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可忽視坐月子期間的調理

常聽到人們說可以利用坐月子期間調理體質, 真的是這樣嗎?如何調理?如何坐月子?如何根據不同體質進補?這些問題經常困擾著產婦們, 我們特地列出十大坐月子問題, 由專業中醫師為您解答。

一 為什麼產後要坐月子?目的是什麼?可以改變體質嗎?

產婦由於分娩時出血多, 加上出汗、腰酸、腹痛, 非常耗損體力, 氣血、筋骨都很虛弱, 這時候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 需要一段時間的調補, 因此產後必須坐月子才能恢復健康。 坐月子的目的是在這段期間內作適度的運動與休養、恰當的食補與食療,

Advertisiment
能使子宮恢復生產前的大小, 氣血經過調理也都能恢復, 甚至比以前更好, 也就將不好的體質在這段時間慢慢改變過來。

二 坐月子的基本原則為何?

1 慎寒溫

隨著氣候與居住環境的溫、濕度變化, 產婦穿著的服裝與室內使用的電器設備, 應做好適當的調整, 室內溫度約25~26攝氏度, 濕度約50%~60%, 穿著長袖、長褲、襪子, 避免著涼、感冒, 或者使關節受到風、寒、濕的入侵。

不可忽視坐月子期間的調理

2 適勞逸

適度的勞動與休息, 對於惡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復很有幫助。 產後初始, 產婦覺得虛弱、頭暈、乏力時, 必須多臥床休息, 起床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 等體力逐漸恢復就可以將時間稍稍拉長些, 時間還是以1小時至2小時為限, 以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姿,

Advertisiment
導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關節的疼痛。

3 勤清潔

頭髮、身體要經常清洗, 以保持清潔, 避免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

4 調飲食

前面三項每一個人都沒有差別, 飲食方面就有個人體質的差異性, 應該有所不同;再者, 產後排惡露、哺乳也許有不順的情形, 或者有感冒、頭痛、口破、皮膚癢、胃痛等等疾病發生, 飲食與藥物就必須改變。 古代由於環境簡陋, 生活條件差, 又沒有電器設備, 因此規定較嚴, 而有一個月不能洗頭、洗澡的限制, 現代人不必如此辛苦, 但是坐月子的飲食還是以溫補為主, 最好請醫師根據個人體質作調配比較妥善。

三 坐月子的料理一定要加酒嗎?

坐月子的料理應該加薑片同煮, 同為生薑有溫暖子宮、活絡關節的作用;酒的作用是活血,

Advertisiment
有助於排惡露, 若惡露已經乾淨, 食物仍然用酒烹調, 可能導致子宮不收縮、淋瀝不盡。

四 人參大補元氣, 為什麼坐月子期間禁止服用?

人參補氣止血, 剛生產完的住院期間, 正在開始排惡露, 若服人參(高麗紅參)會使得血暈變少, 惡露就難以排出, 導致血塊淤滯子宮, 引起腹痛, 嚴重的還會有胎盤剝落不完全, 引起大出血的案例。 因此, 必須等到產後第二三星期左右, 血塊沒有了, 才能服用人參茶。

五 季節對產婦進補的影響

春夏秋冬四季由於溫度差異大, 因此產婦的飲食必須有所調整, 否則會有副作用發生。 一般傳統的坐月子飲食, 性質溫熱, 適用於冬季, 春秋時節生薑和酒都可稍稍減少,

Advertisiment
若是夏天盛熱之際, 可不用酒烹調食物, 但是薑片仍不可完全不用, 每次約用2~3片。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坐月子期間的飲食有什麼禁忌?

    產後飲食的原則是: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1.?除了雞、魚、蝦、肉外,最好選擇易消化、無刺激性的溫和食物,如紅蘿蔔、萵苣、紅莧菜等蔬菜,水果方面:蘋果、葡萄、荔枝、龍眼等水果為佳。????2... [詳細答案]

  • 3回答

    坐月子期間的婦女可以多吃什麼食物來補充營養?

    產褥期婦女所需的多種多樣的營養素,可分為別從下列食物中攝取︰蛋白質︰瘦肉、魚蛋、乳和禽類如雞、鴨等都含有大量的動物蛋白質。花生、豆類和豆類製品如豆腐等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質。脂肪︰肉類和動物油含有動物... [詳細答案]

  • 3回答

    坐月子期間的飲食有哪些要注意的

    產後飲食的4大原則 新媽咪產後飲食應以精、雜、稀、軟為主要原則。 1.?精?是指食量不宜過多 產後過量的飲食除了會讓新媽咪在孕期體重增加的基礎上進一步肥胖外,對於產後的恢復並無益處。如果你是母乳餵養... [詳細答案]

  • 3回答

    坐月子期間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坐月子不需要太補,要多吃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像蛋、魚、肉、蝦、豆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總之,儘量吃清淡的,飲食營養要均衡,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夏季尚需多吃西瓜汁及冬瓜湯以清熱解暑。 [詳細答案]

  • 3回答

    坐月子期間的飲食是與寶寶相關嗎

    月子期間需要哺乳的寶媽的飲食和寶寶是息息相關的,正常情況下吃蔬菜是不會造成寶寶拉肚子的,但是如果寶媽吃了過於寒涼的蔬菜的確有可能導致寶寶拉肚子哦,所以如果寶寶出現拉肚子的狀況,寶媽就需要仔細觀察自己...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