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乾不淨 吃了真的會生病!

很多你我都熟知的疾病, 都是從口而入的, 如:腸炎、吃壞肚子等;更被說小孩子, 腸胃這麼脆弱, 更是容易出問題。 爸媽千萬要提高警惕, 不要讓病菌一而再再而三的有機可乘。 例如以下列舉的, 都是常常聽到、常碰到的疾病:

Advertisiment

‧傷寒:

傷寒與食物與飲水有關。 有些人認為山泉水有益健康, 特地跑到山裡裝泉水來喝, 卻忽略了水中可能含有的病菌。

‧沙門式桿菌腸炎:

沙門式桿菌的傳染主要來自於牛奶、蛋、肉、或被污染的水源。 它也有可能是存留在蛋殼上, 如果再拿取的過程中, 蛋及手沒有經過清洗, 就很有可能將病菌帶入口中。 患者的大便會綠綠黏黏, 甚至還拉血便, 嚴重者還會造成腸穿孔、腦膜炎等。

‧輪狀病毒腸胃炎:

這是常在冬天會發生的疾病, 它的感染途徑也是跟口有關的「糞口傳染」。 其症狀剛開始會像感冒, 但一、二天后就會開始嘔吐, 接著會拉肚子。

Advertisiment
還好這個病毒只在腸胃道裡作怪, 不像腸病毒會跑到腦部或心臟, 威脅到生命。

‧小支氣管炎:

類似感冒的小支氣管炎也算是「病從口入」, 而它經常會在秋冬時節侵犯嬰幼兒。 當帶有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手, 觸碰健康人的鼻或口, 病毒就可能因此傳入。

Advertisiment

如何為孩子的健康把關?

1.喂母乳:母乳的免疫力是其他食物無法取代的, 也只有母乳的免疫球蛋白A可以保護孩子的腸胃道, 不管孩子離吃母乳的時間多久, 即使是三、四歲了, 腸胃道裡還是會保存這樣的保護力。 因此, 請盡可能用母乳哺育孩子, 以奠定孩子的免疫基礎。

2.勤洗手: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 請一定要養成洗手的習慣;不論是在喂十孩子之前, 或是在處理孩子大小便之後, 都要有用肥皂洗手的好習慣。

3.居家清潔:家裡環境的清潔要保持, 例如:地板及傢俱飾品要常清理, 另外室內空氣要保持通風良好, 以減少病菌的滋生。

4.避免頻繁進出公共場所:尤其在密閉的空間裡, 誰知道那裡會有多少病菌對孩子造成威脅;也不知道寶寶會不會用摸到髒東西的手,

Advertisiment
放到嘴巴裡。 所以, 儘量避免帶年幼的孩子進出公共場所。

5.養成生活好習慣:可以孩子多到戶外, 例如公園、學校等地方活動, 以鍛煉強壯的體魄;並且規律的生活也會提升人體妨疫系統的功能;例如:常洗手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等。 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抵抗力自然就會表現得比較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