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拿到四維彩超報告單了, 醫生只是忙裡偷閒的告訴你胎兒正常或者哪裡有問題, 根本沒時間給你做詳細的介紹。 孕媽媽想從報告單上瞭解更多更詳細的資訊, 可是看著上面一堆資料暈乎乎的, 四維彩超報告單怎麼看呢?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Advertisiment
一、胎兒系統篩查
胎盤分級:正常早期妊娠多表現為0級, 是胎盤的生長階段。 妊娠中晚期, 隨著胎盤的成熟, 由Ⅰ級向Ⅲ級發展。 孕三十七周以後, 大多是Ⅲ級胎盤。 所以胎盤Ⅲ級可作為胎兒成熟度的參考。
臍帶:正常情況下, 臍帶應漂浮在羊水中, 如果在胎兒頸部見到臍帶影像, 可能為臍帶繞頸。
羊水指數: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 分上、下、左、右4個區域, 將4個區域的羊水深度相加, 就得到羊水指數。 孕晚期羊水指數的正常值是8-18(24)cm。
胎心:胎心存在, 強為正常;弱有兩種可能, 一是胎兒正在睡眠中, 二可能為異常情況。 正常胎心率為每分鐘一百二十至一百六十次。
Advertisiment
脊椎:胎兒脊柱連續為正常, 缺損為異常, 可能脊柱有畸形。
二、胎兒生長指標
胎頭:輪廓完整, 如缺損或變形則為異常;腦中線無移位和無腦積水為正常。 胎頭雙頂徑的測量是估計胎齡及胎兒成熟度的指標。
雙頂徑(BPD):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長部位的長度, 又稱為“頭部大橫徑”。 當初期無法通過頭臀長來確定預產期時, 往往通過雙頂徑來預測;中期以後, 在推定胎兒體重時, 往往也需要測量該資料。
在孕5個月以後, 雙頂徑基本與懷孕月份相符, 也就是說, 妊娠28周(7個月)時雙頂徑約為7.0cm;孕32周(8個月)時約為8.0cm。 以此類推, 孕8個月以後, 平均每週增長約0.2cm為正常, 足月時應達到9.3cm或者以上。
頭圍:測量的是胎兒環頭一周的長度,
Advertisiment
腹圍:也稱腹部周長, 測量的是胎兒腹部一周的長度。 用於和腹部前後徑(APTD)和腹部橫徑(TTD)一起來推測胎兒的發育。
股骨長:胎兒大腿骨長度, 正常值與相應的懷孕月份的雙頂徑值差2-3cm。
肱骨長:上腕骨的長軸, 用於推斷孕中、晚期的妊娠周數。
小腦橫徑:就是小腦水準的長度, 用來測定正確的孕周。 妊娠16-40周的正常胎兒小腦橫徑值為(僅供參考):
20周:2.16±0.16cm
25周:2.85±0.17cm
30周:3.86±0.34cm
35周:4.29±0.26cm
40周:4.87±0.42cm
三、四維彩超報告單其他資料
側腦室:胎兒側腦室正常應該在1cm以下, 1-1.5cm算輕微, 1.5以上就有點危險了。 側腦室增寬是由胎兒腦脊液過多造成的, 胎兒後期大多能夠自己吸收, 一般醫生會建議孕婦隔兩周再做B超看看是否繼續增寬。 側腦室增寬太多的話,
Advertisiment
後顱窩池:正常情況下, 顱後窩的最大深度不超過10mm。 胎兒顱後窩寬度在32周之前隨孕周增加而增寬, 33周之後隨孕周的增加而縮窄。 首次發現有顱後窩積液是在22周, 最遲為41周, 平均31±4周。 顱後窩積液以孕29-32周最多見, 積液量最多也是在29-32周。
當顱後窩積液≥8mm, 應該每2-3周複查一次;若後顱窩池增寬大於10mm, 則應該高度警惕, 應去產前診斷門診和遺傳優生門診詳細諮詢, 同時還要檢查有無其他合併畸形。 必要時進行胎兒染色體檢查, 因為顱後窩檢查是染色體異常的標誌物檢查;如果後顱池寬度大於14mm或超聲檢查有畸形者,
Advertisiment
如果四維彩超報告單出來後, 醫生說有胎兒哪裡有問題需要注意, 孕媽媽要積極配合, 及時做好進一步的檢查, 以免造成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