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教育孩子途中要注意自己的情緒。 如果將不良情緒傳給了孩子, 教育結果可以說等於0。 該用怎樣的態度去教化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呢?不妨看看本文。
“這裡是半杯水, 不同的人看到這半杯水會有不同的反應, 有人會說:渴死了!怎麼只剩半杯水?而有的人卻會說:渴死了, 還好, 還有半杯水。 ”為什麼人的情緒差異會如此之大?老師指出:這是想法控制了我們的情緒。 當遇到同一件事,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 而不同的想法會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 合理的想法使我們產生積極情緒, 而不合理的想法則會導致消極情緒。
Advertisiment
控制好自我情緒是做到“零吼叫”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那麼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過程中怎樣做到“零吼叫”?
第一招:審視自己的情緒狀態, 莫讓不良情緒傳染給孩子。 當家長自身的情緒狀態並不好的時候可以先花一點時間調整下自己的情緒, 等到情緒穩定時再和孩子們溝通。 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們還小就以為他們“讀”不出家長的情緒, 其實孩子們十分敏感。
第二招:為孩子創造空間, 尊重孩子的隱私, 重視他們的觀點。 在這裡林少恵老師著重強調給孩子空間不僅僅是給孩子一個單獨的寢室, 給孩子們留下寬鬆的心理活動空間才是真正尊重孩子隱私。
Advertisiment
第三招:無論孩子的學習怎麼樣, 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是愛他/她的。 應試教育不僅僅是孩子們的負擔, 而且牽動著家長們的心。 儘管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切, 但是不要讓孩子們每一次成績的好壞成為家庭關係的晴雨錶。
第四招:為孩子取得的每一點進步而喝彩。 孩子們的點滴進步有的在家長們看來不值一提, 或者家長根本沒有關注到。 這十分挫傷孩子們再接再厲的積極性。 要體會到孩子們在取得進步過程中的艱辛, 當然更需要關注到孩子們的進步。
Advertisiment
與此同時, 家長應注意的是:
第一、“零吼叫”不是放任不管。
第二、警惕因為“有求必應”和“不忍心”等而強化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第三、說到就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