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可忽略孩子的表達

如果父母因為忙, 或者因為心情不好, 而忽略甚至阻止孩子的表達, 就會傷害孩子的心, 也傷害親子之間的感情。

我看過一部家庭倫理電視劇, 對其中的一個情節印象非常深刻。 劇中的父親正在燈下設計一份建築圖紙, 他3歲的兒子在拼裝軌道玩具。

這是一個單親家庭, 孩子的母親在他2歲的時候因病去世, 保姆只在父親白天上班的時候接送孩子上下幼稚園。

男孩拼裝好了玩具, 跑到父親的身邊說:“爸爸, 你看我拼裝的火車道, 火車在上面嗚嗚地跑呢。 ”

“哦, 不錯。 ”父親轉身看了一眼地板上兒子拼裝好的火車軌道,

Advertisiment
繼續埋頭繪圖。 得到了父親的肯定, 男孩又跑回軌道旁邊, 在火車頂上放了一塊積木, 玩具火車繼續延軌道前進。

“爸爸, 你看, 火車可以運積木呢。 ”男孩顯然對自己的創造很自豪。

“哦。 ”這一次, 父親頭也沒抬, 繼續忙自己的工作。 爸爸的表情和舉動, 讓兒子感到無趣。

過了一會兒, 男孩也許忘了剛才的不愉快。 開始用積木搭起了房子。

“爸爸, 你看我搭的房子好不好?”兒子又一次跑過來搖著父親的胳膊說。

這時, 爸爸有些惱了, 他的設計圖紙明天要上交, 今晚一定要完成。 爸爸甩開了兒子的手, 很生氣地沖著他嚷:“去去去, 你沒看見我正忙著嗎?”

男孩很委屈, 咧開大嘴哭起來:“媽媽, 我要媽媽……”

兒子的哭叫讓父親心煩意亂, 他再也工作不下去了。

Advertisiment

我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事情。

那段時間, 小語讀小學, 小松上幼稚園。 我還在中學任教, 因為評職稱很不順利, 再加上與一個同事間有誤會, 和丈夫也鬧了矛盾, 我情緒非常低落。

有一天, 我到幼稚園接小松回家。 在幼稚園門口, 小松一見到我就高興地撲上來抱住我的腿, 我勉強地沖他笑了笑。 我把他抱上自行車的後座, 有氣無力地推著自行車朝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 小松不停地跟我講述幼稚園裡當天發生的新鮮事, 比如, 哪個小朋友哭鼻子了, 哪個小朋友尿褲子了, 哪個小朋友得了小紅花, 哪個老師換了什麼顏色的髮卡等。

而我, 心情煩躁得不想說話, 面無表情地只顧低頭走路。

“媽媽, 你聽我說嘛。 今天園長奶奶穿的裙子好漂亮……”他依舊“不合時宜”地聒噪著。

Advertisiment
我不勝其煩。 心情煩躁的時候, 我只需要安靜。

“媽媽, 為什麼黃瓜是綠色的, 卻叫黃瓜呢?中午我們吃的黃瓜炒雞蛋, 可好吃了……”小松在後座上使勁扯著我的衣服。

“你煩不煩啊, 怎麼這麼多話?”我厲聲制止了他。 那一刻, 小松立即停止了講話。

我轉頭發現, 他的嘴巴撅了起來, 眼中有淚光在閃。 我的心疼了一下, 趕緊停住腳步, 一手扶自行車把, 用另一隻胳膊抱了抱他, 他的淚落在了我的上衣上。

這就是忽視孩子情感表達所產生的後果。

如果父母因為忙, 或者因為心情不好, 而忽略甚至阻止孩子的表達, 常常會傷害他的心。

也許, 父母真的很忙, 無暇聽孩子無休止地訴說, 或者沒心情聽孩子訴說。

Advertisiment
但無論如何, 我們也決不能輕易忽略孩子的表達, 哪怕自己很辛苦。

至少,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說:“你等我五分鐘, 我忙完這件事再聽你說, 好不好?”然後, 五分鐘後再找孩子談。

在我養育一雙兒女的過程中, 我深深地體會到重視孩子情感表達的重要性。

小語14歲的時候, 有一天晚上, 我正在書房裡專心寫作。

忽然, 在眼角的餘光裡, 我發現書房的門開了一條縫, 小語的臉閃了一下。 但是, 隨之, 門又被輕輕地關上了。 我沒有理會, 繼續寫作。

接下來, 這種情形又出現了兩次, 小語欲言又止的表情告訴我:她一定 有事。

我叫住了小語, 輕聲問她:“小語, 有事嗎?”

小語推開門, 顯得有些慌亂:“哦, 沒事。 ”然後, 迅速地關上了房門。 我沒再說話,

Advertisiment
但職業的敏感讓我再也寫不下去了。 我保存了電子文檔, 關了電腦, 走出書房。

小語獨自一人在看電視, 她拿著遙控器頻繁地換著台, 上一頻道的畫面幾乎沒有停留, 她就換到了下一個頻道, 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小語, 你一定有事, 跟媽媽說說, 看我能否幫你出出主意。 ”我在小語身邊坐下來, 摟著她的肩膀, 眼睛看著她, 用溫和的聲音說。

小語低下頭, 用手撓了下頭皮, 支支吾吾, 好長時間都開不了口。 我用信任的眼神鼓勵她:無論你遇到什麼事情, 媽媽都會理解你, 也都會説明你。

終於, 小語開口了。 原來, 班裡一個男生給她寫了一封“情書”。 像遇到了天大的難題, 她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靜靜地聽小語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以及她對這件事的看法。 最後,我説明她分析了情況,並提出了幾點建議。

第二天,小語給那個男生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回信,勉勵那個男生好好讀書,鼓勵他發揮自己的體育和音樂特長,爭取考一個好高中,創造自己的美好前途。

幾天後,小語又恢復了往日的開朗和活潑。

表達心聲是每個孩子的願望,只有這種願望得到了滿足,孩子才能感受到來自別人的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

所以,無論孩子想表達什麼,父母都要予以重視,並將其當做一件大事來對待,耐心而專注地去傾聽。這樣,孩子才能及時消除內心的各種消極、負面的情緒和能量,獲得更多積極的、正面的情緒和能量。

最後,我説明她分析了情況,並提出了幾點建議。

第二天,小語給那個男生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回信,勉勵那個男生好好讀書,鼓勵他發揮自己的體育和音樂特長,爭取考一個好高中,創造自己的美好前途。

幾天後,小語又恢復了往日的開朗和活潑。

表達心聲是每個孩子的願望,只有這種願望得到了滿足,孩子才能感受到來自別人的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

所以,無論孩子想表達什麼,父母都要予以重視,並將其當做一件大事來對待,耐心而專注地去傾聽。這樣,孩子才能及時消除內心的各種消極、負面的情緒和能量,獲得更多積極的、正面的情緒和能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