能會出現敏感,而更有甚者假如牙齒的末端神經受細菌感染,還會引起劇烈疼痛。
乳牙脫位:不要讓寶寶自己搖動要脫落的乳牙,否則很有可能會傷害牙床里正在生長的恒齒
碰掉恒齒:最重要的是立即將牙齒正確地放回原位。如果不知道正確的位置,可先用鹽水或牛奶(不可用水)沖凈牙齒, 但切切記得不要接觸或洗刷牙根,否則損壞了牙根上的細胞,就會大大減低牙齒植回牙床的機會啦。同時,要立即去看牙醫,讓專業的醫生幫助寶寶在最快的時間內把牙齒植回原位。 都對牙齒發育影響很大。媽媽一定要注意采取正確姿勢,使寶寶吮吸時下頜前伸運動近似于吮吸母乳,不影響下頜骨正常發育,避免引起寶寶牙頜畸形。
斷奶后,控制寶寶吃糖:斷奶后,每天飲食中要有五谷雜糧、牛奶、奶制品及蔬菜和水果,牛奶中盡量不加糖;平時,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冰激凌、糕點、糖塊等易粘在牙齒上的細軟食物;多喝白開水,少喝糖分高的飲料。為寶寶提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練習咀嚼,像蘋果、小紅蘿卜、黃瓜、玉米什么的。其中新鮮水果尤其應該列為優選項,咀嚼時間越長,唾液分泌越多,增多的唾液會把牙齒清洗干凈,同時增強咀嚼功能。
要特別重視長牙期嬰兒護理:乳牙生長時,寶寶正在牙牙學語,若乳牙被蛀掉或過早脫落,會影響寶寶發音的準確性,還會引起牙齒生長移位、恒牙牙列不齊、易齲壞等。
乳牙萌發期間的寶寶還喜歡咬奶頭或吮手指頭。媽媽就要經常查看寶寶口腔,加強護理。但要注意寶寶的口腔不宜擦洗,因為他們的口腔粘膜非常嬌嫩,很容易就會引起局部或全部性☆禁☆感染。
出牙時,由于唾液分泌增多,寶寶會常流口水,這是暫時的生理現象,用軟布擦干就可以避免唾液對口腔周圍皮膚的損害。
出牙期間要給寶寶補充容易消化、富含蛋白質、鈣、磷等礦物質及各種維生素的食物。為保證寶寶乳牙長得好,還要注意給寶寶添加輔食,如餅干、烤饅頭片等,這些食品能鍛練乳牙的咀嚼能力,幫助寶寶牙齒的生長發育。當寶寶7個月以后,就可添加蔬菜、水果等食物。
正常的寶寶長牙,多半沒有大的痛苦,很少數會有睡眠不安、食欲減退和體溫微微升高現象,這些都是暫時的,幾天后就能好轉。
護齒習慣要從六個月大開始培養:當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的時候,也就是大約6個月大的時候,就要開始給寶寶”刷牙”了。當然這里所說的刷牙并不使用牙刷,而是媽媽用干凈的紗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凈水幫寶寶清洗口腔,洗去牙齒及牙床上的附著物,這種口腔護理方法一般要持續至寶寶兩歲,口腔中的乳牙才全部萌出。
當寶寶開始出牙,媽媽還可以嘗試給他牙刷把玩,以及用牙刷替他清潔幾只小小的乳齒;待他一歲多時,再給他一支沒有擠上牙膏的牙刷,讓孩子放進口腔,試試刷牙的感覺。
兩歲,我們來做刷牙游戲:等寶寶再大一些,媽媽可以通過“刷牙游戲”幫他建立口腔保健習慣,先讓寶寶看著媽媽刷牙,然后給他一支乳牙刷或兒童牙刷,他會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牙刷放在口中刷來刷去。
快三歲了,別讓寶寶怕牙醫:
寶寶的牙齒就是沒有問題,媽媽也應經常帶他們去牙科進行保健檢查。發達國家的寶寶,幾乎很少發生齲齒。3歲前,帶寶寶去牙科進行保健,是讓寶寶逐漸熟悉那里的環境,觀察和了解醫生的治療,感到這里一點都不可怕。等到需要進行牙齒保健或治療時,便能輕松快樂地接受。這樣就可以避免寶寶對于陌生的環境心里充滿恐懼,而大哭不已堅決不與醫生配合,最終讓媽媽著急,醫生費力,而寶寶則失去牙齒保健或治療機會的可能。
寶寶的第一課
寶寶要知道:
刷牙是自己的事:愛子心切的媽媽總會以為寶寶還小不懂刷牙,便天天替他刷,其實這樣容易養成寶寶依賴的習慣。折衷一點的方法是,無論如何讓寶寶學會自己刷,即使他們刷得不夠干凈,再動手替他們補刷。并且還可以同時告訴寶寶,他刷牙的錯誤和遺漏的地方,提醒他下次避免。這樣一天一天地督促和堅持,可以讓孩子從小開始就建立起每天起床及睡前刷牙的好習慣。
我兩歲半了,我要自己刷牙了:開始,媽媽要替寶寶選擇小號的牙刷。每日早晚兩次,媽媽站到寶寶身后,手把手教寶寶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表達能力,只要媽媽循循善誘,由淺入深地耐心指導,寶寶絕對可以很快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我三歲了,我要天天刷牙:從3歲起,寶寶已經過半年的過度期訓練,應能獨立完成刷牙動作了。但此時的寶寶還很頑皮,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家長平時還要起監督指導作用,使寶寶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這樣才能使寶寶擁有一副健康美麗的牙齒。
寶寶跟媽媽一起做:
挑牙刷:選擇合適的兒童牙刷,以6歲以下的寶寶為例,牙刷的刷頭長度需相等或小于一個2分硬幣的直徑,刷毛要以柔軟為主。
挑牙膏:使用含氟化物(Fluoride)兒童牙膏,因當中的氟化物含量較少,而每次使用的分量只需要大約1顆青豆般大小就足夠啦。
預備開始:引導寶寶把牙刷斜放及輕壓在牙齒與牙肉間的地方,以2到3顆牙齒為一組,
每組各前后移動10次左右,確保能夠清除牙齒與牙肉溝內的牙菌斑。
先刷牙面:順序地清潔每個牙面,包括:外側面、內側面及咀嚼面。可以先從上、下排牙齒的外側面開始清潔,再刷上、下排牙齒的內側面。
別忘了咀嚼面:最后還要把刷毛放在上、下排牙齒的咀嚼面上,前后移動地刷。
力度要控制:對于寶寶嬌嫩的口腔,刷牙力度一定要適中,不宜太用力,避免弄傷牙肉。
一天兩次:學刷牙的時候,媽媽最好要陪伴寶寶一起刷牙,建立早晚刷牙的習慣。
補刷一下:由于寶寶的手部小肌肉仍在發展階段,因此雙手未必可靈活地清潔口腔內每顆牙齒,他們只會集中清潔咀嚼面及部分外側面的牙齒,較易忽略內側面。因此,媽媽需要每天晚上替孩子補刷牙齒一次,確保牙齒刷得干凈。
牙線:建議媽媽教導孩子認識、了解和使用牙線,徹底清潔牙縫之間的污垢。
課后媽媽還要注意
定期檢查:媽媽必須從小就培養寶寶定期前往牙科診所接受檢查的良好習慣。這樣不但能讓牙醫及早發現蛀牙,防止齲洞的形成。更可讓牙醫觀察小朋友牙齒生長的模式及次序,假如情況不夠理想,也可提早進行輕微矯正治療。避免日后需要為整副牙齒進行矯正治療。一般來講,定期檢查牙齒,0~5歲時每隔2~3個月檢查一次,6~12歲時每隔半年檢查一次,12歲以上每年檢查一次。
寶寶出現小乳牙早失時,趕快帶到牙科做牙齒間隙保持,不然會影響恒牙的發育和萌出;出現反頜、牙列擁擠、牙齒錯位等情況,也應及早去口腔科,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盡快矯正過來。
防止蛀牙:首先,避免讓小寶寶吃大量糖果。因為在我們的口腔里面,其實生長了很多細菌。如果剛吃完一大盒美味的糖果,口腔里面的細菌就會將糖分轉化為酸性物質,并且寄居在寶寶的牙齒上面,慢慢侵蝕牙齒,造成蛀牙。
假如寶寶真的有時候需要吃零食,媽媽應該考慮更多地給寶寶一些天然食物,像芝士及水果之類的。
創傷護理
最要緊:媽媽要記得在任何時候最重要是保持冷靜。
牙齒折斷或撞碎:要盡可能帶全部碎片立即去看牙醫,讓牙醫重新將碎片組合。如果同時撕傷了軟組織,例如口唇、面頰粘膜或舌頭,牙醫會及時檢查傷口,看看有沒有碎片藏在傷口里。即使沒有碎片,媽媽也要立即帶寶寶去看牙醫,因為折斷了的牙,很有可能會出現敏感,而更有甚者假如牙齒的末端神經受細菌感染,還會引起劇烈疼痛。
乳牙脫位:不要讓寶寶自己搖動要脫落的乳牙,否則很有可能會傷害牙床里正在生長的恒齒
碰掉恒齒:最重要的是立即將牙齒正確地放回原位。如果不知道正確的位置,可先用鹽水或牛奶(不可用水)沖凈牙齒, 但切切記得不要接觸或洗刷牙根,否則損壞了牙根上的細胞,就會大大減低牙齒植回牙床的機會啦。同時,要立即去看牙醫,讓專業的醫生幫助寶寶在最快的時間內把牙齒植回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