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用聲學專家的牛鳳岐教授說, 用傳聲器進行音樂胎教, 胎兒能不能聽到、聽到的是不是音樂, 還有待科學論證。 因為按照聲學原理, 對處於羊水中的胎兒, 聲波並不是被“聽”到, 而是通過頭骨的“骨導”進入胎兒的聽覺系統。 由於母體腹壁、皮下組織、子宮壁、羊水、胎兒頭骨等的反射、折射、散射、吸收等複雜作用, 胎兒最終收到的音樂是嚴重失真的。
有些孕婦在用傳聲器給胎兒聽音樂時, 胎動會比較頻繁, 有些准媽媽就覺得效果很好, 寶寶在做回應呢。 甚至有人認為, 音樂的聲音越大、離寶寶越近, 寶寶才能聽得更清晰。
Advertisiment
據一些孕婦反映, 在例行超聲檢查中, 當醫生把機器的工作模式從“黑白超”切換到“彩超”時, 胎兒會“一激靈”, 實際上這是胎兒對超聲波強刺激的本能反應。 類似的道理, 如果把傳聲器直接貼在腹壁上, 進入母體的聲波所占的分量會大大增加, 對胎兒的威脅不可忽視。
因此, 准媽媽們要注意了, 聽音樂最好選擇輕鬆舒緩、愉悅身心的樂曲、歌曲或戲曲, 切不可用尖利的高音和力度很大的重低音吵得寶寶“心驚肉跳”。
牛教授還告誡准父母們, 經過長期進化,