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幼稚園前,做好哪些準備

再過兩個月, 又有一批孩子即將邁入幼稚園大門了。 第一次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 他們會不會感到無助, 會不會遇到很多困難?

我們為此特別邀請幾位幼教專家, 指導家長幫孩子提前做好準備, 讓他們歡歡喜喜入園。 技能:吃喝拉撒要掌握掌握生活技能, 學會照顧自己, 是孩子入園前的第一門必修課。

在入園前, 家長首先要在這方面做足功課, 以免孩子入園後, 因為過於依賴老師, 影響到獨立性的培養, 讓他們產生自卑心理。 1.學會用杯子喝水。

入園的寶寶大都兩三歲了, 還抱著奶瓶喝水, 不但不利於發育,

Advertisiment
還會因為不能與其他小朋友做同樣的事, 難以融入幼稚園生活。

而且, 練習單手拿水杯, 可以鍛煉手部的肌肉群, 有助於協調能力的發育。 建議在入園前1—2個月, 家長開始教孩子用杯子喝水, 尤其是控制水杯的傾斜度, 做到既喝到水, 又不會灑一身。 2.能穿脫簡單的衣服。

入園前, 孩子還應學會自己穿脫簡單的衣服, 知道衣服的正反面。 學會穿鞋, 知道左右腳。 3.學會自己大小便。

兩三歲的孩子有了很強的自尊心, 如果他們經常尿濕褲子, 會對心理造成不利影響。 有尿意後, 知道走向尿盆;坐到尿盆上自己會脫褲子就可以了。

每次睡前、醒後、飯後半小時, 父母要提醒孩子去大小便, 改掉午睡中間給孩子把尿的習慣, 並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Advertisiment

4.有洗手的意識。 讓孩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自己走到水龍頭下, 卷起袖子, 用流水洗。 孩子不需要知道具體怎樣洗手, 只需要培養講衛生的意識。 進入幼稚園後, 老師會專門教孩子怎麼洗手。 5.會最基本的表達。

讓寶寶知道, 遇到問題應該找大人, 並學會基本的表達, 如我要大便、小便等。 如果孩子目前還不會說“餓了”、“渴了”, 家長也不必擔心, 因為幼稚園在一天中會分8次組織孩子喝水, 除了3次正餐, 還有2次加餐, 不會出現過餓、過渴的情況。

至於就餐方面, 倒是不用強求孩子會用勺子、筷子, 因為即便不會用勺子, 也可以用手抓, 而且, 在幼稚園, 孩子更容易在小朋友的相互影響下學會用勺。 用筷子則通常在4歲以後才學。

Advertisiment

家長只需提前告訴孩子, 到了幼稚園不要等人喂, 要自己吃飯, 並培養他們坐在餐桌前就餐的習慣就可以了。

心理:提前講講幼稚園生活除了技能上的準備, 家長還應幫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入園前, 父母應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對幼稚園有所認識和瞭解, 比如給寶寶以講故事的方式, 講幼稚園從早到晚一天的生活安排, 甚至可以設想自己寶寶上幼稚園的故事, 穿插其中可能發生的事, 告訴孩子如何處理和面對;還可以給孩子看一些與幼稚園生活有關的圖書繪本。

要注意的是, 不能只講高興積極的事, 還要告訴寶寶, 在幼稚園想媽媽了, 該怎麼辦;老師批評了, 該怎麼辦等等。

此外, 要帶寶寶到即將去的幼稚園參觀,

Advertisiment
看看幼稚園裡好玩的玩具, 接觸一下老師, 認識一些小朋友。 提前熟悉幼稚園的環境和老師, 能減輕孩子入園後的陌生感和孤獨感。

家長也可以有意識地在家中和孩子玩“幼稚園”遊戲。 如果家長不熟悉幼稚園的生活, 可以請鄰居中已上幼稚園的小朋友來家裡玩, 使孩子在遊戲中熟悉幼稚園的生活。

▲ 物品:多帶幾件內衣褲 1.為寶寶準備幾套衣服帶到幼稚園。 外衣一兩套就可以了, 內衣要多帶一些, 便於弄髒、尿濕後更換。

衣服上要做好標記, 比如縫上孩子喜歡的圖示或縫上孩子的名字。 衣服最好是方便穿脫的, 不要穿背帶褲, 因為不方便上廁所。 帶拉鍊的上衣, 容易夾傷脖子;如果孩子咬掉拉鍊, 還會造成危險;男孩最好不穿帶拉鍊的褲子,

Advertisiment
以免尿尿時弄傷外生☆禁☆殖☆禁☆器。

2.鞋的大小要適宜, 儘量選擇底軟、跟腳、輕便的布鞋或旅遊鞋, 適合跑跳活動。 款式以鬆緊口或帶粘扣的為好, 不要鞋帶的。 注意鞋底防滑。

3.如果孩子依賴性較強, 可以在最初一段時間, 讓他帶一兩件喜歡的小玩具到幼稚園, 減輕分離焦慮。 至於被褥、枕頭、毛巾、杯子, 大多數幼稚園都準備了, 並定期消毒, 不需要孩子自己帶。 有些幼稚園會建議家長給孩子帶一個小毛巾被, 午睡時蓋著用。 因為孩子對它比較熟悉, 可以更好地入睡。

▲ 紀律:培養早睡早起好習慣 1.早睡早起。 多數幼稚園都是早晨8點—8點20分吃早飯, 中午12點午休。 但很多孩子怕睡午覺, 有的甚至1分鐘都睡不著, 應該說, 這與早晨起床晚有直接關係。

所以在孩子入園前,家長應該有意識地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最好是晚上8點半上床、9點之前入睡、早上6點半起床。

2.懂得與他人相處的規矩。去幼稚園之前,父母應多創造條件讓寶寶與其他小朋友玩,教他一些處理矛盾的方法。如拿圖畫書給孩子講述幼稚園裡會發生的故事,然後告訴他,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應學會與對方商量,或者用自己的玩具和人家交換,即使對方不同意,也不能硬搶,可以和那個小朋友一起玩。

▲ 家長最忌瞎緊張上幼稚園的是孩子,但家長也要有所改變。 1.相信孩子。在心理方面,其實真正要做好準備的是家長。因為,孩子入園後存在的各種焦慮,很多都來自家長。

家長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過於緊張,更不能嚇唬孩子,比如“你怎麼什麼都沒學會啊,以後上幼稚園怎麼辦”、“再不好好吃飯,送你上幼稚園”等不合適的言語。

家長的過度緊張,是因為自己沒做好把孩子送進幼稚園的準備,由此產生“孩子到底會不會適應幼稚園”的疑惑,這樣會給孩子無形中增加許多壓力和恐懼。因此,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的氛圍,相信他們能適應環境。

2.調整作息。孩子上幼稚園後,家長要早、晚接送,不但休息時間減少,體力消耗也會增加。因此,家長也要提前調整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以充沛的精力迎接孩子的入園生活。

▲ 摸底面試說實話在入園前,老師、寶寶、家長三方會有一個“面試”。通過這次“面試”,老師可以瞭解孩子各方面的技能,以幫助她們更有針對性地照顧孩子,並給父母更具體的指導。所以,家長一定要實事求是地回答,不必弄虛作假。

1.身體測評。瞭解孩子在入園時的體質狀況,比如孩子的飯量;每天排便的時間;每天的飲水量;是否對某些食物或物品過敏等。父母還需要出示寶寶的健康證明:包括視力、抽血檢查等。

2.能力測評。測試跳躍、跑步、平衡力等來判斷孩子的運動能力;測試圖式查找、簡單數數、兒歌故事、唱歌跳舞等,判斷孩子的綜合能力。測試是否會用勺,是否能自己吃飯,是否能自己大小便等,判斷孩子的自理能力。測試小朋友與人的交流與合作,判斷孩子的交往能力。

3.心理測評。孩子剛入園時都會出現分離焦慮,面試時,老師會帶著孩子去參觀幼稚園的環境,看孩子是否高興地跟著老師走;還是躲在媽媽身後,一看見陌生人就大哭大鬧。

4.家長評價。除了面試孩子,老師也會通過與家長對話更多地瞭解小朋友。比如平時在家帶寶寶的是父母還是保姆?小朋友有什麼樣的喜好和個性?日常有什麼樣的生活習慣?

總之,面試的核心目的是做好家園共育工作,能夠讓小朋友儘快適應幼稚園生活,健康快樂地度過自己的童年。所以家長要儘量配合老師,不要因為“面試”而憂慮。

所以在孩子入園前,家長應該有意識地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最好是晚上8點半上床、9點之前入睡、早上6點半起床。

2.懂得與他人相處的規矩。去幼稚園之前,父母應多創造條件讓寶寶與其他小朋友玩,教他一些處理矛盾的方法。如拿圖畫書給孩子講述幼稚園裡會發生的故事,然後告訴他,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應學會與對方商量,或者用自己的玩具和人家交換,即使對方不同意,也不能硬搶,可以和那個小朋友一起玩。

▲ 家長最忌瞎緊張上幼稚園的是孩子,但家長也要有所改變。 1.相信孩子。在心理方面,其實真正要做好準備的是家長。因為,孩子入園後存在的各種焦慮,很多都來自家長。

家長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過於緊張,更不能嚇唬孩子,比如“你怎麼什麼都沒學會啊,以後上幼稚園怎麼辦”、“再不好好吃飯,送你上幼稚園”等不合適的言語。

家長的過度緊張,是因為自己沒做好把孩子送進幼稚園的準備,由此產生“孩子到底會不會適應幼稚園”的疑惑,這樣會給孩子無形中增加許多壓力和恐懼。因此,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的氛圍,相信他們能適應環境。

2.調整作息。孩子上幼稚園後,家長要早、晚接送,不但休息時間減少,體力消耗也會增加。因此,家長也要提前調整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以充沛的精力迎接孩子的入園生活。

▲ 摸底面試說實話在入園前,老師、寶寶、家長三方會有一個“面試”。通過這次“面試”,老師可以瞭解孩子各方面的技能,以幫助她們更有針對性地照顧孩子,並給父母更具體的指導。所以,家長一定要實事求是地回答,不必弄虛作假。

1.身體測評。瞭解孩子在入園時的體質狀況,比如孩子的飯量;每天排便的時間;每天的飲水量;是否對某些食物或物品過敏等。父母還需要出示寶寶的健康證明:包括視力、抽血檢查等。

2.能力測評。測試跳躍、跑步、平衡力等來判斷孩子的運動能力;測試圖式查找、簡單數數、兒歌故事、唱歌跳舞等,判斷孩子的綜合能力。測試是否會用勺,是否能自己吃飯,是否能自己大小便等,判斷孩子的自理能力。測試小朋友與人的交流與合作,判斷孩子的交往能力。

3.心理測評。孩子剛入園時都會出現分離焦慮,面試時,老師會帶著孩子去參觀幼稚園的環境,看孩子是否高興地跟著老師走;還是躲在媽媽身後,一看見陌生人就大哭大鬧。

4.家長評價。除了面試孩子,老師也會通過與家長對話更多地瞭解小朋友。比如平時在家帶寶寶的是父母還是保姆?小朋友有什麼樣的喜好和個性?日常有什麼樣的生活習慣?

總之,面試的核心目的是做好家園共育工作,能夠讓小朋友儘快適應幼稚園生活,健康快樂地度過自己的童年。所以家長要儘量配合老師,不要因為“面試”而憂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