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下脘的準確位置圖和作用

1 下脘的準確位置

具體位置:

下脘穴在上腹部, 前正中線上, 當臍中上2寸(3橫指)。 足太陰脾經和任脈的交會穴(兩條或兩條以上經脈交會通過的穴位)。

取穴方法:

1、中脘穴位於上腹部, 肚臍和胸骨下端連接線的中點就是中脘穴

2、也可以併攏手指放于肚臍上方, 肚臍與胸骨下端連接線與手指相交的地方為中脘穴。

3、取仰臥位, 在上腹部, 將神闕與胸劍結合點連線進行4等分, 在連線的下1/4與3/4交點處, 按壓有酸脹感。

穴位說明:

下即下方, 脘即胃脘, 此穴當胃脘之下部, 故名下脘。

下, 相對於上、中而言。 脘, 胃也。 《說文》:“脘, 胃府也。

Advertisiment
”脘, 同管, 音義並同, 古人多互用, 今皆作“脘”。 受水穀曰脘, 指胃府。 《正字通》:“胃之受水穀者曰脘……臍上二寸當胃下口, 為下脘。 ”《黃帝內經靈樞·上膈》:“蟲寒則積聚, 守于下管。 ”本穴位當胃腑的下底大彎處, 《類經圖翼》:“當胃下口, 小腸上口”, 因名下脘。

2 下脘的作用

主治疾病:

下脘穴屬脾會, 脾惡溼, 喜升, 由於六腑氣寒, 脾的運化功能失常, 氣阻不暢, 必然會影響到小腸的泌別清濁功能, 從而導致洩痢、腹內腸鳴、食物難以消化而出現食積、腹脹等疾患。 故下脘偏重於緩解小腸、脾不運化所導致的各種疾病。 如脘痛、腹脹、食穀不化、腸鳴、胃下垂、痞塊、虛腫等。

穴位配伍:

下脘穴配天樞穴、氣海穴、關元穴、足三裡穴(針灸並用)治急性菌痢。

下脘穴配中脘、內關、足三裡治胃炎,

Advertisiment
消化不良。

下脘穴配梁門穴治消化道潰瘍。

下脘穴配關元穴治大便帶血。

下脘穴配陷穀穴, 有行氣和胃的作用, 主治腸鳴, 食穀不化。

下脘穴配中脘穴, 有和中健胃, 活血化瘀的作用, 主治腹堅硬脹, 痞塊。

下脘穴配足三裡穴, 有行氣降氣, 寬中醒脾的作用。 主治食飲不化, 入腹還出。

3 下脘的按摩方法

1、將食指和中指併攏, 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按揉下脘穴3分鐘, 就可以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

2、每日用雙手大拇指按壓此穴, 即可讓食物順利完成初步切碎到徹底消化的全過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